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吧 关注:50,367贴子:816,547
  • 7回复贴,共1

明月写此书落下一个国医缪希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缪希雍(1546—1627 ),明医学家,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寓居浙江长兴,后迁居江苏金坛,享年八十余岁。父早殁,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痊愈。遂立志从医,搜求医方,苦心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于是钻研其理。



IP属地:河北1楼2011-04-21 13:31回复
       缪希雍(1546—1627 ),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入闵,历齐、鲁、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北、湖南诸省。在周游之时,到处为医,寻师访友,采药搜方。由于其真诚求教,故于民间经验收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其寻师访友亦是为了切磋学问,提高业务水平。在王肯堂所著《灵兰要览》一书中,曾经记载缪氏游至南京时,拜访王肯堂,发表了精辟的学术见解,使王氏十分敬佩的相见过程。可见缪氏之学,在当时确有相当造诣,故能名噪一时。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缪希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以“生死人,攘臂自决,不索谢”。时人搜集其医案,成《先醒斋广笔记》行世。墓在虞山北麓。


    IP属地:河北2楼2011-04-21 13:32
    回复
      2025-09-16 09:2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代·缪希雍、庄敛之的《炮制大法》(1622年),曾将古代炮炙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即1炮、2烘烤、3火上烧、4炙、5煨、6炒、7煅、8炼(长时间的火烧)、9制、10度(量药之长短)、11飞(水飞)、12伏(润药或火制后贮存相当长时间称伏山)、13镑(削、刮、刨)、14击碎、15煞(晒)、16曝(强烈日光下曙晒)、17露(将药物日晒夜露;或溜水的提取)。
      我看中药制剂的书,在炮制方面有多成就的人其中著名的就是缪希雍了,没想到也是明代的国医大师啊!前阵子百家讲坛里讲了他。很有成就的人。可能由于明代要出场的名人太多了,明月没有提及这位医学家。(我看了书,好像是没有)
      在此补充


      IP属地:河北3楼2011-04-21 13:35
      回复

        东林侠医缪希雍
        


        5楼2011-04-21 20:41
        回复
          太不可思议了!我终于找到第二个我这个姓氏的比较有名的祖先了,我的缪姓貌似比较冷僻的说,另一个也是明朝的,也是东铃党的,貌似在东林点将录还排前几位的,我和明朝有缘,何东林党有缘啊,狂顶之


          IP属地:上海6楼2011-04-22 21:08
          回复
            另一个祖先貌似叫缪昌期吧


            IP属地:上海7楼2011-04-22 21:10
            回复
              还有李贽


              8楼2011-04-22 22:50
              回复
                李贽
                我见到过。印象不深


                IP属地:河北9楼2011-04-23 2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