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吧 关注:8,047贴子:109,321
  • 3回复贴,共1

于丹坐月子给女儿背长诗 称当代人爱诗需要勇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于丹坐月子给女儿背长诗 称当代人爱诗需要勇气
2012年01月10日 13:20 来源:青年报
  当读小学的女儿竟自创自吟出“青春翠柳远入海”这样的诗句时,于丹激动得简直要掉眼泪。她昨天对本报记者说,她这才觉得坐月子时给女儿背的那些长诗没有白背。今年春节期间,于丹将登央视连讲8天《丹韵词音》,说的正是诗词。尽管落磨铁公司的落地书要3月上市,但昨天现身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于丹显然已经有点按捺不住诗词给予她的兴奋。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郦亮 摄影报道
  谈教育:  女儿一天到晚作古体诗  每每谈及古代经典,于丹给记者的印象素来是口若悬河,信手拈来。比如令她一夜成名的对《论语》和《庄子》的解读。但昨天于丹破天荒地对本报坦言,她到现在也没法将《论语》背得很顺,尤其是谈论酒和习性的“第十章”。“《论语》说到底就是孔子的课堂笔记,比较散,如果硬让孩子背诵,学伤了可能就不想学了。”于是,于丹宁可让女儿多背一点诗。  怎么提高女儿的诗词情操呢?“别的妈妈都会给孩子唱摇篮曲,我不会唱,只能背很长的诗。女儿在我坐月子的时候就听我背诵《春江花月夜》了!”于丹微笑着说。这样的结果是女儿3岁时就会背诵《春江花月夜》,而且渐渐写诗上瘾,以至于现在“一天到晚地作诗”,而且都是古体诗。  谈论女儿的诗词天赋,于丹相当得意。她透露,有一天,毕业于旧时辅仁大学的母亲作了一首诗,结果女儿评价道:“姥姥,您的诗虽然押韵,但没有诗味儿!”语惊四座。“我觉得我的女儿现在作诗已经跳出了押韵与否的初级范畴。”于丹说。  读小学的女儿,现在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作诗上。听着女儿嘴里不断吟出“今日冷月凝”、“日历又翻一行”、“青春翠柳远入海”等还真像那么回事的诗句,于丹由衷地认为,自己的诗歌启蒙教育还是颇为成功的。  谈修养:  爱诗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知什么时候,读诗作诗成了一件难为情的事。于丹曾遇到一位爱诗的朋友,问其最近在做什么,对方扭捏了半天才说“在写诗”。“现在有一种风气,好像连作诗这个高雅的行为都变得很不好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闲人才作诗。这是对于诗歌的最大误解。”于丹坦言在现在这种环境下,爱诗也是需要勇气的。  连坐月子都背长诗的于丹,自然从小读诗。昨天采访时,于丹也是张口闭口都是苏东坡和李清照的大段名句。她对诗词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欢喜和敬畏,极富感染力。于丹告诉记者,她一直在做一些诗词的普及工作。从1994年到现在,她在北京师范大学一直开设有一门“古典诗词欣赏课”。  在于丹看来,诗词关乎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和修养,“诗是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可以成为悠扬心灵的力量。”于丹说,让小孩多背一点诗,可以让他们长大后学会用另一种方式交流,也不会“太媚俗”。这恐怕也正是于丹给襁褓中的女儿背《春江花月夜》的用意。  最近几年,每逢春节,于丹都会上电视谈古文化,去年是“趣品人生”,今年则是“丹韵词音”。于丹向记者透露,在这新一档节目中,她将主要抓住“明月光”、“啼鸟”、“菊花”和“春蚕”等这些人们熟知的古诗词里的意象来讲,“通过温习,让大家知道,在压力大的时候,如何通过诗意来平衡内心,担待喜忧。”


1楼2012-01-10 20:54回复
    祝于老师的宝贝健康成长,祝天下宝贝健康成长


    2楼2012-01-10 21:58
    回复
      今年春节有盼头了,于丹老师继10月国庆《趣品人生》之后,为我们带来《解读古诗词》。期待中...


      3楼2012-01-11 12:27
      回复
        期待…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1-11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