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4,942贴子:3,251,427
  • 5回复贴,共1

暗恋桃花源效应——混搭应成为越剧推广的重要手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赖声川导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总是常演常新。继混搭过台湾歌仔戏、香港粤语版本之后,混搭越剧的《暗恋桃花源新一轮的巡演即将开始。
   《新暗恋桃花源》中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出彩有趣的部分,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同台表演的一场戏,只见一悲一喜、一古一今这反差极大的两台戏在荒诞奇特的氛围中浑然成一体,再加上话剧和越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的“混搭”,更是带来了奇妙效果。
     从市场反馈回的信息来看,新版暗恋桃花源这种混搭无疑是成功的,尽管以才子佳人戏见长的越剧来表现桃花源那样的插科打诨戏并不合适,可以预见如果将这些细节问题解决了,或者是在剧本初创阶段就考虑混搭的话,一定会取得更加喜人的效果。
    考虑到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戏曲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而话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则有升温的趋势,而且话剧不像越剧有语言障碍而地域局限性明显,越剧是传统戏曲中少有的拥有可观青年观众的大剧种,两者市场重合度高,建议越剧把混搭尤其是和话剧的混搭作为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积极与各话剧团沟通合作,尤其是北京人艺,国话等等。将他们演出剧目中有戏中戏的,或者是其它适合用戏曲表现的情节全部用越剧来表现,譬如莎剧哈姆雷特与国内的立秋等等,如果说越剧借势哈姆雷特还是傍大款的话,那么与山西话剧院的合作就是双赢,甚至能提升其市场形象,想必不会被拒绝吧?不过这两个剧目中的戏中戏都不是很适合越剧来表现,要想真正发挥混搭这种模式的最大效应最好是重起炉灶量身打造新剧目。
    越剧,你准备好了吗?



IP属地:河南1楼2011-04-18 19:44回复


    2楼2011-04-18 19:55
    回复
      关于戏曲与话剧的混搭,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能搭到一块儿。前两天看了王晓鹰导演的话剧《霸王歌行》,其中虞姬就是以京剧的形式来表现的,我认为这点来看还是成功的,京剧《霸王别姬》家喻户晓,将虞姬舞剑这样的内容融合进来,并不突兀,反而增加了美感。《暗恋桃花源》,越剧演员的别具一格的带有戏曲程式的诙谐表演和优美的越剧音乐唱腔,使观众领略到了越剧的魅力,但是,《暗恋桃花源》中越剧部分不过是以越剧戏班的形式出现,名正言顺演了一出比较完整的越剧。一般而言,越剧毕竟受方言限制,不适合随意混搭,只适合用于与江南的事情相关的题材,在戏中戏中出现。所以,楼主所说“建议越剧把混搭尤其是和话剧的混搭作为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个人以为不太实际,这种混搭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明星版、混搭,确实一定程度上对于开拓市场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更多的,还需要越剧人自身在地地道道的越剧上下功夫,摸准观众的脉搏,排演出雅俗共赏,以情动人,艺术呈现上以传统为根基又不乏新意的有质量有市场的剧目,培养出更多的观众喜爱的明星演员,才是正题。
      


      IP属地:北京3楼2011-04-18 20:04
      回复
        这个帖子让我忙活了一晚上,本来很长,结果完了以后死活发不上去,只好边删边发,等过了杜娘关就剩这么点儿了。


        IP属地:河南4楼2011-04-18 20:34
        回复
          啊?那太杯具了。以后写好先复制保存吧。


          IP属地:北京5楼2011-04-18 20:59
          回复
            我看过两个混搭戏,一个《暗恋桃花源》,一个《情话紫钗》,感觉都很不错。


            IP属地:北京6楼2011-04-18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