中华文化第一吧吧 关注:1,313贴子:15,392

梅花易数————邵雍的传奇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9-03 18:48回复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少年有志,聪慧过人,隐居并读书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宋仁宗及神宗皇帝,多次召他授官,他都婉拒不受。 38岁迁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根据《易经》中关于八卦形成的原理以及道家思想,他创造了自己的宇宙观与学说体系,后人称其为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他的卜术非常准确,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书。


    2楼2013-09-03 18:49
    回复



      3楼2013-09-03 18:53
      回复
        刻苦自学云游四方 高人施教料事如神
        据传说,邵雍出生之前就有很多不寻常的异象。他的父母在山中行走之时,云雾之间赫然出现了大黑熊的影像,心有感应,其母就怀孕了。将近临盆之际,庭院中寒鸦遮天,众人都说这是祥瑞的征兆。邵雍刚刚出生出来,就有头发遮着脸,而且有牙齿,还能呼唤母亲。
        七岁的小邵雍在庭院里玩耍,发现蚁穴里面别有天空、太阳,云气往来。长大之后,四处周行游学。一日深夜,他行走在晋州的山路之上。突然马失前蹄,他掉下了幽深的山涧。随从人员攀岩而下,找到他时竟然毫发无伤,只不过坏了一顶帽子而已。
        少年时代的邵雍,胸怀大志,发愤苦读。根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到过齐、鲁、宋、郑等地,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回来之后,他感慨地说:“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给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邵雍以他的聪颖才智,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名传千古的易学大师。他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独特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


        5楼2013-09-03 18:56
        回复



          7楼2013-09-03 19:04
          回复
            一个“筷”字三种结局 预知未来分毫不差
            某年春季的一天,邵雍到洛河桥头摆了卦摊。临近中午,一位老农过来问吉凶。邵雍让他抽个字,老农弯腰拿了一个递给邵雍,上面是一个“筷”字。他抬头对老农说:恭喜恭喜,您今日中午必有口福,快快回家吧。老农回到家,他的外甥对他说:我已等你两个时辰了,今日是我爹的六十大寿请你去喝酒。老农换了件干净衣服,高兴地赴宴去了。
            午时过后,邵雍正要收拾卦摊回家休息,南边的车上跳下一个人来说:请先生留步,早听说您神机妙算,请您看看我的命运如何。邵雍让其抽个纸卷,此人捡了一个拆开也是“筷”字,邵雍对他说:从这个“筷”字来看,是不吉之兆,你今日必遭水淋。此人见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就不以为意。一路上快马如飞,跑到家门口却被一盆脏水浇了个正着。原来是他的老婆不知他回家,将一锅涮锅水随意泼出,让匆忙赶来的丈夫浑身湿透。
            当天下午,邵雍刚走到桥头,就见一人在那儿等候,那人想知道当天的运气。邵雍也让其抽取一个纸卷,抽出后邵雍看到还是一个“筷”字,就对他说:你今天必有 牢狱之灾。那人心想,我呆在家里不出门,哪有可能招灾惹祸?那人回到家中,蒙上被子就睡。不料,睡梦中却被一位妇女骂醒,原来是他家的猪糟踏了妇女家的菜园子。那人火冒三丈,伸手就是一拳。不料那妇女本来就有病,一拳下去就倒地死了。不到一个时辰,几个衙役纷拥而上把他抓进了大牢。


            8楼2013-09-03 19:05
            回复



              10楼2013-09-03 19:11
              回复
                预测百年后事 得道尸解升天
                北宋大臣富弼辞官之后居住在洛阳,他与邵雍的关系很好。富弼拒绝与宾客往来,唯独告诫看门的人说:“如果邵先生前来,无论早晚,都要禀报。”有一天,邵雍来探望富弼。他看看左右没人,就说:“请再拿一把交椅来。”富弼问为什么,邵雍说:“中午时一定会有一位绿衣少年,骑着白马来找您。您虽然有病,也要支撑着接见他。因为您死后,这个人必定掌握史笔,记载您的生平事迹。”到了中午,范梦得来了。十几年以后,范梦得果然被朝廷任命为修撰官,撰写《裕陵实录》,也包括撰写《富弼传》。
                1077年的夏天,邵雍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妙。就对司马光等人笑着说:“我要观看万物轮回去了。”程颐担心地说:“先生的病他人爱莫能助,您自己可要想办法调养调养。”邵雍却坦然地说:“调养也没用啊。”冬季的一天,邵雍已经奄奄一息了。临终前他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你一定要满足我。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第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说完就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家人和朋友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什么东西,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老人们说,那是邵夫子得道升天了。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之后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可是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小秃闺女说:“你们千万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还抹了油。”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于是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将来是个偷棺劫墓之人。


                11楼2013-09-03 19:12
                回复
                  邵雍的传世之作十首《梅花诗》,及其准确地预言了他身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的重大演变。第一首诗预言了北宋的靖康事变,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的第50年。


                  12楼2013-09-03 19:13
                  回复



                    13楼2013-09-03 19:14
                    回复


                      14楼2013-09-03 19:36
                      收起回复
                        好神奇的人啊


                        IP属地:江苏15楼2013-09-04 12:37
                        收起回复
                          第一节:金灭北宋


                          17楼2013-09-14 21:22
                          收起回复
                            《梅花易数》卷一又载有“八卦象列”,其中说:“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卷五又有“六十四卦次序”: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小过既济兼蛙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完全是抄录朱熹《周易本义》卷首所列“八卦取凶歌”和“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其卷一“八卦万物类占”,每卦的首句“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遯……”“坤为地,地雷复,地择临……”等,则是抄录《周易本义》“分宫卦凶次序”。这说明,《梅花易数》是南宋朱熹以后的著述,并非北宋邵康节先生所作。I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9-14 23:45
                            收起回复
                              此外,《梅花易数》行文的语气,也很值得怀疑。其卷一所列“观梅占”讲“康节先生偶观梅”,“牡丹占”讲“先生与客往司马公家共观牡丹”,“邻人扣门借物占”讲“先生方拥炉”,“先生令其子占之”等等。这种称邵雍为“先生”为“其”的语气,丝毫没有自己著述的意味。更何况,“康节”乃邵雍死了十年以后(元佑年间)哲宗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德而追赐的谥号,岂能自称“康节先生”!“康节先生”是后世学者对邵雍的尊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梅花易数》一书错乱粗俗,不是邵康节先生所作,它只能是明代以后从事占卜的人杂抄前人占术的汇编。I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9-14 2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