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1,144贴子:3,023,142
  • 11回复贴,共1

朝闻道,夕可死矣。——给学习《老子》朋友的真知灼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必须看得懂甲骨文、金文。
《老子》竹简本的书写,绝大部分都是用甲骨文、金文遗留、进化的字体来抒写的。你可以参考工具书来注解、学习。但,你本人一定要自己学会看、译、想。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观念。
2.要活学活用形象思维。
老子在公元前600年前的人物,2600年前,广大老百姓,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化的教、学,更多是偏向于形象化思维。老子通篇内容的写作,贯穿形象化思维。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观点,最好把陈鼓应、任继愈等人的译作,先抛一边。经过一段时间的付出,慢慢进入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状态。那么,关于道、德、善,等观念,就可以轻车驾熟,信手拈来,才可以真正把老子的思想用于修身、齐家、工作、生活。造福于己、于人、于天下。。。



IP属地:广西1楼2012-04-16 23:01回复
    “夕死可矣”还是“夕可死矣”都没弄清楚,还扯啥甲骨文


    2楼2012-04-16 23:04
    回复
      2025-09-14 12:50: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看懂?什么意思?


      3楼2012-04-16 23:05
      回复
        我为什么要学孔子的写法,难道,我不可以,自己来决定怎样写作吗?


        IP属地:广西4楼2012-04-16 23:08
        回复
          楼主对道德经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应该借鉴的!学习本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应顺着他人得出的结论学习之!否则难觅其精髓所在!待有自己的见解之后,再综合他人的解悟,使自己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4-16 23:24
          回复
            同意楼主,不过要是我得道的话可以马上去死了,不用拿来修身、齐家、工作、生活。造福于己、于人、于天下了


            8楼2012-04-17 08:48
            回复
              看了道德经得出个结论人活着不过是等死罢了,为与不为结果都改变不了。
              这是我对朝闻道夕可死的消极理解


              9楼2012-04-17 11:40
              回复
                西家的娘死了,儿子哭得不伤心。东家的儿子看了,对他娘说:“娘你干嘛贪恋活着,如果你死了,我肯定哭得很伤心。”能盼着娘早死的人,即使娘真的死了,也不会哭得很伤心。
                你这个人,连“孔子的写法”都不在乎,又怎么可能在乎甲骨文的写法


                10楼2012-04-17 22:15
                回复
                  2025-09-14 12:44: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孔子的意思是 “假如在晚上死了”,你的意思是 “到了晚上就可以死了”?


                  11楼2012-04-17 22:28
                  回复


                    12楼2012-04-18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