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4,622贴子:4,234,794
  • 6回复贴,共1

习1武2热3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第一次在明末清初。明末多事, 兵戈四起,内外有倭寇(1560戚继光总结抗倭经验著《拳经捷要》),官方组织僧兵抗倭。内有清兵祸乱、白莲教起义(1622年)。专心武艺成为时尚。掀起习武热潮。有著名的《搏者张松溪传》沈一贯约著于1610年。《通臂拳谱》周全1644初稿,1665年成稿。《王征南墓志铭》作者黄宗羲著于1675年。《内家拳法》黄百家1675年。等等。
比如周全1644年在《通臂拳法》《自序》中写到:“世无久安长治之理,今盗贼生发山东,白莲徐弘儒为乱,殆亦乱之渐耶。当今之世,非武艺不足以保身。”
比如黄百家1675年在《内家拳法》中有:“当是时,西南既靖(本拳师认为此处应该指1662年南明云南余部彻底灭亡),东南亦平,四海宴如……当此之时,技既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为。”。天下太平,学武没出路啊。………“今先生之死止七年(1675年,康熙14年),吾乡盗贼亦相蚁合,流离载道,白骨蔽野。此时得一桑怿(宋朝名将),足以除之;”此时灭三番,1673—1678五年时间灭西南吴三桂。黄百家的家乡又盗贼横行。黄后悔当初不精习武艺。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4 19:23回复
    第二次清末民初。国家也是内忧外患。惨遭列强蹂躏,仁人志士探索救国存亡之真理。康有为先生作为光绪皇帝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第一幕僚。提倡“经武”救国。又掀起习武救国之热潮。因为热兵器的冲击,此时太极拳已非杨宗师之太极拳。传武真功夫显然也不具有普遍性。杨宗师徒孙杨敞在1921年就深刻指出太极拳研习之弊端。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4 19:23
    回复
      第三次习武热潮,是随着GG开放,和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在全国掀。……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4 19:24
      回复
        霍元甲先生会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25 07:48
        回复
          电影少林寺只是诱发因素。当时社会大背景,文革搞专政,各种会道门全部老实,陈小旺是个木匠。文革结束,社会放开,会道门还阳,陈小旺捡起了太极拳。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25 08:44
          收起回复
            14世纪,日本在国内战争中溃败的武士,勾结中国沿海海商和失业游民,于洪武二年(1369)攻掠山东滨海州县,后又窜犯其他沿海各省。朝廷遣名将汤和、周德兴在江浙沿海筑城设卫,以御倭寇。永乐十七年(1419),辽东总兵刘江于望海埚(位今辽宁金县东北)大破倭寇,迫其南移。嘉靖年间
            俞大猷,戚继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16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