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君子兰吧 关注:2,182贴子:200,066
  • 3回复贴,共1

“叶”误(恃“叶”而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4-05-16 23:58回复
    (摘自青岛兰友腾龙轩老师的整理)
    青岛老兰只有四种:
    1.德国一号,上个世纪58年或61年到达长春后被命名为青岛一号。这个编号是顺承着来的,一号仍为一号。青岛
    一号的长宽比为6:1。在老兰中算是宽的。
    2.德国二号:叶子长宽比10:1。由于这个比值介于德国一号和德国三号之间,到达长春后,被长春养兰人命名为青岛中叶。而且这个比值最接近于德国三号的比值,所以经常有人把这两种君子兰混淆。德国二号的叶子要软塌一些。给人的第一感觉象"刀串"。德国二号的记载最少。所以德国二号显得有点神秘。
    3.德国三号:叶子长宽比是12:1。这个比值,给人第一感觉是叶子细长。所以,1958年到达长春后,被长春养兰人直接命名为青岛大叶。青岛大叶叶子细长且呈“垂弓”状,象抗日电影中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所以德国三号传到青岛周边的农村地区(青岛`烟台丶潍坊丶威海〉后,被老农们称为“日本大刀”或“青岛大刀”。德国三号的叶子要比德国二号硬。
    4.青岛老垂笑:青岛老垂笑叶子长宽比是20:1。这是所有君子兰中最细长的叶子。老垂笑的叶子可达一米以上。这与后来的改革开放后传入的垂笑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的新垂笑叶子长宽比达不到20:1,叶子长度也没有一米以上。
    1823年,欧洲人在南部非洲德拉肯斯堡山脉发现大花君子兰。1828年,欧洲人又在南非发现了垂笑君子兰。这棵垂笑应是青岛老垂笑的祖宗。1840年前后,君子兰开始传入青岛地区及山东半岛(一开始为传教士传入)。所以一开始,君子兰的品种并不很多。也就那几种。1853年,君子兰开始传入日本。日本人利用这几个品种反复串交,形成了一系列品种。1932年,伪满州国成立。日本君子兰传入中国长春。
    青岛在解放前历史上分德占青岛和日占青岛两个时期。因此,好多人认为在日占青岛时期,日本人也将君子兰带入青岛。如青岛大叶有人叫它“日本大刀”。由此,有人望而生意,认为青岛大叶是由日本人带入中国。实际上,这种观点完全不理解日本当时社会构建。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日本社会等级关系森严。国家政治仍由少部分贵族把持。在当时的日本,君子兰是一种高贵的植物。只有日本上层贵族养殖。而到达青岛的只是日本平民。所以,这一时期根本没有日本君子兰传到青岛。
    德国一号→青岛一号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德国传教士传入山东半岛地区。后来主要在青岛租界内养殖。解放后,传入到民间。为了与原传统建兰丶墨兰等国兰相区分,青岛市民把当时的君子兰叫作德国兰,并且为每种兰进行了编号,青岛市民将这种兰称之为“德国一号”。
    1958年,青岛老兰先后分两批进入长春。长春养兰人根据原名称及原编号,将德国一号命名为“青岛一号”。青岛一号,叶子长宽比6:1,浅体,叶缘有毛刺。1961年,黄永年技师把青岛一号与大胜利进行串交,1965年子代第一次开花,后人谓之“黄技师”。可以说,青岛一号是浅体兰之祖。
    德国二号→(1853年由欧洲传到日本,日本上层贵族走代培育)→染厂丶串子→1932年伪满成立,传到长春→1945年长春解放,传到民间→1960S,染厂中的变异染厂演化成和尚→1960S未期,染厂+小胜利=短叶,和尚+小胜利=白金龙短叶。由上面流程图看出:所有沾德二系列的兰的子代包括短叶叶质都不高。青岛大叶是胜利一系袓宗。可以出好的子代。当初用染厂丶和尚串出短叶,或许是个错误。走代应避开德国二号一系。德国一号,即青岛一号则是技师一系的祖宗。
    德国二号是匙瓣,即花瓣有勺内扣。君子兰花叶相关,叶长则花瓣长,叶色深则花色红。图片中的花瓣较胖,则此君子兰叶子较宽。
    德国二号(青岛中叶)叶子长宽比是10:1。在大花君子兰中仅次于德国三号(青岛大叶),是叶子细长类型的君子兰。故德国二号的花瓣一定是相对细长的。周时,德国二号叶型呈火车轨,火车轨在力的作用下相对应叶尖则必有勺子头。根据花叶相关性,德国二号的花瓣一定是匙瓣花,即勺形内扣。和尚类的兰有火车轨,所以其花也应是匙瓣花。
    德国二号:1.花型是匙瓣花。这种花在和尚身上有体现,并不如百合花型舒展。
    2.叶型是火车轨。短叶与圆头类返祖经常会出现火车轨。
    3.叶质较差,基因顽固,日串便来自这一系。
    4.德国二号会出现绿芯红。老兰中的绿芯红大多来自这一系。
    5.德国二号给人第一印象象刀串。
    德国三号→青岛大叶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由欧洲传教士传入山东半岛地区,后主要在一青岛德租界种植。青岛市民谓之德国三号,青岛市周边老农谓之青岛大刀。1958年由青岛传入长春,长春养兰人谓之“青岛大叶”。后与大胜利串交,子代产生一代名兰一一一油匠。
    1853年,君子兰由欧洲传入日本,这其中必有青岛大叶这个品种,当然日本人叫什么我们并不清楚,日本人对青岛大叶进行了串交(更多地是自交)。自交退化,青岛大叶由原来的叶子长宽比12:1缩减到7:1或8:1,叶子由原来的垂弓变成了相对直立。花型也有原来的百合花型变为喇叭型。1932年,溥义伪满国成立。日本人将走代后的青岛大叶等送给了伪满政权。1945年,长春解放。为了纪念长春解放,长春人便把这种长宽比7:1或8:1的青岛大叶谓之“大胜利”。油匠是系内杂交的结果。青岛大叶,单朵花长6公分,花型为百合花型,花大色红,冠大如球,花开之时蔚蔚壮观,可为“兰中之王”。
    青岛大叶起纹便是圆筋!青岛大叶起纹便是圆筋!大胜利来自青岛大叶,这一步是由日‘本人完成的。但胜利的花的喇叭型与大叶的百合花型完全不同。1853年君子兰由欧州传入日本,品种就几种,其中必有大叶。但不叫大叶。大叶是1958年,长春人起的名。造成大胜利花型喇叭型的原因是短化!花叶相关。叶长花瓣长,大胜利比大叶短化了很多,花瓣的长度不足以支持翻瓣,所以成了喇叭状。短化的主要原因是自交!自交退化!大花君子兰老兰或外血大多百合花型。而今天的兰大多是喇叭花型是一代一代短化的结果。而君子兰第一箭自交短化更明显。
    关于青岛大叶的几点补充总结:
    1、原始的青岛大叶是隐形脉。在青岛地区及周边的农村早些年,青岛大叶都是用大泥养,春夏秋放在院子里,冬天才搬进室内。所以,兰质很差,脉纹也不显,叶子相对较硬。留在青岛市里的青岛大叶当另论,应有细微差异。青岛大叶如果用腐叶优养,那么会一定程度起纹。如果起筋纹,那么是圆筋。在纹中会出现点纹和断纹。
    2、青岛大叶的叶形是棒槌叶,由于叶子较长,表现不明显。
    3、青岛大叶的叶尖有时会出现乳头尖,表现为双曲头型。


    IP属地:山东2楼2024-05-16 23:58
    回复
      图文并茂,便于理解,不错的知识贴。


      IP属地:山东3楼2024-05-17 1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