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3贴子:110,861
  • 2回复贴,共1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看看德国怎么操办席勒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德国文学家席勒逝世200周年之际,德国议会把2005年确定为“席勒年”,德国文学艺术界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展开了为期一年的马拉松式的纪念活动,一系列的专题展览、戏剧演出、影视专题和学术报告会等等纪念活动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语言展开。德国文化以席勒的名义,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播扬。
     历史文化名人是各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以自己创造性的实绩,使得一块土地被他们的智慧照亮,他们以自己的艰苦劳动,使得自己所生长的国度在世界民族林苑中得以辉煌。在每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身上,往往富含着一个特定时代的精神符码,对处于时空关键交叉点上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深刻理解与诠释,往往能够揭示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结构。他们是深入历史内核的创造者,他们以深刻有机的创造建设力量,构成着历史坚实丰腴的肌体。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嬗变和发展轨迹———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处于历史坐标关键交叉点上的人而进入一段历史,进入一个国家的文化,进入一个民族的灵魂,也许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在席勒短暂的46年的生涯中,他忍受着病痛和债务的压力,创作了9部脍炙人口的剧本和许多不朽的诗篇,席勒的作品和精神还直接影响了中国。20世纪以来,蔡元培、郭沫若等仁人志士都曾从席勒的作品中汲取过精神营养,郭沫若曾翻译过他的《华伦斯坦》三部曲,**战争时期,戏剧家宋之的、陈白尘等曾把席勒充满抗争精神的名剧《威廉·退尔》改编成话剧《祖国万岁》,剧中渴望自由、追求独立的爱国主义情怀,鼓舞着我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冯至曾把席勒称为“建筑自由庙宇”的伟大诗人,中国的剧作家田汉因为仰慕席勒的自由精神,并且创作风格中弥漫着席勒式的挑战反抗精神,而被称为“中国的席勒”。
     对于列如星河的文化名人,我们如何对他们珍惜呵护,如何对他们进行新的擦拭打磨,如何让他们在新的时代重新发出新的光芒,要看我们今人的眼光和智慧。
     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德国文化部投入了巨大资金,在席勒的诞生地马尔巴赫,在他曾工作和生活过的曼海姆、莱比锡、斯图加特、海德堡和魏玛,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纪念活动。“席勒年”的启动仪式在柏林隆重举行,别开生面的24小时席勒作品朗诵会也在柏林展开。总统、演员、作家、普通读者,以歌唱、朗诵、戏剧等不同形式,重新诠释着席勒200多年前的作品。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说:“席勒显然不是博物馆的展品,相反,他向我们诉说一些今天也难以实现的期待和希望,他的诉说充满了美感,充满了审美游戏特征,他的诉说充满了现代的特征。”
     我们在席勒曾经教授过历史的城市耶拿,看到当地的年轻人甚至还把席勒的诗歌谱成现代的说唱音乐,让席勒的灵魂在现代的节奏中重新焕发青春。这些在现代节奏中沉醉的耶拿青年们重新发现了席勒,他们发现席勒的一些表达和他们自己的青春激情和青春骚动如此相近,他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新的时代发现了“古典席勒”的现代光辉。真正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所生活的国家,他还属于所有的时代、所有的国家。
     在德国的任何书店,读者都能见到重新排印的席勒作品,以及有关席勒的传记文学和由席勒作品改编的绘画本,漫画本等等;《焦点》杂志也纷纷推出席勒增刊,介绍席勒作品与现代生活的关联。一些文化产业甚至还推出了许多席勒的人形玩偶,以及席勒儿时玩过的传统跳棋……德国以“席勒”为关键词串联起了整个2005年的365个日子。
     德语如同法语、意大利语一样,都感受到了来自英语的巨大压力,他们通过“席勒年”的一系列活动,无疑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再一次彰扬了德语文学的魅力。
     从屈原、庄子,到李白、杜甫,从曹雪芹到鲁迅,我们有多少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资源,从德国人的“席勒年”,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条珍爱、发扬自己文化宝藏的道路。不只一位文化老人说过,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汉语正在今天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该如何彰扬自己,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属于中国人的部分,是摆在我们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IP属地:河南1楼2011-04-19 20:32回复
    有一阵子没来了,弟兄们都还好吧?忙归忙,作业还是要交的。


    IP属地:河南2楼2011-04-19 2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