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吧 关注:4,820贴子:360,133
  • 6回复贴,共1

针对小脑萎缩,从调理肝肾、濡养筋脉入手,一个方剂即可改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许多小脑萎缩患者长期受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的折磨,生活品质显著下降,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 “肝肾亏虚、髓海不足” 这一关键病理机制。
在中医理论中,小脑萎缩的发生与 “虚、瘀、风” 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肝肾阴虚、髓海得不到充养时,会使得脑髓不足、筋骨缺乏滋养,进而出现走路不稳、说话含混等症状。


IP属地:北京1楼2025-08-05 09:15回复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门诊病例:52 岁的张先生,患小脑萎缩已有 5 年,走路不稳需要扶着墙,说话也含糊不清。他的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头红且舌苔少。
    髓海不足: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肢体震颤,舌头淡且有齿痕。
    气虚血瘀:面色暗沉、四肢无力、舌下络脉呈紫暗色。
    这就好比大树失去了根基(肝肾亏虚),树冠(小脑)无法获得滋养,再加上气血瘀滞(如同营养输送通道不畅),其功能自然会逐渐衰退。
    填精补髓的核心要点在于:采取分层治疗的方式,实现标本兼顾地调理小脑萎缩。这并非单纯对症状进行控制,而要像 “培土固根” 一样进行系统性调理。下面这个方剂中.


    IP属地:北京2楼2025-08-05 09:15
    回复
      2025-09-23 21:54: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一味药都针对具体病机发挥作用:
      填精补髓 —— 龟板胶、鹿角胶、紫河车:龟板胶能滋阴潜阳、补益肾精;鹿角胶可温补肾阳、强筋健骨;紫河车能大补气血、益精填髓。这三味药配合使用,共同起到补益先天的功效。
      活血通络 —— 丹参、川芎、鸡血藤:丹参能活血祛瘀,改善脑部的微循环;川芎可上行至头部,属于 “血中气药”;鸡血藤能养血通络,三味药协同作用,促进气血运行。
      健脾益气 —— 黄芪、白术、茯苓:黄芪能补气升阳、增强肌力;白术可健脾燥湿;茯苓能利水渗湿,三者配合使用,起到培补后天之本的作用。
      息风定颤 —— 天麻、钩藤、羚羊角粉:天麻能息风止痉、改善平衡障碍;钩藤可平肝潜阳;羚羊角粉能凉肝息风、控制不自主震颤。
      疗效怎么样呢?患者用药两周后,头晕症状减轻,站立的时间也变长了;用药两个月后,走路的步态更稳了,能短距离独自行走,说话的清晰度也有所提升;半年后复查 MRI,显示小脑萎缩的速度明显变慢。


      IP属地:北京3楼2025-08-05 09:16
      回复
        调理小脑萎缩要掌握 3 个关键:
        明辨虚实:区分主要是肝肾阴虚(表现为潮热盗汗、舌红),还是脾肾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舌淡),或是同时伴有痰瘀(表现为舌紫暗、苔腻)。
        分期论治:疾病早期重点在于填精(使用熟地、山茱萸等药材),中期要兼顾活血(使用当归、红花等药材),晚期则需化痰开窍(使用石菖蒲、远志等药材)。
        整体调理:借助 “补肾填髓 - 活血通络 - 健脾益气” 的三阶梯疗法,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延缓萎缩的过程。


        IP属地:北京4楼2025-08-05 09:16
        回复
          小脑萎缩虽然是疑难病症,但只要遵循 “补虚化瘀” 的原则,坚持进行系统调理,完全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比如阴虚火旺的人可添加知母、黄柏;阳虚症状明显的人可添加肉桂、附子;痰湿较重的人可添加半夏、陈皮。)


          IP属地:北京5楼2025-08-05 09:17
          回复
            髓海不足: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肢体震颤,舌头淡且有齿痕。
            气虚血瘀:面色暗沉、四肢无力、舌下络脉呈紫暗色。


            IP属地:北京6楼2025-08-05 14:25
            回复
              从中医理论来看,小脑萎缩所表现出的平衡失调、肢体震颤、动作笨拙等症状,与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肝主筋,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肝肾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髓海充盈与筋脉柔韧,进而诱发或加重病症,因此调理肝肾、濡养筋脉成为中医干预的重要思路。


              IP属地:北京7楼2025-08-05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