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佛学吧 关注:4贴子:255
  • 0回复贴,共1
宏观指数与心意识善巧:
心意识是一种善巧,菩萨的善巧。
就是,有一个宏观指数这样的大前提,才确立心意识善巧。
1、符合a——b数学的宏观指数。
当确立的a——b指数,a——b是a——b,满足1+1=2,
其中——因为是——,所以就是变化性实。
所以,在这样a——b指数的环境下,人事物环境由a——b正性所带动,会趋向变好。
这实际是一种原始粗糙的净土方法。
2、
因为是a——b主导的大前提,
所以比如这样环境下,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所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就会受到a——b性的影响,呈现正向的表现。
这样的前提,就可以建立心意识善巧,激发菩萨性。如果没有这样的正向前提,那么心意识善巧就不能成立,因为环境不允许,乱动会遭到反噬。
3、
比如,面前一个a——b指数变化的前提。
然后,求取a——b变化相关,解析各种相关信息,求取各种变化未来,获取各种利益,促进社会关系扩张……,这的确会需要提升人的行动力。
这是可以建立唯识的前提。
但是,唯识并是我见法,只是偏向于激发向上的行动力。所以,是有明确前提条件的:
一个是,需要a——b指数的宏观条件。
一个是,唯识在于<东西是>,只是依据心意识的角度,安立名相。并不是吹嘘神我。
比如,一个桌子,根尘识。
肯定是桌子的前提,识也需要指向桌子,以桌子为识,说根尘识。
如果是神我论吹嘘的心理识论,那么还有桌子相关的这事吗?没有了。
如果别于桌子解析桌子子,这跟胡说八道有什么区别?
所以,唯识并不是神我,是常见总是攀附唯识,妄想唯识是神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6 18: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