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宫廷吧 关注:7,455贴子:864,786
  • 14回复贴,共1

【礼泉坊·秦府】——教授 秦眠风 居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嘉和三年夏,秦眠风通过明堂考核,封正七品教授,居礼泉坊·秦府。
(请按格式自贴资料,二楼晋升历程、报名资料,三楼独白随意,四楼谢恩。)


1楼2016-10-20 18:22回复
    秦眠风,年十六,江南人士,祺婉容夏氏表侄,性情淡漠疏离,拒人于千里之外。
    嘉和三年夏,秦眠风通过明堂考核,封正七品教授,居礼泉坊·秦府。


    4楼2016-10-20 18:29
    回复
      { 账册。秦眠风 }


      5楼2016-10-20 18:29
      收起回复
        ( 从昭国坊过来,秋高气爽天气正好,抬脚进门时秦先生正摆好了棋局在研究,面庞冷峻,没有丝毫多余的表情。与他初识是由表叔引见的,虽说在风光明媚的夏日,却丝毫感受不到暖意,整个人都像是一块冰。 )
        ( 起初是有些惧怕他的,还踌躇着如何开口向他讨教一二。倒是表叔率先开了口,他二人同样在朝为官,总归是有话可说的。随后话题不知何时拐到我这边来,秦先生向我问了几个问题,一一答复,这才逐渐熟络。 )
        ( 抱拳一礼,笑容满面。 )
        “ 秦先生。 ”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2-20 22:28
        回复
          一只手将广袖收拢,思索了片刻把车落在对面的马前方,拦住了去路,这盘棋到了如今也算是个僵局了。正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就听见门口明朗的声音响起,抬头,眼底里倒映出少年英姿勃发的面容。
          轻轻点头,示意身侧的书童给他奉茶,缓缓开口说道。
          “ 来得正好,我刚把棋局摆上,我们继续。 ”
          上一回与他就在这里僵持不下,天色已晚只好作罢,今日必然要分出个胜负来才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2-20 22:42
          回复
            “ 好。 ”
            ( 毫不犹豫的应下,随后在他对面落座,纵观眼前局势,双方僵持,互不相让。他的车拦住了我的马,我的炮则牵制了他的士,谁都不能轻易动弹。 )
            ( 思忖许久也没能得出个结论来,只得眉开眼笑的朝他望过去。 )
            “ 学生黔驴技穷,甘愿认输。 ”
            ( 象棋本就只是略知一二,昔日在家也极少有人陪自己下,如今更是生疏。更何况眼前这一位是高手,再僵持下去也逃不过一个输。 )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12-20 22:55
            回复
              端起一旁的茶杯饮下一口,然后不紧不慢的放下,望向他眉开眼笑的脸,神情依旧淡漠而沉稳。
              “ 胜负未分你便认输,可是要领罚的。 ”
              棋局依旧,望向此刻盘中的局面,神色严肃认真。他虽年幼,这几步却走得格外老道,有好几次都险些被他得手。
              沉吟片刻,起身前去书柜旁,取了那本放置在最前头的《千字文》来,开口问道。
              “ 我想听听,你对它的看法。 ”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12-20 23:04
              回复
                “ 甘愿受罚。 ”
                ( 施一礼,笑着回答。随后耐心待他发话,见他踱步到书柜前抽了一卷书,仔细瞧去方才发现竟是《千字文》。不由得哑然失笑,这《千字文》是童蒙读物,大约五岁时父亲便要自己全文背诵的,怎么如今还要说这个。 )
                ( 摸不清他心里的想法,却也觉得他是有一番考量的,思考了片刻方才回答。 )
                “ 此文,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从混沌初开到时代变迁,从修身养性到九州风貌,以远离庙堂的田园生活收尾,妙趣横生。 ”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2-20 23:15
                回复
                  “ 嗯…… ”
                  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回答倒是意料之中的完美,那位节度使大人难得往自己这里走一遭,要知道它素来都是个不爱与文臣打交道的,这孩子也算没白费他一番苦心。
                  “ 这《千字文》想必你早就烂熟于心。可是,你当初背的时候,是不是也如现在这样把它理解透彻了? ”
                  国子监那些皇室子女也好,平日里所见的那些孩童也罢,提及《千字文》谁都要摇头晃脑得说上两句,但又有几个人真正钻研透了它的含义。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12-20 23:23
                  回复
                    “ 这…… ”
                    ( 倒是叫他问住了,过去只是一通死记硬背,传道授业的先生说要背,便背给他听。自己旁的本事没有,背书倒是不错的,通常读上两三遍就能倒背如流。 )
                    “ 学生不才。 ”
                    ( 面露愧色,眉眼带着些恭顺柔和的笑意,不由得低了头。这篇文章的含义,倒是过了好几年以后才研读透彻的,被他这么一提,的确有些不好意思了。 )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12-21 09:26
                    回复
                      “ 往后若要背书,就先把它研究透彻了。 ”
                      低头翻阅着那本书,声音清冷而平静。他尚未来自己家里做客,就听人说薛节度使家中来了个神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在家乡当地更是赫赫有名。
                      思及此处,不免要再提一句。
                      “ 纵然你是过目不忘的奇才,也须如此。不然背了书有何用? ”
                      屋外的阳光洒进来,落得满室秋意,几片红枫随着清风飘进来,正好落在案头。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12-21 16:40
                      回复
                        “ 先生说的是,学生受教。 ”
                        ( 过去不曾有人与我说这些,那些私塾里的先生只说这要背熟了,那要铭记于心。纵然自己有心求解,也只是略说些皮毛而已。眉眼低垂,笑意盈盈,仪态格外的恭敬。 )
                        “ 往后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
                        ( 起身撩袍作揖,毕恭毕敬的行了礼,收敛了笑容,神态严肃而认真。他虽不是赫赫有名的名师大家,却能从举手投足之间看得出学识渊博,屋中陈列摆设亦是格外儒雅。 )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12-21 17:55
                        回复
                          “ 赐教不敢,探讨而已。 ”
                          他尚年幼,却能有如此学识和见解,着实难得。也不枉他人称赞一句神童天才。若说赐教,那是抬举自己,只是难为薛大人上门来开这个口,倒是不介意往后与他共同探讨。
                          午后斜阳,清风拂面,与他一道踏出门去,眯起眼望向不远处的山黛,看来除了国子监那个调皮的皇女殿下,也算有人可以说说话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12-21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