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28贴子:9,978,102

从未出现的黛玉判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重新看了第五回 觉得黛玉的判词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从后面的红楼梦舞曲来看 都应该是一人一曲 而很多人都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林二人 而我觉得这只是宝钗的判词 第一句都是写宝钗的没有疑问 但是第二句有人说是写黛玉的才华 而脂砚斋说的是写薛宝钗的 我从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也觉得这是写薛宝钗无疑 咏絮词 这一回就是咏絮最后是宝钗夺魁了。至于第三句说到林黛玉 其实是写宝钗 玉带林中挂 意思就是有了黛玉之后 在宝玉的心中宝钗只能雪里埋了 和红楼梦曲中的“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是呼应的。
而黛玉的判词在哪里?“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这里可知他到底是没有看完的 如果那一判词是两个人的 那就应该看完了 也不会有这么一句。由此曹公独独没有给出黛玉的未来 也可以看出对于黛玉这个角色的特别之处
所以很多人所说的钗黛合一 都是从这一句开始的 而且我觉得如果这一点不成立 也就不会有什么钗黛合一的过度解读了。


IP属地:江西1楼2013-08-02 19:21回复
    请全部分析出来,断章取义往往会理解不清


    2楼2013-08-02 19:23
    收起回复
      以前也有人提过这种疑问,顶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8-02 19:26
      回复
        楼主说脂砚斋说第二句是说宝钗的,那么我贴上脂本:
        可叹停机德,【甲戌夹批:此句薛。】
          堪叹咏絮才,【甲戌夹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4楼2013-08-02 19:31
        收起回复
          楼主说红楼梦曲里有“举案齐眉”,是说宝钗,那么“意难平”也是说宝钗吗?自然不是,是说虽然和宝钗做夫妻了,但仍想着黛玉,因此“意难平”。
          红楼梦曲里没有黛玉吗?不是,仍是和判词一样,一句林,一句薛,然后再来一个融合。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薛),俺只念木石前盟(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甲戌眉批: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


          5楼2013-08-02 19:35
          回复
            而下面又有一个,是专说宝黛爱情的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全书中,有谁是眼泪最多的?黛玉;有谁是有还泪传说的?黛玉。
            不要说这是唱湘云和妙玉的曲
            宝玉为什么给黛玉起字为“颦颦”?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因此此曲名为“枉凝眉”


            7楼2013-08-02 19:41
            收起回复
              按照你的说法 枉凝眉又该怎么一句一句去解读呢?并不是说一句话里面出现了谁就是写谁的,曲子都是写每个人的悲剧,这首终生误写的全是宝钗的不幸,得不到宝玉的爱。举案齐眉意难平更是说宝钗已经这么好了还是得不到宝玉的意!所以这里出现的黛玉全为写出宝钗的美中不足而已。并非写黛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02 19:43
              收起回复
                直播吗?第一次发言。好激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02 19:49
                回复
                  这个问题怎么又出现了黛钗合一的判词不是很明显么!


                  IP属地:福建10楼2013-08-02 19:53
                  收起回复
                    我顶楼主,也觉得判词是独宝钗的。至于钗黛合一,我的理解是,黛玉和宝钗他们相互影响着彼此的命运,一是宝黛时比有宝钗的出现,三个人的关系理不清。二是宝玉寿宴抽花签,黛玉是只有宝钗陪饮的。至于是夹批,我觉得是理解的不同,毕竟批注着不是作者本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08-02 20:20
                    收起回复
                      咏絮才是典故,借指林黛玉,跟书里的柳絮词无关
                      就算不看这个,要通过书里那一次来找咏絮才,明明也是钗黛湘互不相让各有千秋,并非宝钗为压倒性的魁


                      IP属地:重庆12楼2013-08-02 21:38
                      收起回复
                        宝黛合一,不专写哪一方吧,都有提到的。


                        13楼2013-08-02 21:43
                        回复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8-02 22:21
                          回复
                            赞同楼主


                            15楼2013-08-03 16:35
                            回复
                              玉带林中挂跟薛宝钗没有任何关系
                              贾宝玉是先认识林黛玉的


                              16楼2013-08-03 16: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