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吧
关注: 3,458 贴子: 8,862

回溯19世纪

  • 目录:
  • 世界历史
全部
  • 6
     [摘要]从某种层面讲,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全球化。中国从来都是东方最重要的贸易帝国和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裴士锋和他的著作《天国之秋》
  • 22
    这些才叫房(土)子(豪)
    廿叁. 1-31
  • 7
    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1912年由法国摄影家阿尔伯特卡恩拍摄 原帖不明 转自@顶级摄影宝典
  • 7
    1842年12月23日,一个中国人在广州写信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往美国,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这个写信的人非同一般,他是当时的中国首富,甚至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视为世界首富。他是19世纪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之一,伍秉鉴。其资产,1834年估计为26
  • 7
    于洋 【作者简介】于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考察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伦敦剧场的“考古真实性”舞台,试图说明剧场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考古真实性”舞台追求历史准确性,具有“舞台似画”的特点。这一演出风格呼应了维多利亚时期新兴消费社会对景观化视觉形象的普遍奢好,而基于考古细察行为之上的历史再现恰恰说明了消费社会中真实体验的缺失。 【关 键 词】景观剧场/考古真实性/消费文化/形象展
    仟川 8-12
  • 5
    连日来,在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展出的“帝国风情——19世纪通草画与铜版画”展览大获好评。 通草画,是指绘制在通草即通脱木上的水彩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铜版画,是指在金属版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种版画。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建筑师、画家托马斯·阿罗姆依照访华画家
  • 27
    1. 1862年的大绞杀恐慌 传说:一伙犯罪分子潜进伦敦,任何只要闯进他们路径的人都会被绞杀。休·皮尔金顿就是这样一个倒霉的下院议员,晚上回家的时候遇害了。 佐证:皮尔金顿先被抢劫,然后很有可能是窒息而死。但是这起偶然遇害事件就这样在公众的想象里迅速被夸大。而始作俑者就是杂志和刊物,去澳大利亚之路的封锁,有假释许可证的罪犯们的行动,还有对罪犯们明显无效的改革程序,这些事件的发生已经使得大众恐慌不已,可它们总是
  • 23
    发一些临摹的素描献丑了。。大学作死的选了绘画专业,感觉会被同学们碾压1楼今天临的丢勒
  • 28
    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片和大家分享,谁说婚礼一定要戴顶小王冠才美丽呢?
  • 9
    时至今日,皇室与贵族或许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时髦的词汇,所有与皇室相关的元素都足以诱发无数神秘遐想。让我们一起追忆昔日宫殿中贵族们精致的生活。 宁芬堡皇家瓷器工坊
  • 12
    “显微生物工艺片”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在维多利亚时代,显微工艺师们在显微镜下选择一些特定的硅藻,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转移到在玻璃板上,用的工具是人的头发,固定在牙签一样的细木棍儿上(类似现在生物专业做实验时会用到的睫毛刷)。 最初,人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将这些细微的生物固定、保存起来,好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而后来,这种手艺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创作。想象力大爆发,显微工艺师们创作出了漂亮的几何图形、美丽
  • 4
    凡尔纳小说《征服者罗比尔》中的信天翁号。插图作者:Frank R. Paul。 (文/RON MILLER)19世纪90年代末期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一股UFO目击事件风潮席卷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无数人睹见奇怪的物体穿梭于空中。 1896年11月,有人称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市的夜空目击到不明物体,该物体据称发着光,光源上方有某种黑暗的构造,分别被不同目击者描述为“雪茄状”、“鸡蛋状”或是“桶状”。 其他19世纪90年代的目击报告有:一个高速运动的,雪茄状的物
  • 8
    “义和团”与“傅满洲博士”: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黄祸”恐慌? 周 宁  《书屋》二〇〇三年第四期    在西方人的想象中,有两种“黄祸”,一种来自中国本土,一种就在西方。有关义和团的恐怖传说,是西方二十世纪中国形象的一个阴暗恐怖的、以地狱为背景的序幕。它在十九世纪西方轻蔑、鄙视的鸦片帝国的睡狮形象上,加上了一些可怕的色彩,似乎那个垂死僵化的帝国躯体内,还蕴藏着一种邪恶危险的因素,一种令人想起东方地狱与世界
    老杂牌 1-5
  • 2
    英国的夏天已悄然接近尾声,沙滩变得空荡荡的,冰淇淋店也准备关门,游乐场静得让人害怕。然而,远处的码头依旧沉默不语,记录下了人们曾经的欢声笑语。照片中的这处码头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纪念碑,也是许多英国海岸小镇的标志性建筑。正是这座码头激起了摄影师西蒙•罗伯茨(Simon Robert)的摄影灵感。   近三年里,39岁的英籍摄影师罗伯茨穿越了英国海岸线,并沿途拍摄记录了这些具有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奇异码头。最
  • 10
    巴顿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自卫术,正在归来。 落暮时分在伯班克的一个小公园里,我从头到脚身着一袭黑衣,手持一柄长手杖,准备好在街头一战,这就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风格。 我并不是一名真正的忍者——我最近的一次徒手格斗是在上一个感恩节上打翻了一个杯子蛋糕。但是尽管如此,我已经报名去学习巴顿术—一种秘传的,维多利亚时期绅士般的自卫术。 在我临阵退缩之前我遇到了我的教练,马特. 福兰特,一位身着三件套西装的干练绅
    星天曜 1-2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西敏寺君

目录: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