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吧
关注: 938 贴子: 2,142

欢迎各位探讨 !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1】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 1
    【32】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 0
    【31】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 1
    【30】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 0
    【29】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 0
    【28】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 0
    【27】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 0
    【26】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 0
    【2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 0
    【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 0
    【2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 0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 0
    【21】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流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
  • 0
    【20】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 0
    【19】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抟,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师曰: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沉则为入,出则为阳实,入则为阴结。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弦则不得息。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抟,血结胞门,其藏不泻,经络不通,名曰血分。
  • 0
    【18】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 0
    【17】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 0
    【16】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 0
    【15】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 0
    【14】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 0
    【13】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 0
    【12】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 0
    【11】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 0
    【10】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 0
    【9】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 0
    【8】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抟,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抟,名曰伏。沉伏相抟,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 0
    【7】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 0
    【6】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 0
    【5】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 0
    【4】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有版本为脾胀,据赵以德《金匮方衍义》,应为肺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 0
    【3】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 0
    【2】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抟,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 0
    【1】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 0
    【13】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 0
    【1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0
    【11】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 0
    【10】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用栝蒌瞿麦丸主之。
  • 0
    【9】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 0
    【8】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 0
    【7】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 0
    【6】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 0
    【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0
    【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 0
    【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 12
    【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麦西哈 4-19
  • 9
    【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麦西哈 4-19
  • 0
    【2】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