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混吧 关注:174贴子:1,503
  • 11回复贴,共1

好恨呀,碎碎念(关于谢混作品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流别本》十二卷 谢混撰,失传已佚,看不到了,不知以后能不能重见天日。
目前所有作品如下:
送二王在领军府集
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
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
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
按:应是谢混作于中领军任上,诗是写给两位王姓好友:二王是孝伯两弟,王齐、王睹。
《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衩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记载:“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注引《丹阳记》曰:“西池,孙登所创,吴史所称西苑也,明帝修复之耳。”这里讲的西池就是谢混所游的东晋皇家禁苑,在今南京市区,《晋书》曾多次记载皇帝于西池宴饮、送行。入宋之后,西池仍为皇室喜爱,并在园中设有池统、园丞等职管理园务。皇帝往往宴集群臣游赏其间,颜延之、谢灵运都有西池应制诗流传至今。
《游西池》谢燕颉译文:
领悟那蟋蟀悦耳而闻名的鸣声,相信这劳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之歌。年岁有来却终将弃我而去,畅游犹未足常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自自由在地徜徉在城市穿越宽敞的街道,原说是曾经屡次平安地在此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两旁,覆盖了山岭、丘陵和城阙,于此登上高台,去远望飞驰的彩霞。无私奉献的春风正回荡在繁茂的园囿,洁白的云朵堆积在重峦叠嶂的山谷深壑之中。当夕阳斜照的时候,欢快的飞鸟鸣禽云集一起,深邃而清澈的池水,因花木的倒影其中显得格外的清幽、美丽而富有光彩。揭起衣裳顺流来到长满兰草的水中小陆洲,徒步行走凭藉茂盛树木,接引的是其浓郁的芳香。美人啊可别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晚年独居将如何了得?无为而治也牵连所思所想,南荣趎受到老师们的教导何其多多。
《诫族子》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灵运】
宣明体远识,颖达且沉隽。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谢晦】
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诫无文,其尚又能峻。【谢曜】
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直辔鲜不踬,抑用解偏吝。【谢瞻】
微子基微尚,无倦由慕蔺。勿轻一篑少,进住必千仞。【弘微】
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
按:这一首眼光神准,不愧是组织部长出身的。
《诗》
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
《秋夜长 》
秋夜长兮虽欣长而悼速。
送晨晖于西岭。迎夕景于东谷。
夜既分而气高。风入林而伤绿。
燕翩翩以辞宇。雁邕邕而南属。
按:写秋夜的凄楚景物,及其而引起的伤感情绪,是一首清新可读,有着真情实感的诗篇。
PS:这首有点仿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不知道他是否看过老陶的诗。
《殷祭议 》
殷无定日,考时致敬,且礼意尚简。去年十月祠,虽于日有差,而情典允备,宜仍以为正。(《宋书·礼志》三,谢混、刘瑾议。)
PS:这个第一次见


1楼2012-05-08 01:22回复
    二王是孝伯两弟,王齐、王睹。
    这句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云翼风澜 ,基友来看一下


    2楼2012-05-08 01:26
    回复
      〔世说〕谢混与王齐、王睹、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孚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
      PS:我就说王齐、王睹看着有点眼熟,原来是从《世说》里这段推出来的,有点想当然吧。从清华君对他们的态度看(和羊孚比明显态度差好远),估计不会给他们赠诗吧。
      这两王好像是太原王


      3楼2012-05-08 01:35
      回复
        王孝伯是王恭,对,太原王


        4楼2012-05-08 01:37
        收起回复
          么么哒


          IP属地:海南5楼2012-05-19 12:52
          回复
            不是说谢混只有三首诗流传下来么。收录在什么什么魏晋南北朝诗里。谢楼主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2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