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希希的文章,看得我掉泪!

飞翔于林下之风的小蜗牛
文/纳兰泽芸
100多年前,一位中年男人在一次议会演讲中,有人颇为不屑地说:“不要忘了你以前只不过是一个小裁缝。”中年男人不卑不亢地回答:“是的,不错,我曾经是一个小裁缝,但这不会使我感到羞耻,因为当我作为一名裁缝的时候,我一样做得很出色,各种衣服做得恰到好处,我从来没有延误过工作,客户总能在约定的时间拿到衣服,并且绝对保证质量。”质问者哑口无言。
这个男人,就是美国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回答质问的过程中,他沉着自若——他有一颗平和而强大的心。
而这样一颗平和而强大的心,在2011年9月16日晚,在万众屏息期待的“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第十场终极赛中,同样出现在一位刚满21岁的女孩身上,她叫段林希。
在这天晚上,她成为一匹“发飙的黑马”,在激烈而残酷的角逐中,一举夺冠!
有人说她只是运气好而已,有人说她舞台范儿不及季军,唱功不及亚军,还有人不屑地称她为“一个小镇酒吧的小歌手”。
对于这些说法,她尚显稚嫩的脸上浮出淡淡的笑:“我是丑小鸭吗?不,深情我可以;高音,我行;原创,没问题!我的每一步,都不会心存侥幸;每一步,都靠自己的实力!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在比赛,我只是在尽力地表演!”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无欲则刚“,让她拥有了一个最强有力武器,那就是——一颗平和而强大的心。
留着小“锅盖头”,黑框眼镜,对人微笑时眼睛里似乎还有一抹羞涩。她举止淳朴纯真,歌声清澈透明,像一棵秋天的芦苇,在微微的风里吟着属于内心的歌。
如果仔细留意聆听,你会听出这个21岁女孩的歌里,似乎氤氲着一丝淡淡的伤怀。然而,这丝伤怀,像秋天曙光乍现时的晨岚,太阳一出,仿佛一霎,就不见了。当她唱《爱我请举手》时,欢快的曲调让台下所有人都跟着舞动起来:爱我请举手,爱我请你点点头,爱我请举起左手,爱我请举起右手,爱我就说出口……
这种欢快、这种热情,这种感染力,会让人以为她是一个从小在幸福而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然而,事实上,只有当她说着:“我一无所有,只有音乐陪伴”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她深藏于内心的,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淡淡伤怀。
是的,她走过的短短21岁人生之路中所经历的苦楚,放在任何人身上,可能都会与“欢笑”二字无缘——年仅4岁时,父母离异;15岁时,在酒吧唱歌独自谋生;20岁时,突遭车祸重创,至今眼眶仍埋植着钢片,一旦大声唱歌就会疼痛难忍……
1990年的金秋10月,她在云南保山市一个普通职工家庭诞生,她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笑声和快乐,父母给她取名“段书璇”,一块爱读书的美玉,对她寄托着深厚的期望。还取了个小名“狗狗“,疼爱之心溢于言表。
然而婴幼儿时期的快乐和温暖是那样短暂,她4岁时父母离异,后来父母又分别重新组织新家庭并各自又有了孩子。
她被判给了爸爸,然而爸爸自有爸爸的无奈之处,一个大男人,又要做自己忙不完的事情,如何细心照顾得了这个女儿?
她读幼儿园时,还梳着长长的马尾辫,但是爸爸毕竟是一个大男人不太会梳头,最后为了方便干脆将她剪成了一个锅盖头。长发剪短之后,小小的她虽然感到有些委屈,却并没有向父亲哭闹,她知道父亲也不容易。
她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爸爸下岗了,为了生计爸爸不得不去跑车挣点钱养家。在外跑车,爸爸有时长时间不在家,对她的照顾与呵护就更少了。爸爸感觉内心歉疚,同时发现女儿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就买了一套音响回来,有时间就教女儿唱卡拉OK。而她似乎的确有音乐天赋,一首歌教几遍就会独自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