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吧 关注:1,414贴子:5,275
  • 12回复贴,共1

唵嘛呢呗美吽证悟者的心要宝藏-顶果仁波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部分,力促我们内省自己的过失和轮回生活的过患。如此我们才会认清自己庸碌地忙于事业和其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无非是自欺欺人之举,因为我们都受好恶所缚,贪爱友人而怨恨仇敌。了知这些是多么无意义,自会对其厌烦而开始产生强烈彻底的出离心。这种企求解脱的决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因为只有当我们洞悉轮回的过患时,才会急切地全心投入修行。


1楼2013-03-31 03:04回复
    佛陀在初转法L时,开示“在轮回中,无一非苦”,此乃四圣谛17的第一谛。众生都在追求快乐,但由于无明,所作所为都恰与能真正带来快乐的做法相违。他们不能了解真正的快乐唯有了悟佛法,而被自心所造作的贪爱和瞋恨盘据,陷入妄想之网中,在痛苦中打转而无法自拔。


    2楼2013-03-31 03:05
    回复
      现今的世纪被称为末法时期18或余法时期,是因为它仅残留了远古伟大黄金时期的少许完美特质。今日的人们悖离佛陀的法教,只有极少数的伟人真正遵循佛法生活着。每个人都极度渴望幸福,但这个时代盛行的观念和生活形态只带来更多痛苦。


      3楼2013-03-31 03:05
      回复
        活在三恶道中的巨苦是如此剧烈得难以想象。地狱道的众生被难忍的炙热与严寒折磨;在饿鬼道中,是无法想象的饥渴交迫;畜生道在无知愚痴中,被奴役剥削,深受恐惧之苦。即使我们无法全盘了解这些恶道众生的感受,难道不应当至少想想自己在这一生的作为所带来的痛苦吗?


        4楼2013-03-31 03:06
        回复
          如同噶当派(kadampa)的圣者曾说的:“最好的教法,是能照亮我们内隐过患的教法。”首先,我们应当铭记轮回是苦,然后认清自己的过失,找出过失的原因。痛苦的本源是无明,而无明的本源则是误认有“我”。殊胜的月称菩萨(Chandrakirti)19曾说:
          最初说我而执我,
          次言我所则著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
          缘生兴悲我敬礼。


          5楼2013-03-31 03:06
          回复
            执着于我的身体、我的心和我的名。我们努力排除自己不喜欢的,抓取自己想要的。这是执着,也就是自我的基本作用,是痛苦的根源。


            6楼2013-03-31 03:06
            回复
              为了使我们思考末法时期的人们是如何行止的,此教法的第一部分旨在澄清我们对轮回的认知,并启发我们对轮回产生深切的悲感。这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机,将自己从各种习气中无明所造就的永恒痛苦中解脱出来。但不管动机多强烈,单有动机还是不够。之后我们所需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换言之,即我们要如何修习佛法。


              7楼2013-03-31 03:06
              回复
                第二部分解释如何将对治所有轮回染污的佛法真正用于实修。它详释佛陀教法的核心——大乘的见、修、行。藉由修持这些教言,过去因无明所造成的业果和染污将被净化,所有本俱的解脱和证悟特质将得以彰显。在这些教法中,特别着重诸佛慈悲的化现——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禅修教导。


                8楼2013-03-31 03:07
                回复
                  首先,必须彻底建立正确的“见”。建立见,意味着对胜义谛的完全信解,了知情器世间虽然显明、有用,却全无任何究竟的实性。这种对万象“显而空”的见,是开展出完美佛果的种子。对见的正确了解是建立见的第一步。然后,为了把见和自己内在的体悟相融合,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持,这就是“修”。在任何时地皆能保有认见的修持,则是“行”。透过见、修、行三者持续结合,修持佛法的“果”会完全成熟。诚如俗谚所说:“当牛奶被细心地搅动,奶油就制成了。”


                  9楼2013-03-31 03:08
                  回复
                    修行的果是什么呢?温柔与持戒代表了悟(under-standing):了无烦恼则是禅定的征兆。这些和所有解脱的功德,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札根,并自在地显现在行为中。建立见,就好比了解某种特殊工具的特性和效用;修是去购买这工具,并学习如何使用;行是随时时娴熟地使用;果则相当于用它所达成的完美任务或成品。


                    10楼2013-03-31 03:08
                    回复
                      此教法的第三部分,说明修持的成果是在日常生活中免除俗务的羁绊,并能与教法融为一体。当我们对轮回生出强烈的厌离心,克服轮回能带来幸福的妄念后,将自己浸润在佛法修行中,日增的自在会自然现起:我们不再被引发痛苦的事物诱惑。唯有将心转离俗世的目标,发展真正的出离决心后,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


                      11楼2013-03-31 03:08
                      回复
                        点击下载完整的TXT文件: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25655&uk=3103863451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3-31 03: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