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3吧 关注:111,799贴子:1,653,656

试论V3经济体制的优劣(以gdp增速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大清档进入七十年代,为了考虑接下来是否要把合作社转变成计划经济,我进行了计算,接下来我会进行实践论证是否有逻辑上事实上的谬误。
先解释一下本帖使用的名词:[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产业,第二部类是生活资料产业,在游戏里原材料、工具、动力机械、铁路、建筑部门属于第一部类,消费品产业属于第二部类。比如木材用于生产投入则为第一部类的部分,木材用于人的生活消费就是第二部类的部分。
我在1楼先给出结论,下面再分析。计划经济>>合作社所有制>>自由放任≈经济干预>>农本主义>>传统主义。禁止工业和盘剥经济过于特殊我就不论了。


IP属地:浙江1楼2025-03-28 15:48回复
    直播插一个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8 15:50
    回复
      2025-11-13 08:5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说自由放任,buff很好,由于国企利润100%再投资所以在私有建筑比例低的时候综合投资率特别高。但是金融区和公司总部发展速度极快,我在1862年转红的时候金融区+公司总部已经超过国企数目(按行政力开支计3130个)了。这个时候大约工业利润的综合投资率等于(金融区投资率+100%)/2,然而即使在公开交易以后金融区综合投资率仍低于43.5%的理想比例,金融区的利润被其雇员工资和zbj的生活开销大量占用,而这部分用于相关人员开销的钱只对第二部类提供相对较少的利润——以纺织厂为例,高收入人群虽钱多但人少,购买高档物品的需求有限,纺织厂主要靠普通衣物获取订单。
      综合来说就是自由放任的私人建筑比例越高,综合投资率越低,国民经济用于建设(即用于第一部类)的钱太少,导致第一部类发展不足造成的第二部类需求不足,而金融区人员花掉的钱所形成的第二部类需求很少。结果就是第一部类发展太慢、第二部类的需求不足,国民经济发展随着私人建筑比例的提高越来越慢。而合作社经济则通过强制集体化和禁止私有化(同时也是禁止国企集体化)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IP属地:浙江3楼2025-03-28 16:24
      收起回复
        一会儿来看,没有想出如何得出合作社经济增速优于放任的结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3-28 17:18
        回复
          我意识到需要解释一下V3的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机制。在我看来,这与抽象于现实的经济过程机制类似。以游戏中大清自由放任下的工业化过程为例,土地税制从每个自给农那里收取人头税,作为雇工发展建筑业的资金,铁质建筑业形成对木、铁、工具、织物的需求,就令我们建设对应的建筑提供产能以满足其需求,这就是第一部类的扩张,然而建筑私有化价格低于建设成本且无法卖完,又有第一部类的再投资金小于建筑力支出,这个差值就需要政府的税金、信贷和第二部类再投资金来弥补。
          简单来说,第一部类的营业收入包括工资、税金、物料费和净利润,净利润扣除一部分后形成的再投资金无法购买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商品(这并不包括生活消费品,正如1楼所说过的那样,用于取暖的木材不属于第一部类产品),所以在给定第一部类商品价格范围的情况下,建造力的财政极限取决于税收、信贷上限增长(主要来源于gdp增长)和第二部类提供的再投资金,大清工业化进程的前期一般不专门建造第二部类,所以这个财政极限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不引入扩张或外贸等外部因素的话)。达到这个财政极限以后就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改革税制以及大力发展第二部类以提高gdp和增加再投资金。
          注:这就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交换的原理在V3系统中的体现,一方面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内部交换生产资料并和第二部类交换生活资料作为工资、第二部类内部交换生活资料并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作为投入物,另一方面是扩大再生产:建筑力用于第二部类的扩张并靠其剩余价值回本。这也是第一部类周转率低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重工业造价高投产慢)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交换实现的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即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的扩大再生产,就是gdp(即国民总收益,也就是总生活消费+总投资+储备)增长的原理。不过值得提一句的是生产资料总价值的增长不会以同等数额形成gdp,因为生产资料中的中间品是以额外增加最终产出价值的方式增加gdp(比如纺织厂的“染料工坊”生产方法比“手工衣物”增加5染料投入并形成15衣物产出,后者减去前者就是中间品增长带来的gdp增长)。


          IP属地:浙江6楼2025-03-28 17:32
          收起回复
            再来谈谈合作社所有制:

            根据我在6楼阐述的V3中的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原理,在给定的第一部类价格范围条件下,建造力的财政极限取决于第二部类的发展程度(当然还有税制、产业地理布局等次要的具体的因素,那不属于原理的范围)。在玩家把建造力扩张到财政极限之后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二部类——轻工业、服务业、取暖能源和农业,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扩张建造力,然而自由放任的私人所有权一方面导致综合投资率的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比例不断增长的产业利润用于人群消费的部分造成的第二部类需求相比于合作社所有制很少。
            根据我的统计,合作社所有制的经济运行中国企比例亦会逐渐降低,尤其是经常及时暂停政府建设完全让投资池自动建设的情况下更快。然而自由放任下迟早会出现的第二部类生产过剩问题则完全被合作社所有制解决了,企业利润一方面用于消费增加购买订单,一方面用于再投资来增加销售订单,在这种均衡发展的情况下第二部类企业总利润维持在最高的程度上扩张产业规模,使得再投资金以最高的速度增长。供给和需求同步增长,使得再投资金虽然相比自由放任瞬时下降了,但是再投金的增速却达到了最高。这样子,可维持的建造力就能最快增长。这就意味着自由放任在私人建筑比例低、建造力到达上限以前、第二部类供需均衡之前的时候在gdp增速方面优于合作社所有制,但是在这些条件全部消失以后就不如合作社所有制了(正如共宣所说的那样,曾在历史上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方面以后就成了生产力的桎梏)。
            注:最近几个月gdp波动特别大是因为我没给集体化农业留足信贷余额导致违约,然后我试图连续sl利用bug来临时克服这个问题,主要是我懒得回档,可以看到通过sl可以让gdp临时到达2.16B,1.9B则是真实gdp


            IP属地:浙江7楼2025-03-28 18:48
            收起回复
              尽管合作社所有制的公司无法扩张且少一个公司槽位,然而公司总部不能开公开交易(据@璐村惂鐢ㄦ埛_09XSRVP馃惥 计算大约少5%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尽管+80%建造效率和+55%(或65%)的吞吐量,但是这更加剧了自由放任下的第二部类过剩,使得第二部类的平均回报率越来越低,妨碍了再投资金的增速。无论建造效率加成还是吞吐量加成,都可以折算成投资成本和投资回报,和其他建筑一起组成平均回报率,这就可以和合作社进行比较了。合作社的平均回报率更高。(我初步计算,考虑到头号列强+建设原则+道路养护+钢建筑部门+内部贸易原则的条件,正常建筑造价是公司的1.57倍,吞吐量为0.72倍。公司建筑花1个正常建筑造价的钱可以得到2.17个正常建筑的吞吐量,以最快的速度造成生产过剩,投资回报率速降)


              IP属地:浙江8楼2025-03-28 20:04
              收起回复
                第一个就错了,说了多少次了投资效率是虚空加钱,投资比例除非有说明否则不变。后面的不用看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8 20:11
                收起回复
                  2025-11-13 08:49: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司总部你真的算进去了吗?这里面商品刚刚生产出来就立刻参与交换,同时火星市场花火星币收购。公司暴力加70吞吐哪怕有个资本家在头上吸血。也比合作社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28 20:15
                  收起回复
                    最后我也没搞懂你说的什么综合投资率。这种非常规的术语你不能先下个定义吗?倒底是啥意思。
                    金融区投资率更没有看懂,投资比例永远固定(除了极少数),只跟工厂盈利有关。这个游戏是非常简单的滚雪球游戏,除了你把所有公司总部全部造一个地方可能才会有过剩危机意外不适用任何古典经济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28 20:25
                    收起回复
                      抱歉抱歉,前面关于综合投资率有计算错误,重新计算了以后应为43.5%*(1-金融区工资/厂结余),很久以前的手稿了,好像是抄错了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3-28 21:30
                      回复
                        看投资回报率的变化情况是毫无意义的,游戏中的经济增长模型可以理想化为一个近指数函数,你去求任何位置的二阶导不能说明任何事情,因为经济的增速是以一阶导为衡量值。说人话就是你还没发育完别人就通关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3-29 00:12
                        回复
                          全世界自给农消灭完之前不需要考虑市场问题,以gdp增速论 哪种能爆更多的建造力,哪种增速就最快。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3-29 00:12
                          收起回复
                            抱歉正好周末这两天生病所以暂时没更。
                            V3里建造力或者说投资是gdp增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并不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它就可以无视其他相对不那么重要但是会对建造力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按照HOLLOWKHIGHT提出的近指数函数的gdp增长理论,他得出看某一时刻的资本回报率意义不大,所以我需要做出更详细、更公式化的解释来应对他指出的我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理论中的矛盾。
                            先解释一下本楼的概念,平均资本回报率指全国生产性建筑的平均的资本回报率。总资本额指一周内全国生产性建筑的成本之和。综合投资率就是生产性建筑的利润最终进入投资池的比例,国企的综合投资率为100%,金融区的综合投资率为生产性建筑利润扣除金融区工资以及所有者分红之后的真实投资比例,理想情况的公式为43.5%*(1-金融区工资/生产性建筑利润)。一国的综合投资率就是国企和私企加权平均计算总利润进入投资池的比例。
                            每周建造费用=总资本额*平均资本回报率*综合投资率
                            以合作社完成的那一周为例,设第一周的自由放任建造费用为A1,合作社建造费用为B1,因为自由放任的综合投资率大于合作社,所以A1>B1,按照周数类推A2、B2、A3、B3因为是第一周所以平均资本回报率和综合投资率不变。
                            由于无论是自由放任还是合作社情况下的综合投资率都会由于国企比例下降而降低,合作社的国企比例下降是否比自然放任慢,如果想当然的认为的话应当如此,但是这需要验证,那么就假设两者的综合投资率不变,本楼着重讨论的是建造力增长速度和平均资本回报率变化的问题。
                            假设每周同时建造的建筑全部在第二周完工并且完全投产。实际上一周的建造费用并不会等值形成同等的资本额,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每周新形成的资本额应近似看做比例于新增就业的一个数值,这里就假设这个比例不变。那么第二周的A2=总资本额*(1+新增有偿就业/总有偿就业)*平均资本回报率*综合投资率。
                            如果建造力增长以假定的固定比例转化为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可以使得总资本增长率不变甚至增加的话当然很好,可我并不认为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可以和就业人数的增长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在就业人数增长1%的时候显然新增就业人数不能总是达到1%及以上的增速,因为总资本额的增长不能100%转化为建造费用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包括建造力的不断增加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总资本额的增长率缓慢下降。本楼中自由放任的初始建造费用更高,所以总资本增长率是在更高的基础上下滑,合作社的基础更低。每周建造费用的增速越高,总资本额的降速越低。
                            那么平均资本回报率呢?给定成本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平均资本回报率取决于第二部类商品价格,也就是生活消费品价格。假设自由放任的平均消费品价格水平下降、合作社的价格水平不变,那么前者的资本回报率逐渐下降,后者资本回报率不变(合作社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缓慢下降,这里做简化处理)。
                            综合以上论证过程分析,每周建造费用的增长率取决于平均资本回报率和综合投资率。如果证实自由放任的综合投资率下降速度超过合作社的话,参考经初步调查统计的集体化建筑5%~10%的综合投资率以及金融区理想的[43.5%*(1-金融区工资/生产性建筑利润)]的综合投资率,结果就是自由放任的建造力增速会逐渐下降,而合作社的建造力增速更慢的下降或是增加,直到二者均达到一个限度。
                            那么这个增速变化的理论上的限度在哪里?最后结果是谁的增速更快?到达这一限度需要多久?
                            首先,这一限度基本上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只是理论上的界限,接近这一限度的速度取决于自由放任消费品价格下降速度和两种经济体制分别的国企比例下降速度。


                            IP属地:浙江16楼2025-03-30 21: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