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0213001000100150001师父因有人不解科学不能解释佛法再做开示: 各位缘分大众,譬如:面对如何解决抽烟带来的疾病问题,科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病理对症施药,而佛法是如何令大众不吸烟。那些因吸烟已经染上疾病的人,要在戒掉烟的前提下,用形成疾病的因缘果报之理,去一步一步的清洗根除,这也称为修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入了佛门依然受罪的原因。 所以,佛法不是科学,科学不是佛法。但,佛法在如何解决已经染成疾病的问题上,包含科学。这也称之为:230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0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净界法师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事情。 我们在办事当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意,一种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顺利,随顺我们的心情成就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太放纵,太过于欢喜;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抑郁、沮丧而失措,失措就是失去了一个安定的处所。这两句话其实是一句话:一个人他对于得意会欢喜,对于失意他一定会失措。就是你那个取着心,你对于得意的取着,对于失意也一定会取着。你说我要求0001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金刚经云,所谓佛说功德,以功德无故,佛说是功德多。佛何故如是说之,因所谓功德,实则为业缘根本,何故为业缘根本,因众生赞叹而称业缘根本。何故众生赞叹,为业缘根本,因众生本自诸业所生,攀缘心相,其所有执见皆为业思、业想、业应之思、业应之想所成之。是故,佛说不住相布施称功德多,佛说功德无故,称功德多等。 所谓福德,以众生因修道故,得之业报之相。譬如:科学发展之道,能令罪孽众生获共业3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10217手书备悉。世间为儿女者,于亲临终,多是落井下石。汝兄弟肯听我言,致汝父往生西方,是为真孝。汝须知无论老幼男女,临终均宜如是助念。均宜气断以后,至少须三小时,不动彼体,不停佛声,不行哭泣,愈久愈好。(恐不洞事的人,久则不能依,故止云三小时。)神识不清,吃大悲水后,神识便清。可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亦不可思议。(即汝等诚心)吴泽南之母临终,舌硬不动。泽南以大悲水点于舌上,顷刻舌软而能念4大安法师:临终禁忌 每个人都有死亡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唯物论、断灭见的人觉得这不是问题,反正人死如灯灭,人断气后就往太平间一放,或者往库里面一推就好了。但殊不知这等于把他送到寒冰地狱里去。人死不是如灯灭,濒临死亡的体验是非常丰富的,是分好几个阶段的,这一定要高度地去关注。很粗率地去处理,按照他的自因自果可能要下三恶道,甚至还会加剧他的罪业,让他堕得更深。如果我们懂得佛理,能够帮1211000(转)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前面的空观是在破假相的执取,假观它又创造一个假相,菩萨道没有假相,你是没有动力的! 他要创造一个诸佛菩萨功德的一个假相:来欣求;他内心要产生众生苦恼的假相:产生悲悯;他要假借布施的假相来开显:我们内心当中施舍的功德;他要透过持戒的假相来:灭恶生善,各式各样波罗蜜的假相来启发菩萨的断恶修善。 所以菩萨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又出现了假相,使令他能100谛深大师开示:什么是罪,什么是业? 善知识:若遇自性恼乱者,可以是为镜当处设法,救度来者。十方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行住坐卧,无非是业。一切想、一切念、一切思与一切惑,均是来自六种“体”根本,这六种根本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种种神通也是罪孽所成!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众生的罪与福。人们做事情的过程是善、恶的缠缚过程,人们生活的过程是罪、福缠缚的过程。凡夫俗子的生活有受罪、难过的时候,也有00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大众:关于供养与布施,师父已有开示,不再讲说,而若在家居士,不做供养,却于所住处予鬼神施,所成因缘果报或为善应或为罪应其应不定。 善知识,所谓比丘施食者,亦当以己之戒修予做鬼神施法以表慈悲,续佛法缘分,令三恶道大众结佛法缘分。否则,亦会因长久与恶鬼畜牲有罪通应,成自己缘分而落来世种或于身相直接落病。 善知识,地狱恶鬼畜牲之道多因罪孽深重故,遭此罪道苦缚,其所应因缘诸多轮转,一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