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泊位胜利通航
发布:admin 2012-1-9 8:01:05 点击:22
渤海扬欢浪,盛世谱“骅”章。2011年12月29日,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在黄骅港综合港区宣布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这标志着黄骅港综合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关键一步;河北港口集团的集装箱通过能力将达到115万标箱,进一步提升了河北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黄骅港综合港区会场周围鲜花拥簇,彩旗飘扬,一派喜庆景象。集装箱起重机如巨人般矗立在岸边,数十台港口流动机械整齐排列。伴随着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高声宣布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正式通航,现场掌声雷动,礼炮震天,上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飞。巨轮长鸣中,“新鸿翔38”号集装箱轮满载着货物驶离泊位。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宋朝义,省政府副秘书长于万魁,省国资委副主任曹新兴,沧州市及渤海新区领导郭华、焦彦龙、石锡贵、匡洪治、张宇、回学勇,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邢录珍、李敏、朱朝阳、王录彪以及中交建集团副总裁陈云,神华集团副总经理薛继连,部分港口建设专家出席黄骅港吞吐量突破亿吨暨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仪式。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省内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沧州及渤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渤海新区各重点企业职工代表近300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沧州市市长焦彦龙主持。
黄骅港综合港区腹地已覆盖至晋、冀、鲁、豫、陕、甘、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主要承运铁矿石、钢材、煤炭、化肥、粮食、盐、水泥、石料等运输,全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119万吨。此次投入运营的2个集装箱泊位是集团公司主导开发建设的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散杂货码头西侧,设计年通过能力40万标箱,可靠泊10万吨级船舶。目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核心设备是4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4台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备技术规格在国内同类设备中处于先进水平,完全能够满足现代集装箱业务发展需要。2012年,还将计划再增加2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相应配套设施,使吞吐能力达到90万标箱。到“十二五”末,计划再投入运营1个泊位,从而达到年装卸150万标箱的能力。
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航线的开通,使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拥有了自己的集装箱口岸,开辟了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对外经贸物流通道,对于充分发挥河北省沿海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沧州渤海港务公司董事长邢录珍代表河北港口集团向关心、支持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的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各口岸单位、各参建单位和航运、物流企业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集装箱航线的开通是河北港口人再次创造“黄骅港速度”的辛勤结晶,也是各个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承担着渤海新区的希望,集装箱泊位的通航将改变黄骅港综合港区单一的散杂货运输格局,促进其向着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又迈进一大步。
邢录珍表示,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和集装箱泊位的通航,仅仅是一个开端。在省委、省政府和沧州市委、市政府、渤海新区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港口集团将依托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将加深与生产和物流企业的合作,互利互惠,实现物流链条各方的共赢;将密切与航运企业的合作,广开航线,不断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推动集装箱业务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河北港口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人才优势,举全集团之力,继续投身到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矿石、油品、煤炭泊位等后续建设中,努力把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吞吐能力大、综合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枢纽,使黄骅港综合港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贡献。
沧州市委书记郭华希望河北港口集团在积极推进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的同时,充分发挥一期工程的通航能力和多用途码头、散杂货码头的吞吐功能,协调推进港、产、城建设,特别要加快临港产业聚集,以迅速崛起的沿海经济承担起打造新的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中国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国发在致辞中表示,将继续秉承“诚信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加快推进合资合作,提升物流链整体运作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据悉,本次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后,集团公司旗下拥有码头泊位总数达6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近3亿吨。其中,集装箱泊位增至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15万标箱。不仅有利于港口自身实现货源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更有利于港口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徐丹 胡阳)
来源:河北港口集团新闻中心
发布:admin 2012-1-9 8:01:05 点击:22
渤海扬欢浪,盛世谱“骅”章。2011年12月29日,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在黄骅港综合港区宣布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这标志着黄骅港综合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关键一步;河北港口集团的集装箱通过能力将达到115万标箱,进一步提升了河北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黄骅港综合港区会场周围鲜花拥簇,彩旗飘扬,一派喜庆景象。集装箱起重机如巨人般矗立在岸边,数十台港口流动机械整齐排列。伴随着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高声宣布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正式通航,现场掌声雷动,礼炮震天,上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飞。巨轮长鸣中,“新鸿翔38”号集装箱轮满载着货物驶离泊位。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宋朝义,省政府副秘书长于万魁,省国资委副主任曹新兴,沧州市及渤海新区领导郭华、焦彦龙、石锡贵、匡洪治、张宇、回学勇,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邢录珍、李敏、朱朝阳、王录彪以及中交建集团副总裁陈云,神华集团副总经理薛继连,部分港口建设专家出席黄骅港吞吐量突破亿吨暨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仪式。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省内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沧州及渤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渤海新区各重点企业职工代表近300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沧州市市长焦彦龙主持。
黄骅港综合港区腹地已覆盖至晋、冀、鲁、豫、陕、甘、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主要承运铁矿石、钢材、煤炭、化肥、粮食、盐、水泥、石料等运输,全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119万吨。此次投入运营的2个集装箱泊位是集团公司主导开发建设的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散杂货码头西侧,设计年通过能力40万标箱,可靠泊10万吨级船舶。目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核心设备是4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4台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备技术规格在国内同类设备中处于先进水平,完全能够满足现代集装箱业务发展需要。2012年,还将计划再增加2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相应配套设施,使吞吐能力达到90万标箱。到“十二五”末,计划再投入运营1个泊位,从而达到年装卸150万标箱的能力。
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航线的开通,使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拥有了自己的集装箱口岸,开辟了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对外经贸物流通道,对于充分发挥河北省沿海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沧州渤海港务公司董事长邢录珍代表河北港口集团向关心、支持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的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各口岸单位、各参建单位和航运、物流企业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集装箱航线的开通是河北港口人再次创造“黄骅港速度”的辛勤结晶,也是各个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承担着渤海新区的希望,集装箱泊位的通航将改变黄骅港综合港区单一的散杂货运输格局,促进其向着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又迈进一大步。
邢录珍表示,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和集装箱泊位的通航,仅仅是一个开端。在省委、省政府和沧州市委、市政府、渤海新区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港口集团将依托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将加深与生产和物流企业的合作,互利互惠,实现物流链条各方的共赢;将密切与航运企业的合作,广开航线,不断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推动集装箱业务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河北港口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人才优势,举全集团之力,继续投身到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矿石、油品、煤炭泊位等后续建设中,努力把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吞吐能力大、综合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枢纽,使黄骅港综合港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贡献。
沧州市委书记郭华希望河北港口集团在积极推进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的同时,充分发挥一期工程的通航能力和多用途码头、散杂货码头的吞吐功能,协调推进港、产、城建设,特别要加快临港产业聚集,以迅速崛起的沿海经济承担起打造新的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中国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国发在致辞中表示,将继续秉承“诚信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加快推进合资合作,提升物流链整体运作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据悉,本次多用途码头集装箱航线开通后,集团公司旗下拥有码头泊位总数达6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近3亿吨。其中,集装箱泊位增至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15万标箱。不仅有利于港口自身实现货源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更有利于港口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徐丹 胡阳)
来源:河北港口集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