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吧 关注:8,072贴子:616,178
  • 5回复贴,共1

“褒斜同谷”说与《三国志》之“斜谷口”——兼论斜谷邸阁之所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1-14 02:02回复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褒谷在(褒城县)县北五里,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同书卷二说:“(眉县)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因以为名。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资治通鉴》卷六十胡三省注说:“《郡国志》曰:褒城县北有褒谷,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长四百七十里。两山高峻,中间谷道,褒水所流。”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三说:“《郡国志》云:褒口在褒城县北。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同为一谷。自褒口至凤州一百三十里,始通斜谷。斜口在凤翔府郿县。”同书卷三十说:“(眉县)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因为斜口。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舆地纪胜》卷一九零褒斜条:“褒斜谷,北曰斜,南曰褒,同为一谷,故曰褒斜。”
    《方舆胜览》卷六十六:“褒谷,在褒城县北。《郡国志》谓:‘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长四百七十里,同为一谷。两岸高峻,中间谷道,褒水所流。”
    清代刘绍周《褒斜同谷说》说:“古今志褒斜者,皆谓南北同谷。” (见《古今图书集成》卷527,按刘氏此文为驳何景明《雍大记》所谓“三谷四道”之说)
    从以上记载来看,古人认为斜水与褒水是在同一山谷中的,且此一山谷仅有南北二口,记其长度也是就全长而言。诸地志首先是在承认褒斜谷为一条山谷的前提下,说“北口曰斜、南口曰褒”,说的谷口的名称,而非山谷的名称。意思是褒斜一谷有二口,口名是褒口、斜口,而不是说口名叫褒谷口、斜谷口。在褒斜谷被称为褒谷时,则褒谷口可以指褒口也可以指斜口。如《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反之,褒斜谷被称为是斜谷时,斜谷口也可以指褒口或斜口。
    又因为褒斜二水的存在,古人偶将褒斜一谷人为的分为褒、斜两段,称为褒谷、斜谷。也就是说褒谷、斜谷仅仅是褒斜谷一条山谷的南北两段山谷,而不是说有褒、斜谷是两条独立的山谷。《史记 河渠书》明言褒斜道全长五百余里。所以曹操所谓“斜谷道五百里石穴”,及后代谷长“四百七十里”这些长度概念,只能是就整条谷道而言的。至于其谷长数字之差异,当是因各代所经路线略有不同或测量准确程度不一造成的。
    山谷分段的意义正可以与三峡比较——《水经注》说“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所谓三峡,此其一也。......江水出峡,东南流...”——今三峡西起白帝夔门,东到宜昌南津关西陵峡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说明三峡所在是一条峡谷。虽然分为三段,各段各因所处地名而得名,但是只有东西两个峡口,从未听说三峡有六个峡口。况且长江穿行其中!这跟褒斜一谷分为北斜南褒两段是一样。
    所以,一方面,正史中称褒斜道所在的山谷,无一不是“斜谷”。而考其史实,又都不是仅仅发生在斜水所在的谷道中,而是发生在包括褒水所在谷道的整条谷道上。所以,正史正是以斜谷代指整条褒斜谷而言。如果褒斜谷不在一条谷内,就不能有这样的代称。正史多以斜谷代指整条谷道,大约是因为历史上都城多在秦岭以北,入蜀需要先入斜水所在的原因。另一方面,记载中也时见褒谷。如《蜀王本纪》之“东猎褒谷”。而最明显的要属上引左思《蜀都赋》中所称的“褒谷”,为其作注的同时代的刘逵已经指出褒斜是“同一谷耳”。而《梁州记》更说“褒谷长四百七十里”,显然是指褒斜整条谷道长度而言。所以,无论褒谷、斜谷抑或褒斜谷,实际上都是对于这一条谷道的不同称呼而已。
    古人的这种认识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地形学原则的,是科学的。因为褒斜二水分水岭所在的衙岭山处在太白山断块与大散岭断块间的断裂结构上(其形成参张伯声《在块断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地质学报》,1964年 04期),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不足一百米,当地人称其为五里坡、秦岭梁。五里坡与其南北两侧的高山断块构成U字形马鞍状,故又叫做马鞍梁。也就是说,五里坡本身就处在南北两个断块形成的山谷中。五里坡附近的地形见下图。
    


    3楼2011-11-14 02:02
    回复
      二、《三国志》记载的斜谷口
      按上文史料证明,古人实际上是将褒斜谷作为一条山谷来认识的。那么对于“北口曰斜,南口曰褒”的理解应分为三种情况:
      1.在直接称褒斜谷而不用褒谷或斜谷代指时,则褒斜谷口有两个,为北口与南口,即褒口和斜口。当然这种情况下,人为的将褒斜谷分为褒谷、斜谷两段(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则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即使如此,褒斜谷也仅有南北两个谷口而已。
      2.如果用褒谷代指整条褒斜谷,则就不存在斜谷,也就不存在斜谷口,只有两个褒谷口。这时候褒谷口就不是专名,而有两个,即褒口和斜口。但北谷口只能称为斜口而不能称为斜谷口。
      3.如果用斜谷代指整条褒斜谷,则就不存在褒谷,也就不存在褒谷口,只有两个斜谷口。这时候斜谷口就不是专名,而有两个,还是褒口和斜口。但南谷口不能称为褒谷口而只能称为褒口。
      即在用褒谷或斜谷代指褒斜谷的前提下,褒谷口之于褒口、斜口及斜谷口之于褒口、斜口就都是一对二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同一关系。
      《梁州记》、《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及《方舆胜览》是第二种情况。如果《梁州记》还有余文只提到褒谷口,那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指的褒口,因为也有可能是指的斜口。《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则是第三种情况。
      《三国志》及裴注涉及褒斜道上的史实记载有二十多处,均做斜谷或斜谷道。可见,《三国志》也是后第三种情况,即以斜谷指代褒斜谷,以斜谷道指代褒斜道仅。
      全书仅仅提到“斜谷口”而没有指明斜谷口到底指的是“褒口”还是“斜口”。所以,不能将斜谷口直接理解为斜口,因为也可能指褒口。
      三、斜谷邸阁所在
      《三国志 后主传》载:
      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十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
      上文已经指出,《三国志》以斜谷代指整条褒斜谷,斜谷口可能指北口斜口,也可能指南口褒口。那么斜谷邸阁所在到底是南口还是北口,做以下探讨:
      第一, 造流马的目的及流马开始使用的时间。
      《说文解字》:“漕,水转榖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漕运,很明显是第一个意思,即利用水道运输粮谷。《释名 卷七》释船根据运载量将漕船分为斥候、鲷及艇。最大的斥候装载量是“五百斛”,最小的艇是“一人二人所行也”,其装载量也达二百斛。《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也说,“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辆车。”而《九章算术》记载:“一车载二十五斛。”可见,漕运所用的都是体量比较大的漕船(另参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湍急水道中的大石对于这样的漕船是非常大的威胁。《后汉书 虞诩传》记载虞诩为武都太守时,曾在今甘肃成县天井山裂石,以利于漕船行进。说:“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剪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其开通水道的主要措施就是除去水中的大石,使漕船可通过。
      《史记 河渠书》 说正是因为褒斜水道中“多湍石”,较大的漕船无法通行,故而“不可漕”。但小型的舟船仍然是能够通行的,否则也不会有人提出这个通过褒斜水进行水运的构想。实际上,褒斜水之用于水运,早至战国。《禹贡》所谓浮潜、逾沔、入渭、乱河,其中沔水、渭水间一段水运就是利用褒斜二水的。当然这时候水运的贡物是“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而非粮米,运量当不大,与后世那种用体量巨大的漕船所做漕运差别很大,当时可能用更小的舟船。
      《水经注》载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尤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赵云烧毁的斜谷赤崖附近的栈道是“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的平梁有柱式。诸葛亮重修这段栈道时,因为“水大而急,不得安柱”,重修的栈道只能是“平梁无柱式”。这种没有立柱的栈道非常不稳固,《水经注》所谓“悉无复水中柱,径涉者,浮梁振动,无不遥心眩目也。”人行尚且如此,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大规模运输。《盐铁论.散不足》说:"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氾胜之书》说"丁男长女"岁食三十六石"粟。那么“载一岁粮”的木牛,就更不可能在这种栈道上通过。木牛只能是在褒斜二水间的绝水地带使用(此地带山谷宽,不用栈道)。
      


      4楼2011-11-14 02:02
      回复

        当时褒斜道的状况是:修复的栈道无法满足运粮要求,褒斜二水不能运行大型漕船,只可以进行小规模水运。在这样的条件下。诸葛亮创制了流马。《三国志》裴注记载的流马每架有两枚方囊,仅仅“每枚受米二斛三斗”。 体量较一般漕船小的多,较一般的车运载量也小的多。据刘洁的研究,流马结构与木牛差别较大,最突出的就是流马以木质方囊盛装粮草而不用米袋,正是为了防止水浸,掉入水中也方便打捞。另一方面,流马的宽度也超过了上述平梁无柱式栈道的一般宽度,也不是用于在当时这种栈道上运输的,只能用于水运或非栈道陆运。(《从褒斜道路况探“流马”功能》,刘洁,《四川文物》,2003年 04期)。
        宋人吴泳《鹤林集》说:“保驮之户亡,流马之舟溺,求欲如古人漕巴中之粟,积汉城之谷,运祁山之粮,亦难乎其为矣。”这里“漕巴中之粟,积汉城之谷,运祁山之粮”的古人,显然指的是诸葛亮,而“流马之舟溺”,说明流马正是用于水运的。
        那么,从建兴九年开始,蜀军用木牛作为运输工具。建兴十年,诸葛亮在黄沙劝农,流马、木牛都已经制造完毕。且流马是不同于木牛而新造的。但是,建兴十一年建斜谷邸阁运米之时,却没有用流马,直到十二年正式出军时才“始以流马运”。
        如果建兴十一年所修筑的斜谷邸阁位于斜谷北口,即斜口,那么十一年与十二年运米的路线都是从汉中运往斜谷北口前线,为什么十一年运米的时候不用流马而直到十二年正式出军时才用呢?这是非常矛盾的。如果邸阁在斜谷北口,十年时向这里运粮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十一年与十二年运输路线是不同的,才能解释这个问题。即斜谷邸阁是建在斜谷南口,十一年运米时不需要用流马,十二年时北出斜谷则需要用流马。
        


        5楼2011-11-14 02:03
        回复
          第二,斜谷北口与眉县的距离。
          东汉末眉县治所在渭水北,今陕西眉县常兴镇(参《历史地图集》)。常兴镇距离斜峪关直线距离为19.2公里。那么合汉里,从汉代眉县到斜口,直线距离为46.2汉里。(1汉里合0.8316今里,参《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杨生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 01期)
          诸葛亮在建兴十三年冬已经建邸阁存粮,而诸葛亮出军在此年的二月“由斜谷出”(按《明帝纪》在此年四月“出斜谷,屯渭南”,是为同一月,即234年2月16日至235年2月5日。因景初元年,魏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改太和历曰景初历所致)。
          若邸阁位于斜口,距离魏眉县仅仅46.2汉里。诸葛亮在出军数月前将邸阁修建在距离魏县如此近的地方实在是不符合军事规律的。
          


          6楼2011-11-14 02:03
          回复
            同意。


            IP属地:河北7楼2022-12-15 1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