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学会格律诗词吧 关注:7贴子:16
  • 0回复贴,共1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缘起潜川诗词学堂公告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一:缘起
  诗词学堂应约又重新开堂授课了。但这次开课,比起最初的开始,内心深处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尤其是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洗礼,我对生命的认识似乎又深了一些多了一些,成长也许都是人的一生中必然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它令你渐渐地与往日不同。
  怀念2003年12月15日的中华广告网,那是我第一次学会上网并注册的地方,并且在里面舞文弄墨,有了自己一点小小的空间;2004年5月19日,遇见相谈甚有缘的红月妹妹,应了她学诗的念想,开了个《教红月妹妹学写诗词》的帖子,持续教了将近半年,引来不少高人路客驻足指点,甚至讨论,才发现原来格律诗词在当今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也发现自己总结的一些心得,对于初学者有小小的裨益,开始有了想抛砖引玉、执鞭教学的念头。
  于是,2005年12月12日,遇见刁蛮可爱的盈盈隔水小网友,邀请我进入青草天涯,认识了一吻天涯,并于当月15日开设了潜川诗词学堂。最后盈盈隔水揭下了面罩,告诉我她就是秀点青柳,那种戏剧性的惊讶现在回想起来,犹如琼瑶般的故事。所以至今我还怀念从前的日子,感谢盈盈隔水(也就是秀点青柳,但先入为主的我,始终记得这个最初认识的名字)等人的牵引,佛说,你今生相识的人,前世都有莫大的渊源;民谣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相信诗词学堂的诞生,一定**了诸多的因缘,才有它的今天。所以,今天重新开班的时候,请让我用感恩的心(如可能,我还会现场表演这首标准的手语歌),感谢这一切帮助过我及诗词学堂的人。
  坦白说,我没想到诗词学堂的影响力有这么大,陆续刊出的课程被不少学友和网友争相转摘,也得到许多初学者的认可,作为授课者,这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事情;当然,也得到不少前辈高人的质疑和商榷,因为毕竟我从事的今声新韵与以往的古声旧韵有一定差异,等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我的进步和进一步探讨格律诗词的兴趣,尽管近三年来自我调到新疆某民营集团后,繁重的工作不仅压榨了我所有的时间也摧残了我的身体,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诗词的关爱和对学堂的关注,只要有时间就会上来,哪怕是晃一晃,也是一种无言的安慰。
  当然,这个过程中,感谢明月师妹、清风师弟一直以来无微不至的帮忙打点,尤其是明月小妹,尽管至今还没见过面,但以诗交心,形同一生一世的亲人。不过,感谢的话不能多说,否则就变成“感谢CCTV,感谢我的家人”之类的废话,但我相信也许所有的人到了那个场合那个时刻,恐怕首先涌出的话,就是这么俗气,因为这是份俗气的真实。
  因了以上的缘起,我决定继续开堂授课,无论今后的工作有多忙。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中,格律诗词永远是那最精致静美的一朵,我既然离它比较近一些,就有责任与义务把它的美、它的香、它的韵与它的品质告诉大家。
                  其二:思路
  来到诗词学堂,其实首先要明白一点,为什么爱诗甚至想写诗?为此我专门列了一堂预备课“谈谈对格律诗词的热爱”,让大家明白,只要你是龙的传人,就有热爱乃至宣扬、学习乃至欣赏的本性存在,用许三多的话来说就是:“这事,有意义”。
  中华古典诗词,作为我们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里最生动的载体,最集中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髓。而在中华古典诗词中,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就是格律诗词。但,什么才是格律诗词,何谓格律,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不光是普通人弄不清楚,就连专家们也在吵来吵去,折腾了近千年,还没有一个令各门各派都信服的结论,对于我中华泱泱大国三千年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作为想入门的爱好者和初学者,就更不用说了,还没入门,就已晕三分,就很难辨认前进的方向。
  潜川可能比很多人要幸运一些,因为开头是自学,所以对于入声及拗救等有争议的部分,索性跳过去不看,直到掌握后才醒悟到原来的不足,又调转头来复习,再醒悟了以往曾经迷惑过的东西,于是蓦然发现,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式。逐渐试探着运营到教别人的过程中,收获竟然也不差,尤其是在潜川小学五年级及初中乃至高中的考试试卷中,不知道是否巧合还是必然,都有一道题是有关格律诗词的,高考尤以打散一绝句或律诗的方式让考生排列为乐趣(别人读到高三就考上大学,潜川不争气地一直读到高七,参加过多次高考才勉勉强强考上大学,见笑了J,因此高考经验丰富),分数历来也不高,但至少2-3分,而潜川所在班级,由于身处力行地教导学友,甚至开公开课(这在当时,算是一开“学生教育学生”的先例)传授心得,在这道题的得分上,那是成功率相当之高。若论学堂的雏形,可以说是从高中时代就开始了,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学友的敬重,呵呵,若不是出身山里乡下必须以考大学为唯一改变命运之出路的缘故,其实留在补习班授课,享受女孩子投来艳羡的目光,也不失为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呢J



IP属地:广东1楼2012-12-09 2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