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eke吧 关注:609贴子:69,897

【奇闻异事】凉风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10大鼠疫"尸山"泼油焚烧3天
1911年初,中国天空的色彩就是那样诡异:一方面,社会与国家日暮途穷;另一方面,新的希望、新的生机也被悄悄地孕育着。那一场发生在东北的大鼠疫,是那个夹缝时代的产物,中西交汇的结果,并以一个不会说汉语的中国人为主角……
  1910年12月30日,在中东铁路哈尔滨站附近的一所旅馆里,持有英国护照的马来西亚归侨、年仅32岁的东三省鼠疫防治总医官伍连德起草着一份电报。他字斟句酌、异常慎重,他在陈述着一个惊人的结论:蔓延两月有余、已造成千万人死亡的瘟疫,并非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所定义的典型性鼠疫(即腺鼠疫);它不是通过跳蚤在人鼠之间传播,恰恰相反,它是“飞沫传染”、在人际间通过呼吸道扩散的产物。他说,这种鼠疫是“肺鼠疫”。
  这个论断异常耸人听闻。当时,按照典型性鼠疫也就是“腺鼠疫”的防治方法,沸沸扬扬的灭鼠运动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在“活鼠毙鼠每个铜币七枚”、“由就近**发给”的激励下,仅奉天一城即已灭鼠25,347只,奉天全省更达到了80,972只。与此同时,北京“每活鼠给铜元二枚,死鼠给铜元一枚”,天津不论死活,“每头给予铜子一枚”。这股风潮的蔓延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几千里外的汉口,官厅也颁布了“凡捕一鼠持之警局、给铜元二枚”的法令(《申报》,1911年2月6日)……
  换而言之,倘若伍连德的结论成立,此前的防治工作不过是劳民伤财之举。更重要的是,满洲鼠疫牵连着紫禁城最敏感的神经:俄国人盘踞在哈尔滨,日本人控制了小半个奉天省,中途改弦易辙的话,万一防治失败,虎视眈眈的北极熊和贪得无厌的日本人会不会趁机要求接管东三省呢?这个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医学博士、连中国话都不会讲的“假洋鬼子”,到底靠不靠得住?这场愈演愈烈、令人谈虎色变的灾难,会不会演变成纷争四起、动摇邦本的人祸呢?……
  然而,对自己的结论,伍连德异常自信。这一天,在发给防疫大臣、外务部右丞施肇基的这份电文里,他洋洋洒洒地提出了九条防治意见。他主张立即停止捕鼠,而将防治重点改为隔离患者、封锁疫区、控制交通、禁绝行人。一句话,他主张“封城”,以切断任何人际间的流通。
  这份电报,让压力巨大的施肇基深感为难、坐立不安。
  “肺鼠疫”
  这份电报,后来被视为“人类防治鼠疫的转折点之一”;它并促使“中国数千年来哲学的医学,一变而为科学的医学”(陈邦贤,《中国医学史》)。那么,伍连德是怎样得出“飞沫传染”、从而大胆地进行“肺鼠疫”分类的结论呢?
  传播源头提供了第一个佐证。1910年12月25日,也就是伍连德抵达哈尔滨的次日,他立即拜访了哈尔滨最高官员、时任吉林省西北路兵备道道台的于泗兴。这一天,以伍连德助手林家瑞为翻译,于泗兴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满洲鼠疫的病源不是老鼠,而是穴居在中俄边境草甸、近年来被疯狂捕杀的一种叫“旱獭”的啮齿类小动物。
 几年来,旱獭皮毛制品风靡欧美,被视为堪与貂皮媲美的服饰。“1910年,每张旱獭皮的售价比1907年猛涨了六倍多,仅从满洲里一地出口的旱獭皮,就从70万张增加到了250万张”(《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在暴利的驱动、官府视为利薮的推波助澜中,千万满洲流民以捕猎旱獭为生;一时之间,“山谷流血,原野厌肉,其狼藉实不堪形状”。
  边境草甸的千年隔绝,就这样被打破了。更要命的是,在人类到来之前,染病旱獭总会被同类驱赶出巢穴,从此自生自灭;而本地有经验的猎人也绝不会捕捉那些失明、失声、行动迟缓、症状鲜明的病獭,他们知道这意味着灾祸。然而,成千上万外地捕猎者蜂拥而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年10月上旬,一名捕猎者走进俄罗斯境内大乌拉车站附近的一处华工工棚;几天后,该处工棚“忽有七人之暴死”。俄国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不由分说,将该处工棚全部华工驱逐出境外,“并将棚屋、衣服行李等尽行烧毁”(《东三省疫事报告书》)。10月19日,其中的两名华工辗转来到满洲里,并于六天后在旅馆里相继暴毙。后来,当地官吏上奏说,“是为满洲里发现鼠疫疫症之起始”。
  紧接着,与两名华工同院而居的店主、房客纷纷身亡。11月8日,哈尔滨出现首例传染者;四天以后,疫情蔓延到了长春。此后一个多月,疫情“如水泄地”、“似火燎原”:呼兰府、海伦府、双城府、绥化府、阿城县、双阳县……六七十个州县先后发现病例。以哈尔滨华人聚居区傅家甸为例,起初每天死亡一两人,进入12月份后,“日毙者七八人,继而十余人”。无一例外地,这些传染者的病势都异常凶猛,“先发烧,次咳嗽,继而吐血,不敷日即身死。死后皮肤呈紫红色”……
  如果说,迥异于典型性鼠疫的传染源,以及极短暂的潜伏期、闻所未闻的可怕症象,已经让伍连德心生警惕的话,那么,它在跳蚤冬眠季节的肆虐爆发,它的沿铁路、大道、轮船航线不断扩散,乃至它在隆冬冻原、鼠迹罕至之地的渐渐蔓延,都让伍连德质疑起了传播途径。是的,从两名华工走进满洲里开始,它始终经行在交通要道上;难道典型性鼠疫能够解释这一切?难道以跳蚤为媒介、疫病在人鼠间传染的理论,能够回答这些现象?
  更重要的是,发生在傅家甸医院的惨剧,佐证了疫病扩散另有途径。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2-23 09:50回复
    傅家甸发现几名传染者后,医生们束手无策,“应对的手段不过放血和针灸”。然而,众多患者纷纷暴毙后,参与救治的几名医生也先后死去。在满城哗然中,地方官厅只得将新增传染者安置在一处公共澡堂内,“除将病人隔离,规定死亡后酌给埋葬费外,并无具体防治办法”。伍连德由此追问:在几处医院挖地三尺、老鼠跳蚤踪影全无的情况下,这些医生因何染病呢?真正的传染途径到底是什么呢?
      伍连德断定,这绝非典型性鼠疫。12月27日,在傅家甸的一处平房,他解剖了一名日裔死者的遗体;在抽取两管血液、“割取心、肺、肝、脾等部做成标本切片”后,在显微镜里,他清楚地看到了切片上的鼠疫杆菌;而三天以后,以死者血液为培养基,鼠疫杆菌团蠕蠕而动。伍连德得出了结论:它的确是鼠疫,但却是另一种鼠疫……
      这一天,也就是1911年新年元旦的前夜,伍连德明确提出,这是“肺鼠疫”。在致电施肇基,建议封锁疫区、隔离交通之余,他拜访了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呼吁群起防治。然而,除美国领事罗杰-格林外,几乎没有人肯听他把话说完。他们不仅质疑这个年轻医生的奇谈怪论,他们更无法相信这个老大帝国的防治能力……
      而在各国领事之后,学界的异议声也出现了。
     伍连德,祖籍广东新宁(今台山),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7年,他受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聘请,回到祖国,出任北洋陆军医学堂副监督。东北疫情危急,31岁的伍连德临危受命,作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出关赴任。
      第一次尸体解剖
      洋医生的偏见
      1910年12月25日,伍连德到达傅家甸,死亡的气息笼罩着每个人。当务之急,是找到鼠疫的传播源头。次日,他拜访了哈尔滨最高地方长官——时任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的于泗兴。于泗兴告诉伍连德,病源不是老鼠,而是穴居在中俄边境草甸、近年来被疯狂捕杀的旱獭。
      12月27日,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因为感染鼠疫而病死。伍连德决定解剖她的尸体,找出真正的病因。这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第一次尸体解剖。在一处平房内,他抽取了死者两管血液、割取了心、肺、肝、脾等,做成标本切片。在显微镜里,他清楚地看到了切片上的鼠疫杆菌。3天后,以死者血液为培养基,鼠疫杆菌团蠕蠕而动。伍连德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新型的鼠疫,并将它称为“肺鼠疫”。
      在发给外务部右丞施肇基的电文里,伍连德提出了9条防治意见,简言之,就是“封城”。此外,伍连德拜访了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呼吁他们与中国官府共同防治鼠疫,然而却遭遇到对方蔑视。死亡人数飞速上升。
    


    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2-02-23 09:52
    回复
      。。。好新闻没人顶。。玩另类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2-23 09:54
      回复
        我只说一句 rk限制投票 我7级投不了……


        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02-23 09:56
        回复
          我只是玩玩而已,从来没放心上,谁要当小吧啊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2-23 09:57
          回复
             焚尸
              1911年1月11日,总督锡良向京城的军和谐机 处发去一封急电,称形势“万万火急”。
              在急电里,锡良提出一个建议——封城。“凡乘火车由哈(尔滨)赴长(春)、由长(春)赴奉(天)之商民,节节截留,一体送所检验,过七日后方准放行……”几十万旅客被安置进沿途车站,整个东北一下子寂静下来了。
              紧接着,一个个检疫所、一处处临时医院,沿着铁路线迅速铺张开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三省共设置防疫机构1746处,它的触角延伸进了偏远的集镇、乡村。
              1月28日那天,人们终于发现了原因。在傅家甸坟场,几十名中和谐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2-02-23 10:00
            回复
              等我那吧有人了 你就舒服了 给你权限终身


              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2-02-23 10:01
              回复
                哎哟我去了这则东西,和谐死我了


                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2-02-23 10:04
                回复
                  嘛……没明白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2-02-23 10:05
                  回复
                    连续裁剪7.8还是有不当使用词


                    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2-02-23 10:07
                    回复
                      天朝公务员 目睹了惨绝人寰的一幕:几千具尸体横七竖八地丢弃在冰天雪地里,长达几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正是这座“尸山”,成了鼠疫病菌最好的生存之地。
                        问题接踵而来,如何处置尸体?哈尔滨正值天寒地冻之时,掘地埋尸并非易事,最难的是谁敢去埋尸?


                      来自掌上百度14楼2012-02-23 10:10
                      回复
                        大年初一,几吨煤油被泼洒在几千具尸体上,整整焚烧了3天,浓烟裹挟着恶臭,腾空而起。次日,死亡人数下降为165名,此后日渐消减。到了3月1日,死亡数字是零。
                          那年,奉天防疫总局编撰了《东三省疫事报告书》,统计中国居民死亡人数为50927人,加上俄罗斯和日本侨民中的228名死者,以及关内的近万名死者,至今为止最精确的死亡数字是60468人。其中,哈尔滨死亡5693人。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2-23 10:14
                        回复
                          哎哟我去了一段文字里和谐死我了干脆断了它


                          来自掌上百度16楼2012-02-23 10:14
                          回复
                            对这些消息咱只看不评论


                            来自掌上百度17楼2012-02-23 10:17
                            回复
                              你评论什么啊100年前的事了


                              来自掌上百度18楼2012-02-23 1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