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吧 关注:492,633贴子:12,257,695

回复:令人目瞪口呆的神界秘闻——另类解读《搜神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4.爱大了,受伤了
  在古代志怪小说中,许多动物都可以为仙为妖为鬼,如狐、黄鼠狼、刺猬、蛇、老鼠、牛、猪、狗驴、蜘蛛、鱼、乌龟、虎、蝎子……其中,狐、黄鼠狼、刺猬、蛇、老鼠还被列为五大仙(狐仙、黄仙、白仙、柳仙、灰仙),受到民间供奉。
  其实不光是它们。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动物,也在神话传说中留下了小小的身影,虽然出镜率不高,倒也别有风味。
  汤姆(化名,为行文方便,原文没有名字)是吴国建安太守朱诞的侍从。最近,他一直不开心,原因是后院起火了。
  种种迹象表明,他的老婆似乎正在为他赶织一顶特别的帽子——绿帽子。
  不过,怀疑归怀疑,捉贼捉赃,捉奸捉双,红杏出没出墙也得有证据,万一人家织的是毛裤呢。
  这天,汤姆假装去上班,转了一圈,就跑回家去,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偷偷往里看……
  非得逮住你们不可。
  老婆正在织布。让人奇怪的是,她一边织布,一边向院子中的桑树看,还有说有笑的。汤姆向树上望去,只见树杈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帅哥,穿着青色的衣服,戴着青色的头巾。好啊,竟然背着找小白脸!汤姆气坏了,对着情敌就是一箭。小帅哥吓了一跳,立即变成了一个蝉,足有簸箕那么大,忽地一下飞走了。
  原来是蝉妖作祟,汤姆松了一口气儿。
  过了一段时间,汤姆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两个小孩儿正在说话。
  孩子甲:“好久不见啊,你上哪儿遛达去了?”
  孩子乙:“别提了,前几天我让人用箭射伤了,一直在家养病来着。”
 


20楼2013-04-25 12:03
回复
     孩子甲:“现在好了吗?”
      孩子乙:“好多了,多亏朱太守家梁上的药膏,要不然这次就得挂了。”
      汤姆猜想,孩子乙肯定是那天他射伤的那个蝉,于是来到朱太守家,对他说:“有人偷了您梁上的药膏,您知道吗?”
      朱太守一愣:“不可能啊,药膏一直在上面放着,从来没人动。”
      “一定有人动,您还是看看吧!”
      放着公事儿不干,老惦记我这药膏干什么……朱太守到梁上看了看——药膏原封没动。“我说没人动吧,密封还好好的,你发什么神经。”朱太守面带不悦。
      汤姆不信,取下药膏,打开一看,里面只剩下了一半,盒子边上还留下很多爪印。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蝉。
      蝉,又叫知了,雄性腹部有发音器,能发出尖锐的鸣叫声,用来引诱雌性交配。蝉在古代文人骚客的眼中,那就是圣物。所以常借着说蝉的机会来表扬自己清高的气节。什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什么“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全是好词儿。
      也许是林子大了,什么蝉都有。故事中此蝉的表现实在令众多蝉丝大跌眼镜。虽说没被汤姆堵在被窝里,不过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大白天坐在树上和人家老婆聊天,也不怎么地道。
      后来怎么样了?
      书上没说,大概是不了了之。蝉的一生很短暂,用法布尔《昆虫记》里的话说,是“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再养几天伤,这辈子也就结束了。濒死之时,它是否会想坐在大树上和少妇聊天的日子?耳边是否会想起这样的歌声——
      爱大了吧受伤了吧,这就是为爱付出的代价;爱大了吧受伤了吧,就当是昨夜的一场梦吧。


    21楼2013-04-25 12:04
    回复
      2025-09-02 09:3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7.死生不同路
        梦是啥?
        词典上说,梦是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
        中国古代人认为不同的梦代表不同的意思,是现实生活的某种预示。由此还出了一本销量不错的小册子——《周公解梦》
        这个问题太深奥,要是一本正经地探讨起来,估计够写好几十本书了。
        下面就说一个关于梦的故事。
        魏国有一个人,叫蒋济,官拜领军将军。一天晚上,蒋济的老婆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死去的儿子。只见儿子双眼含泪对她说:“娘啊,不死不知道。这阳间和阴间真是不一样啊(死生异路)。就拿我来说吧,活着的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多牛有多牛。现在到了阴间,成了泰山县的差役,天天跑腿儿打杂,简直累屁了。最近听说咱们太庙西边的那个孙阿要当泰山县的县令,你和我爹说说,让孙阿给我换个岗位吧。”
        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刚要对儿子说点什么,忽然惊醒了。第二天,蒋夫人把这个梦告诉了蒋济。蒋济听了,脑袋一晃:做梦都是扯蛋,你还当真啊?我看你是想儿子想疯了。
        蒋夫人半信半疑,可到了晚上,又梦见儿子来了。儿子对她说:“我来迎接孙县令上任,现在正在太庙休息,刚好有点时间。新县令明天中午就要到了,等到那个时候,我就不能再来了。从此,我们母子将天人永隔。我爹死倔死倔的,和他说他也不明白,所以只能和您说。您一定再去劝劝父亲,是真是假,让他试试还不行吗?”接着,儿子又向他描述了孙阿的相貌。
        天亮之后,蒋夫人又去找蒋济:“老头子,昨天我又梦见儿子了。他跟我说了孙阿的长相,要不,你让人去看看吧。万一是真的呢?”


      24楼2013-04-25 12:06
      回复
         蒋济无奈,只好派人去太庙,在那里,果然见到了孙阿,长相和儿子说的一模一样。
          看来梦这东西有时候还挺靠谱啊。
          蒋济立即找来孙阿,和他说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孙阿一听,有点蒙:您说的是真的假的呀?这意思就是我要死了呗?
          蒋济:开始我也不信,现在看到了你,我只能相信了。
          孙阿:死我倒不怕,在哪还不过日子呢。如果死后我真当了县令,就按您的意思办,给您儿子换个清闲的岗位。
          成交。
          虽然和孙阿就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蒋济心中还是不放心。为了第一时间得到确切的消息,他在将军府和太庙之间每十步安排一个士兵,实时传送同步消息。(这要有手机该多好啊。)
          上午八点,前方传回信号:孙阿同志心脏不舒服。
          上午十点:孙阿同志心痛加剧。
          正午:孙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驾鹤西去。
          这下妥了。
          果然,过了一个月,蒋夫人又梦见了儿子。这次儿子面露喜色:“娘你放心吧,我现在已调任录事参军。”
          死生不同路。堂堂将军的儿子,死后做了差役,而普普通通的孙阿,却注定要当县令。死生之间,何等玄妙。
          不过,还没上任,就先开后门儿,这恐怕不是神仙的本意吧。


        25楼2013-04-25 12:06
        回复
          18.人生何处不相逢(上)
            世界上有一种相遇,叫缘份。无论你在哪,无论属于哪个种族,无论高矮、胖瘦、美丑、贫富……只要有了缘份这个东西,你们就能走到一起,谁也别想躲。
            和婚姻相关的缘份,叫姻缘。简单地说,哪个男的和哪个女的(一般来讲)什么时候开始、在哪见面、以什么方式见面、到什么时候结束,是白头偕老还是擦肩而过,都它说了算。
            主管这事儿的,就是婚恋界赫赫有名的月下老人。月下老人可不是一般的媒人,而是专管婚姻的神。他有一个小册子,叫婚姻簿,人世间所有的未婚男女都登记在册。老人家根据每个人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演算,鱼找鱼,虾找虾,把男男女女搭配在一起,结成夫妻,记录在案。
            说到这儿,还得提上一句。
            所谓众口难调,即使是神仙的安排,也会有人不满意,比如我怎么就娶了你,她怎么就跟了他等等。实际上,两个人在一起必有在一起的道理,上天安排的就是最合适的。按现在的话说,人家是综合考虑,我们呢,只是主观臆断。
            再说回来。
            虽然夫妻搭配好了,但月下老人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保证他们最终走到一起,还需要一个小小的工序。这个工序也简单,就是趁两个人坐着的时候,月下老人拿来一根红线,两头儿分别系在他们的脚上。别小看这根线儿,有了它,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在干啥,到时候两个人一准儿入洞房,就这么牛。
            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是也。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且说汉朝人贾文合,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没事的时候,他就琢磨:我这根红线儿那头拴哪了呢?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好笑:人家月下老人早都安排好了,我操什么心呢。
            的确不用他操心,因为他马上就要死了。
            这一天,贾文合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没一会儿,就咽了气。
            敢情这个领域没我什么事儿啊。
            贾文合的魂魄随着催命鬼,飘飘荡荡地来到幽冥界。有死鬼到账,判官自然要核对一下。他翻了翻生死簿,皱着眉头对催命鬼儿说:“整错了。我让你勾的不是这个贾文合,是另一个重名的。这个送回去吧!”
            知错就改,总比将错就错好啊。
            小鬼儿带着贾文合,来到城外,把回去的路线交待了一下:“您自己走吧,我还有事,就不远送了。回见。”
            回见?不见才好。这时,天色已晚,四周黑黝黝的一片,贾文合看到前面有一棵树,便来到树下,打算在这儿蹲一宿,等天亮再走。
            正在这个时候,贾文合看到路上走来一个年轻的女子。
            ……


          26楼2013-04-25 12:06
          回复
            19.人生何处不相逢(下)
              长夜寂寞,要是有个人聊聊也好,何况还是个年轻的女孩呢。想到这,贾文合迎上去,拱手问道:“姑娘,这么晚了要去哪啊?现在坏人多,可要小心啊。”
              女孩笑了笑,说:“来找你呀。”
              撞上桃花运了,贾文合一阵冲动。
              女孩又说:“我是三河那旮儿的。我爹是弋阳县的县令。昨天吧,也不知道怎么把我这整这儿来了,今天又说没事了,放我走。你说这黑灯瞎火的,往哪走啊。再说,我一个人走路也害怕,就寻思找个地方住一宿,天亮再走。这不,正好遇见你了。我看你这人儿不错,像个正人君子,能不能借个肩膀靠靠?”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贾文合挺高兴:“姑娘,你这么做就对了。啥肩膀不肩膀的,今晚就是咱俩大喜的日子,我愿意马上和你结为夫妻。”
              傻子也听出来是什么意思了。
              女孩儿一听,脸色就变了:“哎呀妈呀,大哥你说啥呢!我姑和我说了,女孩子应该洁身自好,这荒郊野外的,你咋还有这心思呢!我可不是那随便的人。”
              不管贾文合怎么说,女孩就是不答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呆着了。两个人熬到天亮,各自离去。
              若是无缘咫尺也天涯。
              阳世。贾文合已经死了两天两夜。这天,家人收拾收拾,准备去火化。一搭眼儿,忽然看到他面有血色,一摸身上,还有点热乎气儿。
              这是怎么回事儿?
              不一会儿,贾文合慢慢苏醒过来——和没事儿人一样。家里人又高兴又害怕。不管怎么说,人是活了,也不能再弄死不是?复活的贾文合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不过,他仍然记得死后发生的那些事,特别是大树下的那一夜以及那个断然拒绝他的女孩儿:是真是假啊?
              不妨去验证一下。
              贾文合来到弋阳县,求见县令,神经兮兮地问:“您女儿是不是死后又活了?”
              县令一惊:“你怎么知道?”
              贾文合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县令马上去闺房问女儿:刚才来个疯子,说和你在大树下唠了一晚上,有这事儿吗?
              女孩想了想:这个,确实有。
              “缘份哪。”县令听罢,感慨万千。“你们住在不同的地方,却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相遇在一起,这都是上天的安排。虽然你们只是在树下坐了一夜,但孤男寡女的,传出去好说不好听。这样,咱们就坡下驴,你就嫁给他吧!”
              洞房内,花烛高挑。
              贾文合揭起新娘的盖头,恍然大悟:原来,红线儿拴在这儿啊。


            27楼2013-04-25 12:07
            回复
              什么意思?放赖?非也。
                王祥急中生智,给自己想了一个馊主意。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他打算用自己的体温把冰焐化。
                ……
                王祥倒没什么,神仙沉不住气了。这哪成啊,要是把大孝子冻坏了,于心何忍?你不是要鱼吗,我给你两条得了。“啪”“啪”,两条活鲤鱼破冰而出,掉进王祥怀里。
                鲤鱼汤果然好喝。后妈吃完,病好了一大半。她吧嗒吧嗒嘴儿,眨了眨眼睛:“听说偏方治大病,要是再吃几个烤黄雀,我这病准能好。”
                ……
                王祥这下可傻眼了。他哪会捕什么鸟儿啊。再说,哪找黄雀去啊?
                别急,神仙又出手了。只见几十只黄雀突然飞进了屋子里,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叫着:吃我吧,吃我吧。就这样,后妈又整了顿烧烤,病才好了。
                这就是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听上去难以置信,可事实上,像这类的孝行在古代并不少见。比如王延、楚僚两个人,都干过类似的事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还不算完,下面出场这位,比这哥仨儿都狠,真是孝得空前绝后。


              29楼2013-04-25 12:12
              回复
                21.孝子是这样炼成的(下)
                  这个活宝叫郭巨,河内郡隆虑县人。
                  郭巨兄弟三个,他是老大。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挑重担,将兄弟三个养大成人,不容易。所以,郭巨对母亲格外的孝顺。
                  光阴似箭,转眼三个孩子长成了大小伙子。
                  这天,两个弟弟找到母亲和大哥,上交了一份提案:分家。既然不愿意在一起过,分就分吧。郭巨就问:怎么个分法呢?
                  两个弟弟一笑:这事儿还用大哥操心吗?我们早就合计好了。现在全家的总资产是两千万钱,我们两个一人一千万。作为补偿,母亲就归你了。都是兄弟,我们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真有才。
                  郭巨比较厚道,都是亲兄弟,还能说什么呢?而且从内心深处来说,除了母亲,别的郭巨还真就没看在眼里。就这样,郭巨带着母亲和妻子(真是个好妻子),住进了旅店。
                  什么都没有了,我还有母亲,还有双手。从此,两口子开始给人打工,虽说挣的不是很多,但也不至于饿肚子。
                  好人有好报,过了不久,妻子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下把郭巨愁坏了。
                  晚上,郭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按理说,新生命的到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儿,多少人为了生儿子求神问卜,家财散尽而不可得啊。特别是母亲,一直盼着抱孙子。可是又一想,家里经济困难,本来就入不敷出,添了个人就添张嘴,以后母亲的口粮就成问题了。就算把好吃的留给母亲,母亲也一定会把它给孙子吃。这样一来,母亲就要受苦了……
                  


                30楼2013-04-25 12:12
                回复
                  2025-09-02 09:32: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行!再苦不能苦母亲。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
                    把儿子杀掉!
                    这不有病嘛。孝敬母亲无可厚非,可是为了母亲而杀掉儿子,就是人干的事儿吗?用本山大叔的话说,过分了啊。
                    郭巨可不是随便想想。他拿了个铁锹,跑到野外,开始刨坑,这就打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刨着刨着,郭巨突然挖到个石板。
                    什么情况,刨人家祖坟上了?
                    掀开石板再一看,郭巨惊呆了。原来石板下面,是满满一锅的金子,黄灿灿的,晃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看来是刨人家保险柜上了。在金子上,郭巨又发现一个小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十二个字: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
                    郭巨呀,知道你很孝顺,最近手头也紧,这锅金子,你就拿去用吧。儿子就别埋了,以后老了好有人埋你。
                    这件事之后,郭巨名声大震。这不奇怪,无论是侍奉母亲的孝行,还是为母埋儿的恶行,亦或是掘出一锅金子的壮举,随便拎出一条,都能产生轰动效应。
                    可是,如果他没遇到神仙呢?
                    有位狂人,曾对孝提出过不同的观点:“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按他的意思说,孩子是父亲性冲动的产物。至于母亲怀胎十月,那也算不上有恩,不就是个寄存处嘛。
                    古人的言行,有自己的标准和出发点,不必较真儿。我想说的是: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不是一个工具,不要用它标榜,也不要拿它炒作,更不能以孝的名义去伤害别人。为人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老人吃好一点、穿好一点、健康一点、快乐一点,也就行了,不要走极端才好。
                    您说呢?


                  31楼2013-04-25 12:12
                  回复
                    其实,我只是一个演员。
                      一进家门,老爷子大喝一声:“那两个小兔崽子呢?给我出来!”全家人都出来了:大半夜的,这是耍什么酒疯啊?秦巨伯气乎乎地指着两个孙子,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两个孙子当时就傻眼了,赶紧给爷爷跪下:“爷爷,我们是您的孙子,哪能做这种事情呢?再说,今天晚上我们一直没出门,在家上网看天涯优优的帖子,不信你问问那谁。”
                      秦巨伯一听,心里明白了几分:可能是遇到鬼了。
                      要说秦巨伯,不愧是老戏骨。过了几天,他装成喝醉的样子,来到蓬山庙。不出所料,那俩孙子又在这等着呢。看见秦巨伯,立即过来搀扶。
                      还玩上瘾了。
                      这回秦巨伯有了准备,他将两个人紧紧挟住,一直带到家里,再一看,原来装孙子的是两个木偶人。烧死你个装神弄鬼的!秦巨伯叫来家人,把木偶人放到火上烤,劈劈啪啪,一直到烤焦,才把他们扔到院子里。
                      没想到,到了夜里,两个木偶人跑了。
                      不行,一定要斩草除根。秦巨伯偷偷带了一把刀,然后装成喝醉的样子再次来到蓬山庙:爷爷又醉了,来搀吧!嘿,这两孙子,真来了。秦巨伯二话没说,上去两刀,将他们砍翻在地。
                      不过这次他错了。
                      来迎接他的,确实是两个孙子。他们见爷爷很晚还没回来,怕他又被鬼缠住,就赶到蓬山庙迎接。没想到,招来了杀身之祸。
                      欺骗的危害就是这样,不仅本身害人,而且让人连真相也不敢相信。
                      可恶之至。


                    33楼2013-04-25 12:13
                    回复
                      谢尚喜出望外,就坐在死马旁边等。过了一会儿,看到一匹马从外面跑进来,到死马身边就不见了。这时,那匹死马身体动了几下,一骨碌爬起来,走了。
                        谢尚乐疯了,抓住夏侯弘的手,大声称赞:“牛B!先生真乃神人也。我还有一事,要向先生请教……”说到这儿,谢尚向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什么人,才吞吞吐吐地说:“不瞒先生,虽然我家财万贯,妻妾成群,但……到现在还没有孩子……”
                        “不孕不育啊?”
                        “你小点儿声!”
                        “这我可治不了。”
                        “我的意思是让你问问,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也好早点儿解决。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
                        两人嘀咕了一阵儿,夏侯弘走了——再抓个鬼问问吧。可是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鬼,一看就是那种爆不出猛料的。这时,夏侯弘看见前面来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一个大鬼,衣着华丽,后面还跟着十几个仆人。
                        这家伙准有料。夏侯弘走过去,拦住了牛车。
                        大鬼问:“你要干什么?”
                        夏侯弘一笑:“向你打听个事儿——镇西将军谢尚英俊神武、品学兼优,怎么到现在还生不出孩子来呢?是不是他家老人不着调儿,缺了德作了损哪?”
                        大鬼听了,面色黯然:“告诉你,我就是那个不着调儿的。不过,这事并不怨别人,只怪谢尚自己。他年轻的时候,把一个丫环睡了。他信誓旦旦要娶人家,结果违背誓言,将她一脚蹬。丫环含冤而死,到天上把他告了。天神震怒,才罚他无后,唉,害得我也没有抱上孙子啊。”
                        原来如此。
                        夏侯弘找到谢尚,把经过一说,问:“有这事儿吗?”
                        谢尚猛醒,面有愧色:“确有此事,看来这是报应啊。”


                      35楼2013-04-25 12:14
                      回复
                        25.一寸相思一寸灰(下)
                          侍从拿过来一看:好像是天气预报……
                          大臣苏贺又接了过去。这苏贺本科毕业,有点学问:“陛下,信上的意思是说,她的忧愁和思念,好像是绵绵的春雨,而两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见,她向太阳发誓,一定回到丈夫的身边,大概是要殉情吧。”
                          看来,还是惦记那个姓韩的呀!想死也轮不到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就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女人我还搞不定。
                          不久,边疆传来消息:韩凭自杀了。
                          这下你该死心了吧?
                          果然,听到丈夫的死讯,何氏异常平静。这天,她对宋康王说:“每天呆在宫里,太闷了。听说宋国的风景不错,我想出去看看。”宋康王大喜,说走咱就走啊,我陪你好好逛逛。两个人来到高台上。何氏眼望边塞,无限悲戚。
                          丈夫,你的阴魂别散,为妻来也!
                          何氏纵身一跃,跳下高台,一个纤弱的身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在她的衣带上,人们找到了一封遗书,这是写给宋康王的信:“大王,我知道您希望我活着,可是我更愿意死去。我没有别的请求,只希望您能将我的尸骨和韩凭的合葬在一起。”
                          人死为大,不管生前所作所为是对是错,不管留给生者的是恩是怨,都不应该再计较了。可宋康王不这么想,他的回答是:不可以。
                          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活着的时候如此,死后亦然。宋康王下令,将两个人的坟墓葬在一处,间隔100米——你俩不是爱得深嘛,有本事,就自己走到一起吧。
                          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在两个人的坟墓上,各自长出了一棵大梓树。两棵树越长越粗,慢慢靠近,不到半个月,树枝和树根紧紧地交错在一起,互相缠绕。一对鸳鸯住在树上,相依相偎,形影不离。从此,人们将这两棵树称为“相思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个畜牲宋康王呢?历史倒没有忘记他: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举兵灭宋。宋康王出逃,惨死魏国。


                        37楼2013-04-25 12:15
                        回复
                          27.一场特别的婚礼(上)
                            关于人和神的婚姻,志怪小说中有很多记载,比如牛郎和织牛、董永和七仙女、白蛇和许仙等等,都是比较经典的段子。这种人神跨界的恋情,听着新鲜,最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要是当时有报纸,绝对是头版头条。不过要提到结局,十之八九都是以悲剧收场,过程也是大同小异: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一波三折>一枕黄粱。
                            总之,人和神要想生活在一起,那是相当困难。毕竟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各有各的规矩,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闲话少说,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吴郡余杭县。
                            余杭县的南边,有一个大湖,湖的中央筑有堤坝。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骑着白马,缓缓走来,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白马柱子(化名,为行文方便,原文无名)。
                            柱子今天主要的工作是看戏,一大早就带着三四个马仔出门了。看完戏,几个人又在岑村暴喝一顿,直到日头偏西,才晃晃当当的往家走。天挺热,来到湖边,酒劲上来了。柱子下了马,找了一块大石头,四脚朝天一躺:睡会儿再走吧。
                            马不这么想。一看没人管了,人家先回了。马不能不要啊,在古代,那可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现在的轿车。几个马仔赶紧去追马。
                            柱子一觉醒来,发现马和马仔都不见了,正在纳闷,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走了过来,关切地对他说:“帅哥,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躺在这儿?多危险呀!”
                            危险?你要是强盗就好了。要钱给钱,要色给色,谁反抗谁是孙子……柱子正在胡思乱想,一辆崭新的车子向他驶来,车后面跟着二十几个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坐在车上,对他说:“上来呀,我爸想见见你。”
                            不记得这有熟人儿啊,柱子坐着车子,和少年来到了一座官府模样的宅子前。在门口,柱子看到一面信旗,上面写着三个字:河伯信。意思就是,这里是河伯的住宅。
                            要说河伯,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仁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著名的黄河水神,受天帝之命管理河川,在许多故事中都有他的身影,出镜率是相当之高。不过作为普通人,平时也就是看看画儿,想见真人门儿都没有。现在被请到这里,到底是凶是吉呀,柱子心里乱七八糟的。
                            进了门,河伯带着许多侍从,亲自迎接。柱子一看,河伯大概三十来岁,英俊潇洒,真和画上的形象差不多。虽说人家是那么大的一位神仙,可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还给他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柱子蒙了: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河伯也看出了柱子的不安,他笑了笑,说:“别紧张,放松点儿。情况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女儿,聪明伶俐,打算送给你做妻子,你觉着怎么样?”
                            柱子更迷糊了:“真的假的?河先生,不是耍我吧?”
                            河伯一乐:“我是谁?能说瞎话吗?你就说同意不同意吧。”
                            河伯为女儿求婚,还敢不同意,柱子再傻,也知道个轻重啊。别管是谁的女儿,娶媳妇总比被人扔到水里喂王八强。我没什么意见,落槌儿吧!
                            成交!
                            ……


                          39楼2013-04-25 12:16
                          回复
                            28.一场特别的婚礼(下)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神界的办事效率就是高,不一会儿,一切婚礼用品都准备好了。柱子一看,每样东西都巧夺天工、精美无比,就连睡衣都是闪着光的。再看新娘,也就十八九岁,貌美如花。柱子乐坏了,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这不是在做梦吧?
                              直到入了洞房,这小子才回过神儿来。(此处省去一千字)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柱子已经当了三天的上门女婿。第四天,老丈人说话了:“按习俗,三天回门,你该走了。”
                              妻子万分不舍,一个劲儿给柱子往皮箱里装东西,什么黄金酒具啦、什么麝香袋啦,另外还有十万铜钱和三卷药方,告诉他这些可以帮助百姓……
                              “不是,您等会儿。”柱子走过来,对妻子说,“不是回门吗?什么时候改成扫地出门了?你不和我走啊?”
                              妻子双眼含泪:“十年,十年之后我去接你……”
                              什么?这神仙的事儿真是不好理解,用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一杆子支到3000年去了。都说小别胜新婚,可十年也太长了。只怕到那个时候,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唉,上门女婿不好当啊,最终解释权都得归人家。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不能赖这儿不走啊,柱子辞别河伯一家,回到家里。
                              也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重返人间的柱子在家呆了几天,就辞别父母,出家做了道士。没事儿的时候,就研读妻子给的三卷药方。这三卷药方,一卷是脉经,一卷是汤剂单方,一卷是丸药单方。靠着这三卷神奇的药方,柱子成了著名的中医,从此云游四方,救治了不少病人。
                              后来呢?
                              后来,柱子的母亲老了,哥哥死了,柱子还俗回家,和别人结了婚。顺便说一句,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是不是有点儿虎头蛇尾的感觉?不过没办法,原书中就是这样写的,我也不能瞎编,不过对于诸多的疑问,还是可以猜测一下。
                              按惯例,一切不好解释的姻缘都可以用两个字搞定:缘份。柱子被接到河伯家里,和他的女儿闪婚,大概就是命中注定该有这么一段,要不人家那么著名的神仙,能没事把女儿让你白睡三天嘛。三天后,缘份已尽,各奔东西。不过,一日夫妻百日恩,感情这东西,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尤其是女人。河伯的女儿也不例外,为回报丈夫,所以送了不少好东西。最后柱子普渡众生,只能算是意外收获。如果这是找柱子的初衷,成亲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再说十年之约。
                              这种没有下文的约定在神话故事中确实少见。要么,是十年后河伯的女儿没来接柱子;要么是没到十年柱子熬不住了。总之,肯定有一方失信。综合考虑,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后者,神妻岂能善罢干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40楼2013-04-25 12:16
                            回复
                              2025-09-02 09:26: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3.占卜这档事儿(上)
                                人的一生,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点像超级玛丽那个游戏。我们都在沿着一条确定好的路线在前进,起点是生,终点是死。哪有蘑菇,哪有怪物,哪有金币,哪有陷阱……都被事先安排好了。能走多远,要看你的水平了。有的人一路又吃蘑茹又捡枪,最后胜利走到终点;有的人一出发就被怪物撞死了;还有的人历经磨难,倒在奋斗的途中。不同的是,这个游戏不能重来,有鱼没鱼就一网,这个难度就大了。我们根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又怎么知道如何应对呢?
                                有攻略吗?
                                有。就怕你看不懂。
                                有一些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隐藏的规律,并形成文字,留给后世,比如易经、梅花易数、塔罗牌等等。只要你全看懂了,过关不成问题。可惜的是,这些攻略写得太深奥了,人的一生又过于复杂。大部分人看不懂,还有一小撮人一知半解。不过我相信世界上会有几个人相当懂,只是我不知道。
                                不要太灰心。如果你没指望弄懂,运气好的话,遇到懂的人指点,也能过支撑着几关。
                                王旻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王旻是个商人,成年天南海北的四处跑,生意做得挺大,人品也很不错。这天,他来到四川成都,遇到了一个大名人。要说成都,人杰地灵,碰上几个名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这位可非同一般,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而是一位易学家,他的名字叫费孝先。
                                费孝先是宋代名震天下的易学大家,善于依照人的生日时辰和图画来预测吉凶,许多高官显要都让他看过,相当灵验。这种人可不是大街上摆摊算命的,可遇而不可求。王旻怎么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软磨硬泡,非让费孝先给他算算。
                                既然相遇了,就算是有缘。费孝先看王旻人品端正,就给他算了一卦。不算还好,一算王旻傻眼了。此卦凶险非常,这么说吧,王旻近期就要挂了。事情太突然了,王旻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要钱有钱,身体倍棒,怎么就要死呢?费大师,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吧!
                                费孝先答应了:“你平时做了不少善事,这次遇到我,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我送你几句话,早晚应验,你一定牢记在心,忘掉一句,必死无疑。”
                                王旻乐坏了,赶紧支着耳朵听。
                                费孝先说了几句话:教住莫住,教洗莫洗,一石谷捣得三斗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
                                这几句话说得很明白:让你停别停,让你洗别洗,一石稻谷得到了三斗米。遇到圣明的人就能活,遇到昏庸的人就会死。
                                王旻千恩万谢,默记在心,生意也不做了,马上回家——万一躲不过去,也别客死他乡不是。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上很不顺利。这天,王旻又遇上了暴雨。行人纷纷到一座空房子里躲避,等王旻到那,人都挤满了。他吭哧了半天,总算挤了个地方。正在暗自庆幸,忽然心头一动:先生说教住莫住,是不是指的这事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我还是别停下来了。想到这儿,王旻出了屋子,冒雨赶路。还没走几步,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刚才避雨的那间房子整个垮塌下来,一屋子的人全被压死。
                                好险!王旻吓得直伸舌头,赶紧又复习了一下其他的几句话。
                                晓行夜宿,王旻总算回到了家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妻子看王旻浑身上下造得十分狼狈,就催促他去洗个澡。
                                “是该洗洗了。”王旻脱下外衣,准备去洗澡。走到浴室门口,王旻又想起了那句话——教洗莫洗。
                                ……


                              46楼2013-04-25 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