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12,379贴子:26,931,875

求教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一共有那些科学大拿。返华科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和同事聊天他说新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中国的科学巨将都是返华华桥如钱学森或出生在49年之前由国父党培养出来的,49年后完全在中国教育制度下没有培育出一个来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3-23 19:06回复
    虽然感觉他胡扯但想到的袁隆平 陈景润都是49年前出生的其余都不知道,求助于各位吧友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3-23 19:12
    回复
      陈景润五几年毕业的好吧


      IP属地:美国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3-23 19:45
      收起回复
        49年以后的啊.....百度下54岁以下的科学家....
        前几天说的那个什么反常效应的好像就挺年轻的......


        IP属地:河北6楼2013-03-23 19:53
        回复
          果粉无敌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3-23 19:57
          回复
            我只知道我们专业的徐禧院士 今年去世了


            IP属地:浙江9楼2013-03-23 20:03
            回复
              这么说,国家以前人才很少,所以回国的专家们屈指可数大家都叫得上名字。
              现在也有很多专家在专业上早就超过了当时的归国学者,但是由于数量太多专业性太强你是根本记不住的。


              10楼2013-03-23 20:10
              回复
                1944年于敏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上学后,于敏发现,因为这里是工学院,所以,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根源。这使于敏很快就失去了兴趣。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后张病了,指导他学业的便是胡宁教授。他的学术论文就是在胡的指导下完成的。后来,于敏被彭桓武、钱三强调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所是1950年成立的,当时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当时我国科学界一片空白,他们高瞻远瞩,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由于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1955年,他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由此而来。


                11楼2013-03-23 20:12
                收起回复
                  出名的多是搞理论研究的,中国搞理论不行


                  IP属地:浙江12楼2013-03-23 20:18
                  收起回复
                    我觉得是因为解放前文盲太多,随便一个高中生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海外的教授一回来自然就成了领军人物,以新中国的科研水平,随便拿出一个课题就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自然就容易被人们记住,建国后普及教育,人才多了自然想出头就比较难了


                    IP属地:山东13楼2013-03-23 20:29
                    回复
                      说实话,现在科研中更重视团体作用,你可以问一下你同事49年以后出生的外国大能,我估计他说不出来几个。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3-23 20:36
                      收起回复
                        KMT的教授可都是清朝培养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我们的这些科学大家都是由清朝培养出来的教授培养的。


                        15楼2013-03-23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