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世家
肖艳萍,女,1970年出生于舟山村,殷派第四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核雕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姑苏区高技能重点人才。
民国时期,殷根福、殷根泉俩兄弟因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雕刻核雕十八罗汉头而闻名,肖艳萍的奶奶的就是殷根泉的女儿。1985年,15岁的肖艳萍开始跟随外公顾仁生、姑母肖文逸学习橄榄核雕技艺。几年后,与妹妹肖艳琴创办工作室,取名为“双燕核雕”。肖艳萍说,小时候看着外公戴着老花镜,静静地坐在桌前,一手按着核,一手挥着到刀,耳畔传来清脆的嗤嗤声,一个个微笑着的罗汉头诞生了。磨刀是个技术活,可以说当下很多人会雕核,但就是磨不好刀。因而现在的舟山村有着专门替人磨刀的师傅,肖艳萍说外公与姑母的一绝就是以坐着磨刀!从事核雕34年,现在的肖艳萍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核雕艺术风格。
自成一派
说起“殷派”,现在做“殷派”十八罗汉的师傅有很多,但是与一开始的“殷派”,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经过这么多年,慢慢的改变,肖艳萍姐妹俩的核雕也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曾经就有人建议她们姐妹俩自称“肖派”,代表作品有《渔樵耕读》、《风景八仙》《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童子戏弥勒》等。
肖艳萍雕刻的“十八罗汉“,即使在放大镜下仔细欣赏,人物的五官和神态都毫不失准,面容和体态都十分丰腴脂润。肖艳萍说,一件好的殷派十八罗汉作品,须有:凤眼、悬眉、须方、穹顶、羊齿、藏云、薄唇、鱼鳃、走丝、工笔、知足长乐等特点,除了个别罗汉,基本上都是面带微笑,富有正能量!
肖艳萍说,一个好的核雕师,只是在进化的道路上不断汲取精华,再溶入渗透自己的想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魂之所筑,万物具生。心之所往,万物具存!









肖艳萍,女,1970年出生于舟山村,殷派第四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核雕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姑苏区高技能重点人才。
民国时期,殷根福、殷根泉俩兄弟因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雕刻核雕十八罗汉头而闻名,肖艳萍的奶奶的就是殷根泉的女儿。1985年,15岁的肖艳萍开始跟随外公顾仁生、姑母肖文逸学习橄榄核雕技艺。几年后,与妹妹肖艳琴创办工作室,取名为“双燕核雕”。肖艳萍说,小时候看着外公戴着老花镜,静静地坐在桌前,一手按着核,一手挥着到刀,耳畔传来清脆的嗤嗤声,一个个微笑着的罗汉头诞生了。磨刀是个技术活,可以说当下很多人会雕核,但就是磨不好刀。因而现在的舟山村有着专门替人磨刀的师傅,肖艳萍说外公与姑母的一绝就是以坐着磨刀!从事核雕34年,现在的肖艳萍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核雕艺术风格。
自成一派
说起“殷派”,现在做“殷派”十八罗汉的师傅有很多,但是与一开始的“殷派”,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经过这么多年,慢慢的改变,肖艳萍姐妹俩的核雕也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曾经就有人建议她们姐妹俩自称“肖派”,代表作品有《渔樵耕读》、《风景八仙》《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童子戏弥勒》等。
肖艳萍雕刻的“十八罗汉“,即使在放大镜下仔细欣赏,人物的五官和神态都毫不失准,面容和体态都十分丰腴脂润。肖艳萍说,一件好的殷派十八罗汉作品,须有:凤眼、悬眉、须方、穹顶、羊齿、藏云、薄唇、鱼鳃、走丝、工笔、知足长乐等特点,除了个别罗汉,基本上都是面带微笑,富有正能量!
肖艳萍说,一个好的核雕师,只是在进化的道路上不断汲取精华,再溶入渗透自己的想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魂之所筑,万物具生。心之所往,万物具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