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学会格律诗词吧 关注:7贴子:16
  • 0回复贴,共1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一天课程:辨声律(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谓格律诗词?满足平仄(声律)、对仗、押韵(韵律)、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七大要素的诗词,则称为格律诗词。
  其中,定句、定言、节奏相当简单,100字就能说清楚,而平仄(声律)、对仗、押韵与章法是格律诗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又以平仄(声律)为入门的拦路虎,只要攻克平仄(声律)关,其余问题,基本迎刃而解。
  声律其实是学习格律诗词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功夫,因为在所有的古典诗词中,除了格律诗词、曲之外,基本上对声律是不甚要求的,因此,声律就成了格律诗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声律的核心就是“讲究平仄”,因此,我们通常用平仄来替代了声律的称呼。
  ——(题外话,潜川重新整理课程的时候,一度想把押韵也就是韵律放在第一天的课程讲解,结果一讲到韵也分平仄的时候,那还得要介绍平仄的来源,在解释A概念的时候又窜进来一个B概念,难免让人更加迷糊,最后还是重组课程,仍然把声律安排在第一课)
  讲究平仄。这是初学者最头疼的坎,但是头疼的并非是水平问题所限制,而是自己的地方语言发音的惯势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以及古今的发音的区别。因此,潜川认为,只要初学者上过小学一年级,应该都能过得了这道坎。何以见得,且听潜川一一道来:
  1.发音的问题是由南北区域差别和方言的制约导致的,南方人发音多不准,北方人多变调,都有自己的死穴。但其实这点在小学老师的年代就已经解决了,因为她们已经开始教你正确地发音,如果这个年代你还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那么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一本新华字典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疑难;——什么,你说你的汉语拼音还没过关,那就令潜川汗了:),那还是要跟七岁的小朋友补一补了
  2.古今发音的区别,对学写诗没有影响,要到开始欣赏古人的作品时才用上。
            第一节 第一个要掌握的内容:何谓平仄?
  小学里面都学过拼音,拼音念下来都有四声,各位学友应该不会陌生吧(陌生的可以重新去小学看看)。
  譬如aoe中a的四声读法:
     ā    á   ǎ    à
俗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书称: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   └—┬—┘
诗称:    平声      仄声
简单地理解,念第一声(又称为阴平)和第二声(又称为阳平)的汉字,统称为平声字;
      念第三声(又称为上声)和第四声(又称为去声)的汉字,统称为仄声字。
      至于仄声字里面还有一类称之为入声字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欣赏古诗和写古诗时虽然要用到,但我们现在是入门,没必要掌握那么多,先让它见鬼去吧
  因此,熟悉平仄,其实就是发音的四声归纳,小学老师会用“妈,麻,马,骂”这四个字来进行区分,如果还没感觉到四个字的音调区别,可以跑到大街上对着来往的行人,把音调拉长了大声朗诵这四个字:“妈~~,麻~~,马~~,骂~~”,直到被人扔砖块扔到头上起包为止。
  学习平仄的主要障碍就是:一、汉语拼音不过关;二、南北区域差别和方言的制约;三、记忆力不好。潜川是南方人,口音照样不过关,克服这个障碍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查字典!J。
  最后总结一下。鉴于很多学员缺乏归纳和仔细阅读的耐心,潜川根据自己的一些心得,编了些打油诗在后面,作为总结,如果看了上面的还不是很了解的话,就仔细朗诵以下打油诗,相信会有帮助的:
        学诗词,很简单,
        想入门,找潜川。
        进学堂,跨门槛,
        初学者,用七天。
        诗词格律有七点,
        平仄和韵占半边。
        平仄小学已普及,



IP属地:广东1楼2012-12-09 21: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