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心理咨询吧
关注: 43 贴子: 184

  • 目录:
  • 其他
  • 0
    各位朋友,你们通过贴吧私信,难以联系上我。请通过其它方式噢
  • 0
    通过4次左右的交流后,评估是哪部分不足,然后就补哪部分,或者修正有破坏性的部分。然后,就恢复了!
  • 0
    焦虑类困扰,是指以焦虑为主要特点、虽有时也有抑郁、但总体上以焦虑为主的困扰。包括社交恐惧、强迫、焦虑、疑病、部分失眠、惊恐。 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是复杂的,每位困扰者都有独特的情况,当你问我该怎么办时?需要先全面深入的了解你。 . 然后初步确定主要是哪些方面有不足,如下图所示: . 也是仅仅是整合的自我功能不足,才有了焦虑症, . 也许是不适宜的防御太顽固,所以才有了强迫症。 . 也许是自我力量不足,才有了
  • 1
    @张露希156068 谢谢你的关注和询问,我把主楼帖子删除了。觉得那样讨论没多少意义,关于信任的话题太宽泛。
  • 0
    心理咨询不全是授课。是跟人的情感工作。 有一位只是授课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是打着心理咨询的名号,无意识的把自己定位成法师的角色,并盼望着达官贵人给他多多捐献,但事实上他又不是法师。他以为他所做的事情很有价值。 但是事实上,因为他没有跟无意识的情感工作,就无法撼动寻求他帮助的人的困扰,而且伤害了他的求助者,还不自知。 上面是我经由来访者了解到的事实,希望正在寻找心理咨询的人明辨。
  • 1
    最近在青岛参加为期五天半的培训,贴吧的消息,暂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回复。
  • 0
    被爱足够, ! 缺失关爱, 自体坚实, ! 自体脆弱, 面对困难, ! 面对困难, 越挫越勇, ! 瑟瑟发抖, 奋勇向前。 ! 畏惧退缩。
  • 4
    @段颖诗 看到您的帖子了,需要增强安全感,当感到安全了,大部分躯体反应都会消失。另外,下面的帖子供你参考。
  • 10
    一宁·著 . 有人怕感冒,他知道穿够衣服,能避免风寒与感冒,于是,无论春夏秋冬,天晴下雨,都把穿暖和,当成头等大事。但有时候,他还是感冒了。他于是更加严谨的穿衣服,可该感冒,还是感冒了,于是,更加严谨的穿衣服。 . 他不知道,除了保暖,还有其它预防感冒的要点。更不知道,有时候,衣服穿多了,反而更容易因风热而感冒。 . 感冒需要辨证论治!强迫症也一样啊! .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在谈论强迫症该如何治,谈的都有理有据,
  • 24
    1强迫症治疗的目标: ♣♣♣ 强迫症状显著减轻,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减少复发。强迫症状减轻至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如强迫症状中尤其是强迫动作,患者每天花费的时间少于1h;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在可以耐受的范围或几乎没有焦虑;能够带着“不确定感”生活;强迫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小或几乎不造成痛苦;患者能够应对压力,防止症状有较大的波动。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最大限度减少症状的频率和程
  • 0
    如下图所描述的,刺激源会引发后面一系列痛苦,灾难联想、恐惧、各种强迫、反强迫。使正常的休息、学习、工作、社交严重受影响。 因此,我们本能地逃避或粘附刺激源。 逃避的例子: 恐艾强迫症害怕外面地上有红点(刺激源),就躲在家不出去,或走路时,绕开它; 怕车上万一有老鼠咬了自己进而得病,就永不开车。 怕狗咬了自己,进而得狂犬病,就不出门,不得不出门遇见狗了,要躲得远远的。 粘附的例子: 今天有重大事情,一年难得
  • 3
    不把自己当患者看待的依据: 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并非器质性疾病,大量咨询案例都证实了,所谓的神经症,其实【主要】是过分执着——也即朋友们常说的“太追求完美”——所致。 而绝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执着,执着深了,就成了困扰。执着程度一般般,就是平常人。 所谓的强迫症、焦虑症、等神经症,是一个约定俗称的词语,为了便于与大家交流,不得不援用。 一宁知道,有些朋友不认可这个依据,请保留您的意见,
  • 0
    认真配合的来访者,能见证方法的效果,除了自身受益,也使咨询师有依据继续向其它来访者推荐该方法。 一宁心理在此感谢所有认真配合的朋友! 后面根据C来访者的反馈如实整理而成: ==== 方法: 观感受:即根据咨询师一宁的录音引导,观察全身的皮肤感受。 练习目的: 培养对感受的敏锐度,进而增强情绪掌控力,令人能沉静。促进放松,增进睡眠。抑制交感植物神经兴奋。辅助提高对心念的觉察能力。 方法来源: 内观禅修。多年来,一宁将
  • 10
    没切身体会一宁心理咨询,则难知道确切的效果,再加上一贯对结果看的比较重,必然犹豫徘徊,对一宁心理的效果十分关心了。 困扰多年的朋友,康复后,一般不怎么来贴吧活动了,因20~40岁之间的人,多有工作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比较忙。 在保护来访者隐私的情况下,我们在一宁心理咨询网,公布了一些成功咨询案例,以及少量来访者亲自写的反馈,案例反馈,仅放在官网,不发生到其它平台,是我们一贯的原则。 在微信、QQ中,我们常收到
  • 0
    案例: 曾有一来访者,问我问题,我故意不答,因为我觉得她当时的情况,是强迫心瘾在作祟,如果回答了,就是助长了她的心瘾,会让她下次更加渴望通过“她询问,我回答”的方式来满足心瘾。 同时,她每晚泡脚,泡脚时注意力放在脚上,过了几天,她的那个强迫心瘾就过去了。 原理讨论: 1、克制强迫行为,不重复问,不重复做,于强迫症的康复,非常关键。像强迫洗涤一类的困扰,需要来访者严格要求自己。而本案中,来访者的强迫心瘾,
  • 0
    有时候,提高了精气神,自然就能接纳。 ===== 曾有一来访者,问我问题,我故意不答,因为我觉得她当时的情况,是强迫心瘾在作祟,如果回答了,就是助长了她的心瘾,会让下次她更加渴望通过“她询问,我回答”的方式来满足心瘾。 同时,她每晚泡脚,泡脚时注意力放在脚上,过了几天,她的那个强迫心瘾就过去了。(泡脚有引气血 下行的作用,气血下行,利于缓解心瘾,同时也利于增加精气神)。当然,这是只是针对她当时情况的方法,不一
  • 0
    有些朋友总是要不断询问我,希望得到“对”或“不对”的答复。 有时候,我不回复大家,也是好事。 因为一一回复,反而会阻挡来访者自己去探索与体验。 当你有了一个假设,不知道它是对还是不对时, 你可以去实践下, 实践证明好就是好,不对就是不对。 实践后的效果,是给予你最好的答案。 下面分享一段截图:
  • 7
    睡眠不好时吃过一次安眠药居然没有效果,后来就放弃药物治疗了,后来用了网上一些助眠方法比如关注呼吸 冥想 逐点放松等等这些方法也不能很快的帮助入睡,就算有时睡着了还是很快就醒了,不是说这些方法有效果的吗,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
    sidekaka 8-12
  • 7
    认识你自己 文/一宁心理 苏格拉底名言:认识你自己,你或许说,认识自己有什么值得一说的。 其实,认识自己真的并不容易,有些朋友抱怨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其实自己也并不理解自己。咨询了一段时间,许多朋友才慢慢感慨到: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认识自己如剥茧抽丝。 越是不容易的地方,越是改变的契机。接纳很难,部分原因是没有足够认清自己。当认清了自己,有些问题会自然脱离,如寒冰遇见太阳光就自然化解一般自然。 认识自己的手
  • 4
    恐惧地痛苦啊,问自己,能不能允许自己有这个抖的习惯?我们不盯住它,就有时间与精力去说话做事,他人看出来就看出来了吧。但我们不当回事,继续好好做事,以主人公精神面对单位的工作,有什么好主意就说出来。多看一样周围的人,关注下他们,适当对他们说说话,表达关注。学会快乐,主动找有乐趣的事情。就这样活着,别人也就觉得你挺好呀。
  • 0
    @—西畔 焦虑时,气血雍滞于胸部,让人坐立不安。 人会本能地想出去走走,在一个房间呆久了特别难受。因此出去散步能缓解,散步时,注意力始终放在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上,发现走神时,果断拉回,继续感知脚底与地面的解除。脑子还是想的太多,感受不到脚底的,踩重一点脚步。此法既能阻断负面思维,又能引气血下行,改善气血雍滞胸腔的特点,然后就能安心带在岗位干活了。 节选自:
  • 0
    困扰越严重,自我力量越弱,相反,自我力量强,即使陷入困扰,也容易走出来。那么,如何增强自我力量?2017年3月14日周二晚上8:00,一宁心理咨询与您分享。 主要内容: 自我力量由那些要素构成? 如何增强自我力量? 自我力量源动力。 容易出现的误区 听课联系方式:百度 私信 或官方网站上的 联系方式
  • 0
    想要改变自恋型父母,会变得绝望、愤怒。因为怎么也影响不了他们,他們只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认为的是非对错美丑善恶审视一切。 有多么想从自恋型父母那儿得到爱,就会有多么抑郁、悲伤、绝望。而且不知不觉,我们自己也会变得自恋。 想要结束自恋的代际传递,唯有独立。 自恋者只爱自己,无法有效地爱孩子,嘴上说爱孩子,实际上注意力还是在自己这边——你看我有多爱你。由于至小缺乏爱的滋养,没有被重要的人物——父母看见,
  • 0
    爸爸带2岁多的孩子出去玩,孩子很有主张,常常强烈坚持不回去,坚持自己行走的路线。刚来几天的爷爷带他出去玩,玩了一小时就被爷爷带回来了,他也没有哭,本心是还想继续玩的,但没反抗。 结论:关系越好,安全感越足,就越能有个性地活着。反之,就压抑着自己,被动服从。严重的,还变成主动迎合大人的喜好,以避免被批评。 已经是成人的我们,如果迎合长辈,生怕犯错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如何改善? 长大了,只有自己做自己的
  • 5
    一、 1、不区分重要与否。2、不求多。3、重在轻松的静心的经历每一刻。求多,区分,慢慢地就没法立足当下了,就开始焦虑了。
  • 0
    如果是自己错了,就反过来数落对方:你不也曾经…… 如果自己并没有错,据理力争。 ……你还可以有更好的主意…… 抑郁、自卑、恐惧倾向的朋友,别人还没有数落、指责,自己就先自责了,这是需要下大力气改善的。 一般情况是,过去经受了太多“奴役”,慢慢内化了一个伤害自己的机制,虽然伤害过我们的人,已经老了,但他们的伤害习惯还活在我们心中。
  • 4
    老师,想问你问题,求解答。 我以前有个非常好的朋友,然后她和我掰了,已经一年了没怎么说话,其实我有些怕她所以没敢怎么和她说话。现在她和别人非常好,我看的出来,是真的好。因为她不是虚伪之人,而和她好的那个女生也不是虚伪之人。 但是我现在听到她们说话我就不停的想,老是在想我们以前的事然后又拿这作比较,反正就是乱七八糟的,所以我现在干脆就她们说话我就不听,否则我老想很可怕(太可怕了 可怕的要疯了有次 而且我现
  • 3
    成天气虚!眼睛花重影!又不真实感
  • 1
    我今年24,以前一直身体很好,生活基本无压力。三年前一天晚饭后突然身体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感觉自己要死了,接着心慌,头晕,呼吸困难,全身出汗,感觉胃和肠子在肚子里紧缩,腹部紧绷,从手开始发麻麻遍全身连脸和肚子都是麻,手成鸡爪子一样。发作时意识清楚,送医院途中好转,持续大概一个半小时,接下来一个月同样症状发作过7次!三年中偶尔发作,没刚发病时平凡,但平时总有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得病后不敢出门,不敢做
  • 1
    1.下班不想回家,其实很想和小孩子开心玩耍,但是公公婆婆一参与,我就不觉得没意思了,甚至都不想看到他们,不想听他们说话;这一点严重影响家庭气氛,没有公公婆婆在场的气氛,自由而融洽,他们在的场合,我压抑不想说话,甚至表情都不想有。 2.交不到朋友,和陌生人反而比较容易敞开心说话,一旦亲近,到某个阶段,会越来越生疏,甚至感到厌烦; 3.恐惧心理,如果经过买卖的摊位,我不敢看他们,心理觉得如果不买他们的东西就不应
    atwotm 5-28
  • 5
    中学,人生的转折点,从心理开始 作者一宁 ——希望父母理解和重视,并协助孩子将心理健康作为与考试同等重要的任务,这是学业如意的基础,整个人生幸福的基石! ——心理问题是隐秘的,一个深受强迫症困扰的孩子,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因此父母很不理解,于是有人感慨:“哎...看别的病是那么的容易,可看这个,家里人也不理解,只能自己想办法!真是有苦难言啊!我宁愿得别的任何一种病,别人还以为你装病呢”。 人生转折点无数,许多
  • 3
    平静中的注意事项 似乎您这几天的求助欲不强,我也就少打扰您了,让你多些宁静,这里仅做一点提示。 以前的您好像是被魔鬼缠住了一般,现在终于初步摆脱了它,平息了下来,或者说,您放弃了抗争,接纳了无为的作风。但根据以往的咨询经验,过一段时间,您多半还会再次钻牛角尖。 因为我的直觉是,您还没有真正领悟人生真谛,仅仅掌握了一点皮毛。心还很容易随外物转,还不能做情绪的主人。 担心焦虑中孕育着平静,平静中孕育着担心
    搁浅之歌 10-29
  • 0
    本站的东方心理学是指: 儒家、佛法、道家、中医中所隐含的 对化解当事人的各种心理困扰有疗效的 思想与方法, 以及以佛法思想为渊源的森田疗法。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东方心理学对如下问题都有显著的疗效: 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失眠、抑郁症、亚健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改善性格、改变命运、学会做人处事。 由于是隐含的,所以不容易被利用。 事实上,东方心理学如一座宝藏,取之不尽。西方心理学界已经从这种
  • 1
    寻找新的安身立命处
  • 0
    好事多磨 文/一宁 两人常相伴, 难免有磕绊, 婚前多磨合, 婚后更快乐! ——老朋友与未婚妻恼矛盾,为他们写打油诗一样,祝他们早日和好!
  • 0
    坚持,直到成功   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的坚韧不拔:   *1831年,生意失败;   *1832年,竞选州立法委员失败;   *1833年,再一次尝试做生意失败;   *1835年,未婚妻不幸去世;   *1836年,患上神经衰弱症;   *1843年,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1848年,再度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1855年,竞选参议员失败;   *1856年,竞选副总统失败;   *1859年,再次竞选参议员失败;   *1860年,当选美国第16届
  • 0
    无挂碍,最珍贵,睡的香,一身轻,身体健,有慈心,没敌人,能够笑,人缘好,心理好,能成事。 于是乎,像海水,取不尽,用不竭,何愁穷,何愁病。 愿我们,真心以 无挂碍 为最重! 文/一宁心理 注解: 第一段所揭示的无牵挂与后面的好事之间的因果关系,真实不虚,需【用心体察】才能清楚明白。 延伸阅读 一、 「供养五百个普通人,不如供养一个有学问的人;供养五百个有学问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供养五百个有慈悲心的人
  • 0
    本吧特色 1、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康复理疗师主持,能给您以更好的引导。 2、兼容并包,接纳一切观点。这能让真理越辨越明。 3、有贴必回。 如您喜欢,请点击 关注,支持一下。
  • 0
    修行不是禁欲。 不是出家人的事。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态言行,使之正确。 可见,修行是让我们幸福的改变。
  • 0
    《通心歌》 邵康节 得岁月,延岁月;得欢悦,且欢悦;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放心宽,莫量窄,古今兴废如眉列。 金谷繁华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陶潜篱畔菊花黄,范蠡湖边芦絮白; 临潼会上胆气雄,丹阳县里箫声绝; 时来顽铁有光辉,运退黄金无颜色; 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一世拙。
  • 0
    你在真正地修行吗?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态言行,使之正确。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抗习气,他们不想做任何与感觉相违的事。人们并不想对抗烦恼,不想顶撞或摆脱它们。 …… 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简单地说,不论心想要什么,都别让它得逞,……别追随自己的心。凡是追随自己心的人,都追随着喜好与欲望等事物,这种人毫无修行可言。 我们必须以全部的生命去
  • 0
    普通人的身体在健康正常时,心中感觉愉快,脑中的思虑也就较少,在生病的时候就刚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开始见到心空时,一定会感到身体轻松愉快,那种神清气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可见心理和生理两种是互相影响的,是一体两面的。 ——南师
  • 0
    身体与心理(抑郁症)的关系 抑郁症患者特别需要养生调理,而且是首先从养生调理着手改进,因为单纯地讲道理,作用已经不大。
  • 0
    咨询者小张(化名),40来岁,一直身体不好,为此焦虑,多年来,尝试了许多方法,身体仍然不好。因此变得抑郁无助。也不相信还能有什么方法有用。 病友小剑也有身体方面的焦虑症,咨询两月左右,效果明显,经病友小剑(化名)介绍,小张也加入了一宁心理咨询。 第一次咨询遇阻抗,只是抱怨似的说出一大堆问题,但内心并无解决问题的意愿,认为咨询就是说说话而已,能起什么作用吗。所以要其先选定一个具体的症状,来围绕它解决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