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吧 关注:37,788贴子:144,092

卢瑟福用α粒子照射金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根据卢瑟福α粒子照射金箔实验,人们得出了“原子内部99.99%是空的”结论——进而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可大家知道,黄金提纯是个至今仍未彻底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才有“金无赤足”的说法,因而今天所有黄金产品纯度最高的往往只能达到99.9%。——而这与卢瑟福α粒子照射金箔实验得出的“原子内部99.99%是空的”数据是何其相似——这是否也说明了卢瑟福当时实验使用的金箔中同样可能存在0.01%以上的杂质,因而才使得0.01%的α粒子无法穿透金箔而发生散射,所以卢瑟福得出的上述结论就是靠不住的?!而由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则应该是:原子是根本不存在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α粒子能够穿透金箔?!——请问是不是这个理?
二、另外,原子理论还存在一个重大缺陷,举个例子:由于黄金的熔点是1064度,铝的熔点是666度。因此,黄金的内部物质构成就应该是金原子——金中子、金质子、金电子;而铝的则应该是铝原子——铝中子、铝质子,铝电子。如此,那请问当金与铝构成回路通电以后,金电子是否会跑到铝原子中去、铝电子是否会跑到金原子中来——从而根本上改变金与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尴尬问题,于是原子理论就不讲道理的把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物质构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都说成是相同的——仅仅只是数量上的差别。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无法正确解释不同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千差万别——上述不同金属熔点差异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很显然,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卢瑟福在这里犯了个违背“同一律”的错误。


1楼2013-05-01 23:48回复
    我只是觉得你说的好可笑!-_-||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IP属地:上海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楼2013-05-02 00:08
    收起回复
      1 是什么杂质能档住a粒子, 2 决定是某种元素是依靠电子来确认的吗? 那质子 中子是干嘛用的!


      3楼2013-05-18 23:12
      收起回复
        liuzhong73:
        "原子理论最不讲道理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忽视不同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千差万别,而把它们的原子——中子、质子、电子都说成是相同的——仅仅只是数量上的差别。"
        同感, 很想知道化学性质究竟体现在哪里?
        貌似主流认为不是数量的差别,而是量子行为上的差别.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原子核之于原子,相当于金字塔相对于地球, 单层原子连接居然能稳定存在,还能吸收2.3%的光。为什么能形成石墨烯不能形成金烯 ?
        (10)^(-10) 原子半径 (10)^(-15)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它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它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石墨烯说是单层的碳原子结构,强度还很大。碳原子基本中空,石墨烯居然能稳定存在,难以置信。 相当于1只1只的蚂蚁,之间间隔1个足球场的距离,组成的网状机构,之间靠电子做粘合剂,电子这东西太强大了
        -----------
        上述质疑很有道理,上述说法的确令人无法理解。
        liuzhong73:
        凭一个实验就确定行星模式未免草率, 而且带来更多难以解释的问题. 葡萄干模式也许还有改进余地, 貌似更符合人的直观感觉。
        ————————
        同感。只是葡萄干模式也未必就好,而分子模式则即简单又能够解释清楚几乎所有有关问题。


        4楼2013-05-19 04:36
        收起回复
          一、“这是否也说明了卢瑟福当时实验使用的金箔中同样可能存在0.01%以上的杂质,因而才使得0.01%的α粒子无法穿透金箔而发生散射,所以卢瑟福得出的上述结论就是靠不住的?!” ------1、既然你认为金原子无法阻挡a粒子,凭什么杂质就能阻挡?2、黄金的纯度为99.99%和原子内部99.99%是空的,这两个数字连巧合都算不上,因为这是为了简写把小数点三位之后都省略了,再精细一点它们的数值就不一样了。3、杂质只占金箔的0.01%,那么它对a粒子的反射作用也只是0.01%左右,这对实验结果并无任何影响(这是假设杂质原子的原子核与金原子的原子核大小一样的情况,其实杂质的原子核不一定有金原子核大,所以杂质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小)。
          二、“那请问当金与铝构成回路通电以后,金电子是否会跑到铝原子中去、铝电子是否会跑到金原子中来——从而根本上改变金与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的,但是你说的从根本上改变金和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就很扯淡了,能改变重量么,密度么,电子重量极小,况且电子的失去会有其它地方的补充,否则就不形成电流。再者说,决定原子性质的只是质子与中子,至于电子,所有的原子中电子的大小,带电量都一样,只是每个原子周围电子的排列方式,旋转方式不一样。


          IP属地:广西5楼2013-05-19 18:32
          收起回复
            以前不懂,看贴总是不回,一直没提升等级和增加经验;现在我明白了,反正回贴可以升级,也可以赚经验,而升级又需要经验.所以我把这句话复制下来,遇贴就回,回完就闪!


            IP属地:河北6楼2013-05-19 18:52
            回复
              今天就哪怕在350万倍以上电子显微镜下仍然看不到原子的情况下,人们却仍然大谈特谈原子的各种结构和性质,甚至让学生们去反复计算与之有关的数学题,这不知道是不是一件既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悲哀的事情?!
              下面图片是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2006年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金表面的图像。 请大家仔细看看,原子究竟在哪里?!


              7楼2013-05-19 23:22
              收起回复
                为了简单合理的解释清楚主帖提出的问题,难道大家对原子——原子能是否真的存在就不怀疑吗?
                  现代自然科学认为:所有物质都由分子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不同的原子质量体积都不同,一般半径在10^-10 米数量级。——那么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以下问题:当烧红的铁块在铁锤的敲打下严重变形时,铁原子是否同时也受到了敲打、是否也发生了变形?如果受到了敲打,那其中的质子与中子们为什么又不会发生核爆炸(因两者之间存在着原子能)?如果说这里受到敲打和变形的只是原子,那请问原子是否电子、中子、质子所组成——电子、中子和质子们又凭什么护身法宝就能够独善其身而逃脱此“劫难”?!——请问有哪一位老师能够合理的解释一下上述问题?!
                如果解释不了,那么就只能得出以下结论:所谓原子——原子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而今天所有有关原子的理论都是缺少科学根据的、是错误的。
                其实认真想一想,今天不要说原子,就哪怕比原子小一个数量级的电子是否存在也是得打上个问号的:否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问从无线电波变化磁场产生出来的电场中的电子从何而来?!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准确的说,原子弹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提法应该叫铀弹、钚弹,就像另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叫氢弹一样。否则请想想为什么金银铜铁锡等等一百多种其他元素就不能制造“原子弹”呢?!——由此也可想而知,当初“原子弹”概念的提出,完全是首先掌握铀弹技术的国家为了技术保密的需要,而故弄玄虚糊弄他人之所为,以后大家约定俗成,就都共同使用了原子弹的概念代替了铀弹的概念;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把后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引入了错误的岐途。因此,今天将其尽快的纠正过来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由此也可预见,今后“高能物理”对“原子物理”、“核物理”的完全取代,“量子力学”在分子理论基础上的重新另起炉灶,就将是人们必然的选择。


                9楼2013-05-19 23:25
                收起回复
                  两个粒子,质量、电性,所有你能想到的物理特征都一样(区别在误差范围内),那么为什么不能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你没有办法区分它们,它们与周围相互作用也相同,那么当然没有差别,也就没必要考虑其造成的不同影响。所以并没有“铝电子”、“金电子”之分。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19 23:32
                  回复
                    另外,原子核电荷量导致原子半径不同,外层电子数导致化学性质不同,这似乎高中生都知道吧。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19 23:40
                    收起回复
                      好想法 。也只能在这里水经验。把你的想法做出实验论证 或者有个逻辑严密且天衣无缝的推理,把它寄到各大国外的报刊去 证明你的想法。我看你纯属空想,高中物理没学好在这里瞎扯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5-20 02:07
                      收起回复
                        你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5-20 07: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