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吧 关注:1,159贴子:112,277
  • 2回复贴,共1

浅谈禅宗公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禅宗公案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来的佛教宗派,是个综合性学派,在思想上,主要属于大乘佛教如来藏学派,重视本性清净。禅宗强调个人的修为以及神秘经验,以开悟见性为修行重点。
公案的原义为中国古代官府的判决文书,由此转而为佛教禅宗用语,指禅宗祖师的一段言行,或是一个小故事,通常是与禅宗祖师开悟过程,或是教学片断相关。作为一种禅修方式,希望参禅者如法官一样,判断古代祖师的案例,以达到开悟,又称公案禅。大慧宗杲禅师由公案禅中,发展出话头禅法。收集公案的著名著作有《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无门关》、《碧岩录》等。
古代中国禅宗最盛行的一句话头是“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头是问:达摩祖师从西天来到中国,带来了什么?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禅法从初祖摩诃迦叶传至二祖阿难,然后代代传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而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有人说他从印度带来了一部《楞伽经》,也有人说他带来的是禅法。何谓禅法?禅法事实上是心法,所以菩提达摩是用他的心,带来不可思议的禅法。既然是不可思议、无法解释,所以“祖师西来意”成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头,而且是当时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话头。
如黄檗断际禅师的师公马祖道一的公案,有一位禅和子跑过来向马祖请法,就问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祖道一马上就回答:"即今是什么意?"禅和子又再问:"如何得合道?"怎样能够与道相应。马祖答:"我早已不合道。"然后禅和子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祖道一拿起棒子就打,说:"我如果不打你,明眼善知识一定会笑话我。"
这是公案法战,禅宗的机锋好像打仗一样,这个法战可以分为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马祖直接就说:"现在是什么意?"那就是根本上不跟他啰嗦,马上直指当下的心,你只要问这个祖师西来意,你的心就活在过去,所以马上切断你。第二个回合,学人问:"如何得合道?"这是个病句,"合",两样东西后来在一起了,这个叫合,佛法是不二法门,它不是后来合起来的,因此马祖就说:"我早已不合道。"所以禅宗的启示、教法,它直指心性是非常痛快的,一句话就找到你的病,马上给你切断,所以叫机锋。
对于“祖师西来意”这个问题,禅师们或避而不答,或答一些毫不相关的具体事物,有些答案简直比脑筋急转弯还脑洞大开,期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或如大梅禅师所回答的“西来无意。”都是以一句没有意味的语句,让学徒自己参悟。由于禅不可像知识那样,是通过师生传授或书本而获得,所谓拟议即差,动念即乖,才涉言路,便失真常,历代祖师的种种回答,均是直下截断问话者的言语思路,使其直探心源。
禅宗祖师们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人,又称作“机锋”,为的是要让弟子们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净心,名为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修证,从日常生活中参究真理,直到最后悟道,也就是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然“悟道”并非事毕,而是才刚刚踏入佛道的“无门之门”,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实义,由此“悟后起修”,一直到净除二障: 烦恼障与所知障后,成就佛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6 15:20回复
    开悟虽难,然也只是刚刚入门。真正的修行是悟道后的起修,也就是许多修行人所说的实修。而公案,则是彻悟FOFA的CHANZON大师们,根据自己悟道及自己修行的经历,浓缩成的一道考题,目的就是勘测弟子有没有悟道,及开悟的程度。公案看似简单,实则玄机无穷,非彻悟FOFA者不能解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8 09: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