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鑫吧
关注: 27 贴子: 236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不论人非

  • 目录:
  • 佛教
  • 0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婉轻思 14:56
  • 0
    4.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婉轻思 6-3
  • 0
    3.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 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 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 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後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婉轻思 5-24
  • 0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嘴裏不怨心裏怨,越怨心裏越难过, 怨气有毒,存在心裏,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药。 人若能反省,找著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 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婉轻思 5-18
  • 0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裏越难过, 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麼?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麼? 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 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婉轻思 5-10
  • 0
    116.“炼透人情,就是学问”。 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 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 117.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 118.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
    婉轻思 5-4
  • 0
    114.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 若是遇著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115.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 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 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婉轻思 4-27
  • 0
    114.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 若是遇著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115.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 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 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婉轻思 4-27
  • 0
    113.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裏有的, 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 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 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婉轻思 4-19
  • 0
    112.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 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 心裏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113.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裏有的, 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 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 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婉轻思 4-13
  • 0
    109.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 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 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110.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 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 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 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 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111.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
    婉轻思 4-5
  • 2
    107.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 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 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来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 108.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 这是和天接碴。什麼样的人,就存什麼心,说什麼话,办什麼事。 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著。 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 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
  • 0
    105.人落在苦海裏,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 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 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裏; 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回圈。 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 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106.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 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 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 我当初看世上没
    婉轻思 3-22
  • 0
    103.八德就是八个大门,都能进入佛国。 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 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 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04.“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 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婉轻思 3-15
  • 0
    100.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 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 本著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101.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 什麼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102.人要“素位而行”, 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 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 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
    婉轻思 3-12
  • 0
    立命 97.世人都愿享福,为什麼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 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 98.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 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 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 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 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 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
    婉轻思 3-2
  • 0
    相信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善恶不能抵消,我做了很多错事,现在多做一点好事弥补,沒有这个道理。善事善因决定是善报,恶因决定是恶报。到底是善报在前,是恶报在前?那是缘分不一样。所以只要有因,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如果我们遇到善缘,我们的善因先报,先现前,善因报完之后,可能遇到恶缘,我的恶因就又现前。所以果报的事情,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多行善事就是多制造善缘,我们沒有恶念就是我们把恶缘把它退后了,延后
    婉轻思 2-23
  • 0
    学道 90.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 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裏有道呢? 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 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 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 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91.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裏面。 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 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 我讲道,不要
    婉轻思 2-15
  • 0
    88.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降生落凡。 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 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 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 遇到什麼事,就学什麼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 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 89.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婉轻思 2-2
  • 0
    86.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 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 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87.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 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 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 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後还说:我成佛先度你! 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 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
    婉轻思 1-11
  • 0
    80.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81.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 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 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 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 82.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後意成,意成而後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 83.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 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
    婉轻思 1-3
  • 0
    76.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 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麼地步也是个破败星; 以心当人的,不论怎麼能干,也是个操心人; 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麼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 以志当人的,不论遇著多麼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77.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詈则身不正。 78.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
    婉轻思 12-28
  • 0
    六道 74.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意有意的性,是信著人的,遇著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 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 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 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7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 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 用志的便是佛道, 用意的便是神道, 用心的便是人道, 贪取外物、不顾情理
    婉轻思 12-21
  • 0
    四界人 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 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 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 见著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 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 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
    婉轻思 12-14
  • 0
    四大界 68.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 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 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 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 用意做人就是“银”, 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 69.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 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 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 若能心无一物,常乐
    婉轻思 12-8
  • 0
    性命 64.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著了。 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 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65.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 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 66.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 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 学道的人,一要化性
    婉轻思 11-30
  • 0
    三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 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 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 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 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 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 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 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
    婉轻思 11-23
  • 0
    三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 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 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 後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 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
    婉轻思 11-17
  • 0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 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 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 道理明瞭,地府的命我得人爵。 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 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
    婉轻思 11-11
  • 0
    五行性 19.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 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 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 像聚宝盆似的,内裏有什麼,就聚什麼。 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 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常人的性子都
    婉轻思 11-2
  • 0
    找好处 认不是 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麼呢? 就因为心裏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 “聚灵”是收阳光,心裏温暖,能够养心; “收赃”是存阴气,心裏阴沈,就会伤身。 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著,从反面上找。 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 在没有丝毫的好处裏,找出
    婉轻思 10-26
  • 0
    不生气 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 有事逼你,你别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 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 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
    婉轻思 10-21
  • 0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裏越难过, 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麼?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麼? 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 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嘴裏不怨心裏怨,越怨心裏越难过, 怨气有毒,存在心裏,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药。 人若能反省,找著
    婉轻思 10-14
  • 0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1.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 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2.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 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 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病也很快就会消失。 3.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 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 4.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 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 5.经常念佛,
    婉轻思 10-12
  • 0
    何为开悟 要从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从别人身上找。 不管今天落到怎样的境遇,总归有道理的, 一定是和你自己过去所为有关,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全部都是有因果的。 “老公为什么对我不好?可能是我怎样怎样……” “老婆为什么对我不好?因为我过去怎样怎样……” 这样,你就很容易想通。如果总是往别人身上想, 就会越想越想不通,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伤心, 所以要经常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就会慢慢地
    婉轻思 10-5
  • 0
    福从哪里修 从孝养父母 中国文化用一个字来说, 是“孝”文化,这是全世界没有的。 那个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 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分割。 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家,孝就被破坏了, 现在人讲代沟,那就不孝了。 什么是不孝? 不敬父母是不孝,不养父母是不孝, 兄弟不和也是不孝,子孙不贤也是不孝; 总而言之,你叫父母担心,你叫父母有牵挂,就是不孝。 推而广之, 你在社会上工作不努力,也是不
    婉轻思 10-4
  • 0
    没有钱能不能修行 现实生活中,如果资金匮乏, 无法拜师学习,或者无法深入的学习道法, 是不是就意味着彻底无法修行了呢? 其实修行是在修正因,从而创造果。 心为万物之因,故修心则能修道。 没有钱的修行比花钱的修行难度高了不知多少, 而不用钱的修行本身也就是花钱修行最终目的。 花钱的修行只在那练习法术的几分钟之间, 而不用钱的修行则贯穿在生活的始终。 不花钱的修行首先在自己的品德, 言行如一,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坚
    婉轻思 10-1
  • 0
    了凡四训救济众人十种种类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 但是容易做,却不肯做,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了; 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做些福,都会有很大的因难, 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真是可贵啊! 我们为人处事,应该遇到机缘,就去做救济众人的事。 不过救济众人,也不是容易的事, 救济众人的种类很多,简单的说,它的重要项目,大约有十种: 第一、是与人为善。 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我就帮他,使他善心增长。 别人做
    婉轻思 9-29
  • 0
    负面言语和负面心态是导向罪业的根源 何谓负面心态呢? 就是“问题无法解决,我无能为力, 我不愿努力,我不值得被爱,我会失败”等等。 负面心态不值得应用于自己的人生。 修道首先要有正面思维,那就是我值得拥有光辉,值得被神明拥护, 我愿作有大愿力正能量之人,我会努力改变自己,我有实力,我会成功。 负面心态会引导你向负能量发展,故断绝负面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神魔之争首先之争,就在于对人的根本性思维之争。 魔运用各种
    婉轻思 9-22
  • 0
    放下贪瞋痴慢 留住信愿念佛 世间所有一切法,统统是我们妄想变现的, 不是真的,都是幻相; 你把它当真,错了,别当真,全是假的。 贪瞋痴慢疑是烦恼习气, 一个都不能放心上,断得干干净净。 真正是我们的冤亲债主,就是贪瞋痴慢。 该放的放,该留的就是信愿念佛, 我们要留住, 没有一个不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 心里头该有的,从早到晚,信愿念佛。 除信愿念佛之外全放下, 你的往生条件是圆满的。 不跟世间这些人再往来了, 对人恭
    婉轻思 9-15
  • 0
    对待伤害你的人越好 消业就越快 忍本身就是消除业障, 对待伤害你的人越好,消业就越快。 不光从行为上对他好, 还要从内心把他当佛一样对待,那消业太快了, 那是真正的菩提心在起作用。 如果对待伤害你的人像对待佛一样, 一念之间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都消干净了。 我们说念一句佛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相信这样的心同样可以消这样的罪。 对待一个伤害你的人像对待佛,这要很高的境界。 首先我们要像对待父母、对待恩人一样对待他
    婉轻思 9-11
  • 0
    持不捉金钱戒 有一个僧团在很多人眼中,是这样的: 身穿百衲衣,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托钵乞食,寺院不设功德箱, 寺内有这样一则通告: 全体僧众“持不捉金钱戒”,不设功德箱,请各位不要放钱。 很多人据此认为,这个僧团是“中国最后一群真正的和尚”。 何为“持不捉金钱戒”? 经向一位律师(佛教中专门讲戒律的法师)请教, 在沙弥十戒中的第十条为“离接受金银学处” 。 具体解释为:金,为黄金。银,为货币、铜钱、木钱、胶钱等
    婉轻思 9-7
  • 0
    三不度 我们做人,有理想才能创造希望,只有新的希望存在,才能让过去的失望忘掉。 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没有信仰,没有希望,其实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我们人经常因为工作过度而垮下来,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工作过度垮下来, 是因为我们饱受着心中的担忧和忧虑,着急、难过、压力。 所以学佛人要学会放下,才能战胜忧郁,只有想通,才能够离开担忧。 从前有一个人到教堂去忏悔,他对神父说:“神父啊,我有罪,我向你忏悔。
    婉轻思 9-4
  • 0
    修行人如何面对魔扰 所谓魔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魔,一种是外魔。 但其实是两者是互为阴阳, 内心无魔则外在无魔,内心有魔外在也必然有魔。 魔示现的方式不仅仅是灵体的魔象,也常常通过外在的人间魔性来体现。 大到国际战争,社会不良风气,小到小人作祟,谩骂争论, 一切都是修道人需要避免的“魔”。 如果说修行中自己受到了“魔扰”, 是真正的灵体魔象对你有各种言语骚扰,意识骚扰,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停止通灵的修行,关闭自
    婉轻思 8-20
  • 0
    修行人的二十种徒劳行 一、不摒弃伤害有情,发菩提心为徒劳也。   二、不守三昧耶,受灌顶为徒劳也。 三、对己之心无裨益,博闻教法为徒劳也。   四、行功德时,混杂以恶行,为徒劳也。 五、行不善,依止上师乃徒劳也。 六、为导师、不作修法、并行恶业,为徒劳也。 七、为八风所动,乃徒劳也。 八、随一导师,而凶恶以对如母有情者,为徒劳也。   九、常作不善,自称畏地狱,为徒劳也。 十、不以菩提心,又无虔信,布施为徒劳
    婉轻思 8-19
  • 0
    做好本职也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抱怨工作得很辛苦, 上司给的压力太大,下属又不懂合作,所以工作得很辛苦, 她想不如去出家好了,以后就不用再面对这些工作上的烦恼了。 秀峰禅师听了之后对她说:“生活不就是修行吗? 你可知道,现在对工作生厌就想出家,如果对出家也生厌了,那又怎样?” 她的反应是“哦!”就无言以对了。 秀峰禅师便开导她说:“你要明白你在公司的职责, 如果生活你都应付不了,去寺院你又应
    婉轻思 8-18
  • 0
    仅供参考 一般我们说改过的人,可以算真修的, 不改过的人,不能算真修,会犯错, 只要犯错,就会有恶报,会增加我们障碍, 就算修行了,障碍大,也不好改善的。
    婉轻思 8-1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佛教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