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已成谜吧 关注:47,518贴子:1,443,049

【2013年湖北高考考纲解读】大家看看吧,有用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汉名师指导备考攻略
一、语 文
华师一附中特级教师 周文涛
  【考纲解析】
  今年湖北语文考纲的最大变动之处有两点:一是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的“文学常识”里增加了一条要求——“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二是对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初中篇目进行了调整,将《论语十则》、《岳阳楼记》、《关雎》、《春望》等四篇古诗文撤下,换上《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其余篇目保持不变。
  命题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卷题型及其赋分比例、难度控制的要求也都没有改变。
  【备考建议】
  1、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重视课内外衔接。2012年湖北语文考题中相当数量的命题材料来自于教材,除语音、文字、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题直接取材于教材之外,其余如古诗鉴赏、文言虚词、语言运用等题目都与课文密切相关。
  2、充分重视2012年湖北卷的示范作用。2012年湖北卷是由旧高考转向新高考的第一份考卷,体现了湖北新高考的基本方向。今年湖北考纲对“题型示例和参考答案”进行了调整。在总共更换或添加的15道题目中,出自2012年湖北卷的就有12题。研究这些题的命题意图和题型特点,会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少走弯路。
  3、充分重视训练内容的全面落实。既要对湖北卷传统的考查热点继续予以关注——例如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散文阅读,作文考查中的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又要对湖北考卷近年来较少考查或尚未尝试的考试内容、题型——如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小说阅读、作文考查中的看图作文等适当强化训练。
  4、充分重视这次考纲调整增加的内容:“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按照往年惯例,考纲改变的内容一般在当年高考中马上就会得到体现。对于今年考纲增加的这一条要求,如果我们对照“题型示例”、“文学常识”中的第2题(2012湖北卷)、第3题(2012江苏卷)来加以思考,我们就会明白增加内容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楼2013-03-16 12:52回复

    二、数 学
    武钢三中数学组教研组长、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张新泽
      【考纲解析】
      今年我省数学高考大纲基本保持不变,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仍不准使用计算器,但在细节上有一些微调。在考查要求中,强调了“突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层次性”,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中强调了“思维价值”;在考试范围与要求层次中,有一些变化:
      1、三角函数中“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由“理解”变为“掌握”。
      2、不等式选讲中“掌握三元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改为“理解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3、导数及其应用中“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由“理解”变为“掌握”,并去掉了“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的限制。
      4、导数及其应用中“函数的极值、最值”由“理解”变为“掌握”,并去掉了“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的限制。
      5、圆锥曲线中“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由“了解”变为“理解”。
      6、用样本估计总体中“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由“掌握”变为“理解”。
      【备考建议】
      1、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在解题中注重通性通法、常规常法。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
      2、在关注所有考点的同时,强化对函数与导数、三角与向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主干知识的复习与训练,要突出重点,注意实效。要力争做到“容易题、中等题不失分,难题要得分”。
      3、要进行适度的模拟训练,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良好的答题技巧与策略。


    2楼2013-03-16 12:53
    回复
      2025-09-12 21:31: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英 语
      省骨干教师、武钢三中英语教研组长 张 玲
        【考纲解析】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中。考核的词汇范围在2012年词汇量的基础上增补了11个,共3530个。对“完成句子”的试题指导语表述作了调整。
        短文写作题的题型示例中的“注意事项”作了调整,删去了“不得照抄英语提示语”,添加了“如引用提示语则不计入总字数”。
        【备考建议】
        1、定期坚持听力训练。可选用针对湖北地区的近几年的高考题、仿真题及各市(区、校)联考、调考题。有些题的结论往往在该段结束时意思才会明了,考生不要急于下结论。
        2、单选题部分,考生须熟练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词汇,并能灵活运用。对于近义词的辨析,一词多义现象,以及对一些发音相似、拼写相似、意思相近、音节偏长、偏复杂的单词尤其要注意区别。
        3、关于完形填空题,要抓住文章的开头句,猜测全文主要大意。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文章情节的推进,不断完善对全文大意的理解,结合作者的意图及考生自己的分析,加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准确的选择判断。
        4、对阅读理解,考生不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文章的每一个单词和每一句话,主要是掌握全篇大意及段落大意。做题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要站在作者出题的立场,并结合文中的重点信息进行选择;尤其要注意较容易出错的题型,如猜词题,给全文加标题,概括段落大意,推断结论等。
        5、完成句子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句法结构的掌握。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全句,包括汉语和英语;二看句子要求,弄清考什么语法结构,如何准确运用括号里所给的关键词进行准确翻译;三看翻译过后的句子。
        6、关于书面表达,通常采纳三段式作文:开头、主体、结尾。写作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恰当运用所学的词汇、短语、从句和特殊句型,使文章更加生动,读起来畅快淋漓。


      3楼2013-03-16 12:53
      回复

        考试内容范围
        语文:必修课程中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以及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选考内容为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名篇默写。
          数学(文史类):必修课程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选修1-2)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不等式选讲》的部分内容。没有选考题。
          数学(理工类):必修课程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不等式选讲》的部分内容;选做题的考试范围为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部分内容,在填空题中2选1。
          英语:英语1-英语8。没有选考内容。


        4楼2013-03-16 12:54
        回复

          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 沈 辉
          “二统”过后,高考总复习将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这正是各科目备考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那么怎样通过二轮复习,使学生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使这个“变”向更高层次迈进,使学生的知识更趋于成熟完善,使学生的能力和应试心理素质完全达到迎战高考的要求而赢得高考呢?下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就高考二轮复习中的一些做法略述一些浅见。
          一、合理定位,分层指导
          客观讲,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后面两个月的数学水平已基本定型,梦想在最后几十天使数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不太现实,合理定位有利于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有效的复习,多次规范的大型模拟考试为考生也提供了横向比较的机会,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应有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优生,这一阶段可以适当研究一些难题,但不要过分追求特殊技巧,更不可忽略基础,多做中偏上档次的题目比较明智;再者,优生在频繁的测试中,分数也会有波动,甚至大起大落,道理很简单,题目难度有变化,自身状态有差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不满意的分数不必耿耿于怀,对太高的分数也用不着沾沾自喜,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多关注通性通法,定能考出好成绩。对于中等生,他们跟着老师走比较可靠,因为老师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以他们为主要对象,抛开老师另搞一套有风险,这部分学生重在落实;中等生在考后总会有很多感叹,“其实那题我是会做的,只是弄错了一个符号,就被扣了8分”,“老师好象讲过一个弦长公式,我一时记不起来了,现在回忆起来了”等等。总之,中等生只要犯的错误足够少,分数就不会太低。而学困生长期惧怕数学,想放弃又不甘心,考前往往会有搏一搏的想法,甚至会萌生庞大的计划,实施一两天就坚持不下去,适当取舍,突出重点,保持学习信心很重要,对难以达到的要求,较难掌握的内容先放一放,对自己会一点又不太清楚,可能在考试中拿分的知识点多花点力气,比如“三角函数的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容易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立体几何图形”,可多练小题,适当模仿做几个简单的大题,总之,力所能及,不要放弃。
          二、查缺补漏,模拟有度
          现代信息发达,资料很多,如果对资料不加以筛选,可能导致高投入,低产出。事实上,此时多数学生的数学水平已基本定型,查缺补漏才是关键。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一段时间以来做过的试卷、练习等,重新回归到当时的做题情景中去,检验自己的做题思路,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通过试卷、练习中的错题对比发现知识漏洞,如果属于知识、技能型的问题,力争弄懂,属于能力型、技巧型的题目,不必花太多时间;考试大纲要求的一百多个考点应一一梳理,感觉不清晰、有疑惑的,及时查阅,让每一考点都配一两个典型题,多琢磨这些典型题,变换思维角度,改变条件或结论,通一题会一片,巩固知识的网络。在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的过程中,适度进行高考模拟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后期,做模拟试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高考题型,练习把握时间的技能,调整考试的心理状态,对易、中、难的试卷都要有心理准备,并制定应对策略。但应该注意的是,模拟训练不可过多、过滥,也没有必要求奇、求偏,生怕有遗漏,要知道,题海无边,题目做不完也讲不完,我们老师只能通过精选习题、适度模拟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三、以点带面,巩固“三基”
          考前对知识点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很有必要,花时不多,可扫清“盲点”,但对于重点内容力度不够,如果选好素材,以某一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巩固三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的形成。在专题复习和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主线,对一些典型的例题、习题和考试试题要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一是可选择与本专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二是选择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三是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对其总结、发散和改编,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题的训练与讲评。从不同方向和角度、不同方法和途径对知识类比迁移和归纳推广,使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成问题“蘑菇群”,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归纳能力,从而揭开不同问题或相同问题间的表面现象,挖掘出知识的本质结构,掌握知识的规律性,从而使学生摆脱“题海”,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如果在备考时,师生对此准备充分,对知识点和试卷的评讲做到归类、纠错、变式等方式相结合,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使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化,弄透一道题,会做一批题,是考前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扫清“盲点”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充分发挥模拟考试作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8楼2013-03-16 12:57
          回复
            完了? 明天滚动置顶,各位高三的学子们,有空可以看看。


            10楼2013-03-16 13:02
            回复
              不是变难了,是变简单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3-16 14:18
              回复
                顶起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3-18 09:07
                回复
                  2025-09-12 21:2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好 这里是新人小扣,前排混脸熟。#(爱心) 飘过′`)   ,•′ ¸,•′`)  (¸,•′  (¸*♥〃′`)      拿分 ,•′ ¸,•′`)          (¸,•′ (¸留名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3-18 11:04
                  回复
                    楼上他是混经验的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3-18 11:14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3-18 11:35
                      回复
                        前排留名


                        来自贴吧神器17楼2013-03-18 12:18
                        回复
                          你好,这里新人景飞,前排求粉求罩~~~


                          来自贴吧神器18楼2013-03-18 12:18
                          回复
                            谢楼主了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3-03-18 13:19
                            回复
                              2025-09-12 21:1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好了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3-18 1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