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菌:新苦粉牛肝菌
此菌生尝味道极苦,有毒,能导致肠胃炎型中毒。但仍有人采收,经特殊加工后可以食用,味虽稍苦,但较为鲜美,不建议普通大众购买食用。
菌盖:直径5~15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浅紫红色、绿褐色至褐色,表面不黏,稍具绒毛状。
菌管:针孔状,近离生或弯生,初粉白色,后呈淡红色;孔口小,近圆形,每mm1~2个,与管同色或稍红。
菌柄:长5~16cm,粗1.5~3.5cm,圆柱形或向下稍粗;浅紫色、淡褐色至褐色,上部色浅,基部菌丝白色;表面光滑,无网纹或有时顶端有紫色不明显细网纹;內实。
菌肉:厚,白色;初期坚硬,后柔软,极苦。
其它:通体伤不变色。
新苦粉牛肝菌很苦,且有毒,肠胃炎型。因毒素含量不高,在产区多被人采集。据采食人介绍:中毒者多为加工或烹饪不当所致。
食用此菌的关键是去毒和去苦味,办法是开水烫熟后清水浸泡。食用前,应先将它烫熟后用盐腌制。吃时,用温水浸泡一下,去除水分再进行烹饪。也有人在烫熟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再烹饪成熟后直接食用。
经过上述处理后,虽仍有淡淡的苦味,但口感和味道很好,苦味系个人口味喜好。此菌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