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文吧
关注: 149 贴子: 3,349

  • 目录:
  • 个人贴吧
  • 6
    林嘉文,我理解你,毕竟这世界本也没啥好留恋的!
  • 2
    那个关中少年,尸骨已化为草木自然,大抵是被人遗忘了吧。时间啊,慢慢把写历史的人变成历史。两千年前,秦王封禅,汉武一统,从太一生水到北极信仰,历史的真相无从考证。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在中国人精神层面隐约而宽广的底色,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烙印。但愿你的魂灵早已随着泰山府君,前往酆都,就此长眠。
  • 39
    最近看贴吧里有不少人在类似于“自杀者是软弱无力的表现”“你自杀考虑对得起父母吗”的文章。 对此,我只问他们两句话。 第一,你有体会过自杀的感觉吗?你知道人类对死亡到底有多大的畏惧吗? 第二,你每天每时每刻每秒都在你父母身边吗?你给你父母买过房子吗?父母希望你考上博士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你觉得自己对得起父母吗? 可能有人认为我在强词夺理,但你们又何尝不是呢。 万物皆有黑白双面,大多数人只是介于黑白之间罢
    翡翠 10-30
  • 3
    我不知道她对林是什么感情。在自杀之前林有表白过吗?刘看到这样的遗书之后该是怎样的心情啊???我只想知道,刘雅雯老师现在是否安好。
  • 6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大白话就是:学历史没钱途,死了算了。
  • 9
    我一个同学也是历史怪才,高中时候全科都很差,就历史回回年级第一.虽然不能算特别厉害的天才.他是这么评价林自杀的,如果你能拥有现代人正常的开明思想,把你传送回古代封建礼教吃人的年代,出身在一个普通人家庭,你会不会自杀?当一个人思想超越时代必然对现实事事不满意,周围人的思想也永远不会和你在一个平面上.也永远不会有人理解你.周围你放眼望去全是封建剥削,地主官僚张扬跋扈.还有各种麻木不仁的被剥削者什么的,坑的地方多了去了.随
  • 15
    倒不是理解他最后的选择 而是理解他的内心 摘一段他的遗嘱吧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 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 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 一切, 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太没意思了。 更何况我精神上生活 在别处, 现实里就找不到能耐的下脚的地方。”
  • 4
    初识你,我只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我接触到了你——一个在我眼中散发着神一样光芒的男生。你用绚丽的笔为我打开了思想之窗,我接触到了《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彼时我初一,你已然长逝。我大开眼界,并因此以范仲淹为榜样,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学习。因为教授的前言,我知道这是一个和我仿佛年纪的大哥哥写的,然而只关注了书里的内容,从未关注过你。我读了一遍,两遍,数遍,直到不久前,我才醒悟过来,我上网搜了你
  • 8
    若他活着,应该刚好大学毕业。如果当初厌倦了循规蹈矩,或许可以成为像b站有山先生一样的人。可他输就输在迈不过那个坎。曾经想自杀的人,很多年后会觉得当时的理由多么荒唐,就像小孩为了一块糖而对母亲耿耿于怀。但和他不同的是,我活到了2021年,而他成了一个永远的警示。这么说对逝者而言无不是一种残忍,可生活就是这样残忍,总需要人牺牲来为后人开辟航线。也许哪一天就轮到我的头上。我希望我也能有他那样的坦然。想想依然能
  • 1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嘉文,不肯读大学。
  • 155
    这个世界已经无药可救, 但是我比你有勇气,我死之前要对这个世界说不
  • 0
    经核实吧主爱了的话会哭吗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林嘉文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2
    只是逝者已经看不到这场瘟疫了,这是不是一种幸运呢?哀民生之多艰的你又会怎么想呢?
    小果L 2-28
  • 3
    本人断定林嘉文应是AB血型,有人知道林嘉文是什么血型么?
  • 1
    中国人何以总是“低度”地活着 作者:汉心   在中国的社会观念和文化承传之中,由于缺少形而上玄思和“绝对精神”的仰望,缺少对人本身局限性的洞见,所以,很难超越庸常俗务和现实中各种利害关系的掣肘为人设置出一个以知识和智慧为内核的理想国度,因而就难于培育出从人性的本质上进行自我反省和修正的文化与制度机制,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深谋远虑,用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为人的社会属性制定出相应的公共法理策略和伦理准则。长期以来
    大霉女 9-19
  • 16
    林嘉文过世两年了,还有人记得他吗?
    小果L 8-29
  • 1
    儿子在小学三年级曾问道:爸爸,为什么要读书,每天都要读? 我当时间便明白应试教育下的“读书”已使儿子开始有压力感并产生厌倦了,因为在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 下半期时,我曾问过他:喜欢上学吗? 儿子以一种理性和客观的口吻说:“如果把老师在课堂上对他上半期报名参加剑桥英语班,而下 半期却又不再 续交费用而放弃剑桥英语的行为用含沙涉影的语气表达了不耐烦和讨厌外,还是很喜欢 上学的。”儿子还强调 了一下:“把这个事不
  • 34
    这个世界总是遗忘的太快。
  • 3
    多少年过去了
    小果L 6-23
  • 3
    我走的路跟前辈林很相似。林是一个悲剧人物,“人能活着的动力在他洞察世界后在于精神安慰大于生存痛苦”,我想这一句话大部分人能认同。林一定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但是麻木父母,冷漠家庭的环境,使他感性的幸福渐渐消失或者从未拥有,取而代之或者渐渐萌生理性的得失快感,同时他也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隔绝于外界,当他把自己的世界建设完成后便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动力,哀哉
  • 23
    反正我很理解他们。。。或者说我也理解不了他们,但是觉得像我这种俗人不该妄下评论
  • 40
    “更何况我相信那些芸芸大众里的旁观者,只会给出那种为我所不屑的轻薄、庸俗的解释。” 那些大多数发表自己看法的旁观者们,实际上在发表看法之前就已经被林嘉文给鄙视了!他的境界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根本不会懂!因为你们永远是凡夫俗子、他却年纪轻轻便使自己无限接近于一个“神”或者“先知”的存在。 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我也正在举步维艰地使自己迈向神!可能最后会和他一样的结局。但至少现在的我还不死心,我要为改变这个
    ssw890513 2-4
  • 139
    契吾 2017-03
  • 0
    我似乎对于他的心情很有体会,如果人有魂,那么他现在一定是纠结的.(因为人一切都来自于生命)没有了命. 你死后的遗体就要被陌生人肆意的摆布,我不知他会不会后悔.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可能身上无时不刻的弥漫着冷空气,看到权和钱时候.能获取的时候那是他们最温暖的时候. 大环境下社会改变的不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百分之99.999的人., 可能我比较极端.但我就是这么认为.中国的教育和古时的一考定终生,基本上没有区别.如果真要划分点区别. 那就是
    封天09 11-20
  • 5
    想了很久,事情也过去了,很久,所以还是发出来吧,希望挚友安息。大家也不要讨论太多,只求安宁。 丙申年庚寅月,及冠之日欢喜不得寐,留连网络霹雳噩耗。小友林嘉文坠楼轻生于前日,烈火焚躯于昨时,属文以悼。 小友年正弱冠,尚无表字,与吾交时,尝赠以敏行,时然今日呜呼哉甚。汝学而有成,能破古今藏卷,思而有得,可著中外文章。尚记汝览西夏遗事,指权佞高俅笑谈曰:生者苦悲,死者平安。一语成谶,斯然今日,乞愿平安。犹
  • 67
    夜冷长安风送君,史书一两酒三斤。 少年此去多珍重,或遇崖山十万军。
  • 4
    今天再发一条关于“林嘉文学者”的说说: 他确实很厉害、也很有见解,只是可惜没有爱惜自己的生命。其实活着不一定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人生很容易达到顶端。 有些时候看的太透彻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好事,当还没有具备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时,看的越透彻反而越适得其反。因为无论从心理适应能力,还是对于未来道路的正确抉择都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无论是对未来的无奈、还是对未来没有新鲜感,总之中国天空是
  • 3
    终于找到一篇平静地记录林嘉文最后的话与林嘉文的文章。对于一位已经出版两部具有学术价值高度著作的同龄人,更让我钦佩的其实是他超前的思想和绝凡脱俗的品质。简单地把抑郁症和身体痛苦当做他离世的理由真的太肤浅了。在如今满世界看脸,刷剧,喧嚣浮躁的年代,没有地方给林嘉文这样的人在身体上有容身之处,即使精神上有所寄托。他是那么久以来,第一个高中生自杀却没有受到舆论的人,因为他道出了那句心声,死亡本来就是可以选
  • 3
    最近刚读完《忧乐为天下》这本书,心里感觉很舒畅,内心好似有微许的感触。同为同龄之人,不得不敬佩作者的才华,也对自己的平庸与堕落而感到羞愧。 范仲淹,最初熟悉这个历史人物时是在初中课本《岳阳楼记》中,当时感触最深的两句,一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另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我铭记住的只是这两个句子,而且初中学习主要考验默写等事项,所以根本没有深刻体会范仲淹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情
  • 2
    快一年了
    小果L 7-27
  • 2
    从朋友转发的某博士发现自己不爱学术而休学的文章,想起西安才子林嘉文,惊觉他已去世一年。又看了下豆瓣里我的书评和别人的回复,原来林嘉文本人2015年也评价了自己的书。在 贴吧里看到一首好诗“夜冷长安风送君,史书一两酒三斤。 少年此去多珍重,或遇崖山十万军。”好感动。怀念。
    黄孤直 3-10
  • 17
    还买到张西安地图,不过可惜作者已去,未有机会见到真人,拿到签名。不过买到遗作算是种缘份!
  • 0
    知道林嘉文是在2016年4月,他的自杀被媒体广为传播,进而化作热点问题放在我们班语文课话题讨论的时候。于是当时的我没有了解他也没看过他的遗书,但很不甘心又太想以自己的学识做点什么,气汹汹地给他列一些“药方”书单影单 -- 《心灵捕手》、《一代宗师》、王安石,在笔记本上写“too small to change = 自卑、too good to do = 自大”、“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还有从旧旧的作文书上翻来的一句“夕阳坠落是因为它曾经辉煌”。不论怎样,我
  • 1
    说实话,对于林嘉文的死我挺理解的,历史这东西很奇妙,越研究越发的新奇。曾看过一短时间的清末民国的史,刚开始是看个网络小说玩玩,慢慢得。。。
    舒服点FFS 12-13
  • 84
    @吸濡之鱼在江湖
  • 36
    我是默默无闻的路人甲,今天刚刚知道这个事情,感觉很遗憾。
  • 4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①。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走好不送,天生病非病,命啊
  • 4
    也感到人生廖无意义,多次也想过自杀,也患有抑郁症,但是不知是否是没有那个勇气还是...,命运是注定的吗?是真的没意思吗?我选择活下来来体验,不管从百善孝为先,还是某些东西,难道一定活下去,不能忍受痛苦吗?还是无法面对...
    天醫子 5-20
  • 48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认为,最后的悲剧或和林嘉文长期的异样情绪以及敏感的性格特征有关" 心理医生只可能拯救少数有限的人,病根不在人心。心理医生只分析一个人具体的情绪、性格等,却回避了这个社会,回避了当下的体制。“一个人喜欢追索,哪怕是对任意领域的,都会受到现实的阻挠和精神的压迫”。这个社会需要改革,革新,正如谭嗣同说的一样,要付出血的代价。这就是一次这样的代价!希望我们这个社会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