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8,952贴子:74,984,227

我一直认为安史之乱被过度解读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关陇集团对河北集团。
什么门阀对军阀。
还有什么河北赋税过重。
都是过度解读罢了。
安禄山造反开始河北一大堆州县依然坚持抵抗足以证明唐庭在河北并没有完全丢失民心,至于赋税重是因为河北本来人就多,难不成你要人少的地方多交税吗?
唯一原因就是唐玄宗消极怠政玩脱了而已,就好比你现在把广东江苏的军政大权交给一个出生后才加入中国国籍的洋人,不出问题才有鬼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9-09 10:24回复
    河北赋税是有这个原因的,还有很重要的是河北地区胡化了和中原风俗生活差异越来越大没有向心力,安禄山权力过重也是重要原因,潼关之战战略严重错误也是重要原因,至于什么关陇集团在武则天时已经彻底瓦解,门阀和军阀更是无稽之谈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9-09 11:05
    回复
      2025-09-20 21:0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都过了一百多年了,怎么可能还有河北关陇的事了,一百多年能洗刷的太多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9-09 12:02
      收起回复
        已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9-09 12:43
        回复
          这么多一集小号带节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9-09 13:19
          回复
            最主要原因是那时大唐和回纥关系有点不好安禄山以为大唐失去了回纥的保护。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9-09 13:33
            收起回复
              同时期外族将领还少么?忠诚李唐的也不少啊其实就是唐玄宗给安禄山太多军事权力了,同时还有一个姓杨的党争压力怪,安禄山已经被杨国忠架火上烤了一次了,一次没死下一次谁知道玄宗怎么想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9-09 15:01
              收起回复
                赞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9-09 16:12
                回复
                  2025-09-20 21:02: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白了就是个你是三镇节度,宰相明牌要搞你,是你你也反的事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9-09 16:15
                  回复
                    安史之乱的确不能体现,但是之后的藩镇割据是可以充分体现地域矛盾的。个人认为安史之乱最大的原因就是安禄山本人说的:承平日久,人不知兵。
                    除了边将,整个唐朝上下都不知道怎么打仗了,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别人出来,和地域矛盾,胡人汉人关系都不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9-09 16:17
                    收起回复
                      安禄山权力太大了,到了宋朝,财权,人事权分出来就没有安禄山了,到了明朝一品总兵也就带个几千人,就更不可能有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9-09 17:30
                      回复
                        最后停战,地方自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9-09 17:58
                        回复
                          主要还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搞的,唐玄宗已经认识到这个了,所以先搞了权力更大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
                          但是王忠嗣被搞后,出现了一连串的影响。
                          第一,打草惊蛇。估计安禄山也是从那时候起坚定反叛之心的。于是他和契丹人纠结在一起,眼线一听说李隆基想搞他,就让契丹人上蹿下跳,他就得带兵压制,所以搞他的时间也就推迟了。
                          第二,王忠嗣被搞后,大唐局势急转直下,几乎每战必败。特别是连输南召,损失了大量精锐,朝廷不得不抽调兵力到处填坑,导致其他地方较为空虚,让安禄山看到了成大事的可能。
                          第三,李隆基政治一把好手,但是不懂军事,既没有在事发前于一些要道布置足够人手拖延安禄山,在关键的潼关战役又斩将强令主动出击,致死自己失去了最后的底牌,安禄山绝境逢生,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由于唐朝版图太大,东西南北跨度太长,各地都要有常驻军队,这让府兵制瓦解,募兵制需要大量金钱供养军队,战争胜利时候可以以战养战,但安史之乱前一系列战争失败,既耗费钱粮,又让国内缺少足够劳动力,激化了各阶层矛盾。国内人口增加,地主阶级越来越强,也让土地不够分。如果能有长时间休养生息,加上一些改革,唐朝不一定不能撑下去,但是李隆基这时候却仍然四处用兵,失败了再继续募兵,让百姓苦不堪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9-09 18:32
                          回复
                            安禄山第一年就死了,结果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按你说的,你来解释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9-09 18:38
                            收起回复
                              2025-09-20 20:5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本來就是一群營銷號看多的人,整天過度解讀。敢情把唐太宗當時對河北的安撫工作都華麗無事掉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5-09-09 1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