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结缘吧 关注:216贴子:1,866
  • 13回复贴,共1

雷梦水《琉璃厂书肆四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行方止圆按:此文是我近日于旧杂志中搜得,觉得有点意思,拟抽空陆
            续抄出,与网友共赏。

  所记以营售古书者为主,时间从一九四零年左右开始,至一九五八年公私合营为止。其间有新开的、有改名的、有停业的,变化很多。虽广为调查、搜集,但是篇幅所限,只能择要发表。
  叙述次序:先记东琉璃厂,次记西琉璃厂,先路北,后路南;再记厂甸、南新华街,先路东、后路西;附记小沙土园、东北园、万源夹道、吉祥头条,小西南园、安平里、东横街、西横街。




1楼2007-01-13 19:05回复
    五四号 松古堂 左万寿,河北深县人。藏书多通行本。 

     六八号 文汇阁 傅宗泰,字子通,北京人。一九三八年开业。一九五六年失慎被火全部焚毁。傅氏常年购书于山西太原、介休、平遥,以及天津等处。所收善本如:明崇祯刻本董若雨著《西游补》、崧斋木活字本《唐诗类苑》三十二册,明万历间刻本《吴越备史》、明末写刻本,插图章回小说《五色石》一部八卷、明末刊本,有图,《怡春锦杂剧》一部六集,明冲和居士编,原订十二册;《历乘》一部十八卷,明邑人刘敕编,崇祯六年刻本,为历城县志中最早刻本,各家书目均未著录。


    3楼2007-01-14 07:04
    回复
      东琉璃厂路南 

       二二二号 铭珍斋 李铭珍,河北武邑县人。一九四二年开业,多藏零本小册,以清代考据书居多,兼售医、卜、星、相之书。所售罕见本,如:《饮骚》十卷,丹阳贺宽撰,顺德黄节蒹葭楼抄本,竹纸二册,又名《山响斋别集》。《嘉荫簃古泉随笔》一册,清东武刘喜海撰,底稿本。《太和殿纪事》十卷,清工部营缮吏司郎中江藻编辑,康熙三十六年刊(该书纪太和殿工程作法,附禹之鼎画太和殿图及殿内天花板龙井图等)。《闽颂汇编》二十册,约嘉道时刊,有纪台湾事。《全吴筹患预防录》一册,乾隆间刊。《新刻按鉴演义京本三国英雄志传》六卷,二百四十则,原题晋平阳陈寿志传,元东原罗贯中演义,顺治己丑年刊板。《陶诗本义》四卷,清马朴辑注,乾隆庚寅刊。 
       (待续)


      4楼2007-01-14 07:04
      回复
        甲二0六号 文禄堂 王文进,字晋青,河北任丘县人。王氏对宋刊、元刊、蜀板、闽板辨识均精,其经手售出之宋元明本及名家抄校本甚伙,最著者如:一九四一年由上海收得宋板《庄子南华经》一部,为王氏生平最得意的一种,此书售出后,王氏在梦中思念不忘,故自号“梦庄居士”。王氏著有《文禄堂访书记》五卷,辑有《明毛氏写本书目》一卷,《文禄堂书影》一卷,未刊者有《明代刊书总目》二十六卷。 

        西琉璃厂路北 

        甲七二号 敬文书社 黄健吾,河北宛平县人。 
         (待续)


        7楼2007-01-16 08:58
        回复
          西琉璃厂路南 

          一九三号 富晋书社 王富晋,字浩亭,河北冀县人。一九一二年开业于杨梅竹斜街青云阁内,一九三五年迁至琉璃厂。多藏版本书及各省地方志。经售上虞罗振玉所刊金石考古书籍,以及上海各书局珂罗版书帖、字画等,获利甚厚。因多资本常积存大部头书,如《四部丛刊》、《四库珍本》、《图书集成》等。一九四一年左右曾购贡位三先生宋本《十三经》一部。 
           (待续)


          8楼2007-01-17 07:47
          回复
            甲一九二号 邃雅斋 董金榜、刘英豪、郭景新三人伙设。董字会卿,河北新城人。刘字子杰,河北深县人。郭字子章,河北三河县人。董、刘二氏通目录学,前后经刘氏收得宋刊本约二十余种。董氏所收善本亦伙,如:一九三九年与文殿阁、乔景熹及上海古玩商孙伯渊等合伙购进南京邓邦述家藏古书,其中大部分皆系抄校本,最著者有《穴研斋抄本》六种(按:穴研斋约是清初满族人,室名索引未著姓氏)。一九四一年左右,该店特聘外埠收购员赵智丰由武汉得明《周益文忠公大全集》一部,原订十六册,有黄丕烈跋,并补抄数处,每册书皮皆有黄氏题字,其后陆损之又手批重校一过,一批到底,绝精。一九四二年,由上海得明兰雪堂活字本《容斋五笔》,宋洪迈撰,黄棉纸,有严元照批校并题跋,归天津赵元方先生收藏。一九四六年由山东黄县丁氏家得明蓝墨格写本《册府元龟》一部,白棉纸,书品完好归天津刘明扬先生藏。一九五二年得明天顺五年刊本《宋学士全集》一部,计二十六卷,附录一卷,明宋濂撰。 
             (待续)


            9楼2007-01-17 20:30
            回复
              (接十楼)解放后,曾与蜚英阁裴子英伙购明弘治本《西厢记》两巨册。又曾收得上海吴眉孙家藏书数十箱,其中有《笠泽丛书》一部,有黄丕烈题跋数则,吴骞、陈澶等名人批校。又得《汝南圃史》十二卷,周文华撰,论园艺颇详尽;郑若曾著《江南经略》;明曹学全编《石仓历代文选》,崇祯间刻本;均为罕见之书。一九五七年孙景润由唐山得《防浦纪略》一部,计六卷,清梗阳周士拔、尤廷著,嘉庆二年刻本,一名《挹江轩防浦纪略》,为研究苗族历史的难得资料。


              11楼2007-01-20 10:47
              回复
                一七七号 开通书社 郭纪森,河北冀县人。一九四三年开设,经营大部书及考古书等。 

                一0八号 藻玉堂 王雨,字子霖,河北深县人。颇识板本,所藏多古书、精抄、家刻之书。曾得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一批。又于一九五八年得会稽姒兼山先生藏书,约数千种,其中以清刻罕见本及有关会稽乡邦文献著述居多。王氏曾撰《古书板刻图书源流》一卷。 
                 (待续)


                12楼2007-01-20 10:48
                回复
                  厂甸 

                  甲三号 繁山书店 孔三本,字繁山,河北冀县人。一九四九年,与李瑞周合设。藏书以零本小册、清代考据书居多


                  13楼2007-01-22 07:29
                  回复
                    四号 宝铭堂 李建吉,字叔谦,河北冀县人。一九二八年开设。店伙张进台,字耀三,与李氏同县,工书法。李、张经售好书甚伙,李氏常至南方各省收书。一九三九年,与白廷智、王藩周伙购本市西城蒋士昱家藏书,其中有宋刻本《二程遗书》一部,经王周藩售与天津周叔弢先生;元板《层澜文选》,售与富晋书社。一九四三年,李氏与李纯如及修梗堂伙购李盛铎家藏书,多抄校本。其中有:汲古阁毛氏抄本《九僧诗》一册,钤有各家收藏章,为毛抄中最精的一种;宋刻残本《通鉴纲目》,宋朱熹撰,乾道壬辰四月刊本,半页八行,行十七字,注双行。同年,张耀三由济南彭辑五同业处得明韩霖撰《守圉全书》,明末刊本。(待续)


                    14楼2007-01-22 07:32
                    回复
                      (接十四楼)一九四四年,于本市得《通志堂集》二十卷,清纳兰性德撰,康熙间刊,归修梗堂。一九五四年得元刊本吴才老《韵补》一部,五卷,宋吴棫撰。一九五五年得《万寿盛典》一百二十卷,康熙五十二年内廷诸臣编,官刻本,附图。《墓铭举例》四卷,明王行撰,吴尺凫手跋本。一九五六年秋,在长沙与张金华伙买民间陈家藏书,其中近代史料甚多,主要有:《刘忠诚公遗集》六十六卷,又附录一卷,湖南新宁刘坤一撰,一九二一年其嗣子能纪刊,此书传本极少。李氏曾在烂纸房内,购得敦煌唐、五代写经残页大小三百余块。同时得道光十二年荫堂氏抄本杨米人撰《都门竹枝词》一卷,附《续都门竹词》一卷,张子秋撰。张子秋自号“学秋氏”,江苏人。此集共一百首,写于嘉庆二十四年。 
                       (待续)


                      15楼2007-01-24 08:20
                      回复
                        四号 洪友书店 高洪猷,字君谟,河北深县人。颇识板本,一九二八年开业,所收之书范围较广,无论旧书、期刊杂志以及零本小书,无不收买。历年所收到的善本不少。解放后由山西收得:《新刊考正全像评释北西厢》,首附西湖图两张,插图十九页,明刊本。 

                        四号 宋荔秋书店 宋荔秋,河北冀县人。原为法帖业,兼售古书。 

                        四号 大生堂书店 张大维独自经营。 

                        四号 金华书店 张金华,一九四五年开设,多藏革命小册子。 
                         (待续)


                        17楼2007-01-25 08:28
                        回复
                          一三号(海王村公园内) 荣华堂 孙华卿,原名殿荣,又名长印,河北冀县人。常往南方各省收书,曾得明万历间刻本《开源图说》一部,计二卷,明北海冯瑗辑(按:此书为蓝墨印本,传本稀见)。又得明嘉靖间刻本《明贡举考》一部计九卷,明张朝瑞撰(按:此书有万历间刻本,作十五卷)。又得原稿本《闽中石刻初编》一部,计十四卷,《续碑传集补遗》一部计十六卷,为清候官丁震编辑。又得明万历间刻本《读书通》一部计二十卷,明京山郝敬撰(按:是书又名《山草堂集》)。(待续)


                          19楼2007-01-26 16:07
                          回复
                            难得好资料!
                            谢谢先生!!


                            21楼2007-02-03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