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语言迟缓吧 关注:8贴子:291
  • 0回复贴,共1

孩子说话慢、开口难?有可能是孩子没有建立好语前技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常会抱怨孩子说话慢、开口难,到底是不愿意讲话,还是不会讲?其实有可能是孩子没有建立好语前技能的原因。
语前技能是非口语的沟通能力。儿童具备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前,需要掌握一些非语言的方法进行沟通,并且这些方法也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提供基础。
语前技能的训练方法:
01 沟通动机
指孩子有需求时,利用非口语或口语与别人互动时,表达的某一个动机行为。沟通动机种类:包括命名、要求、拒绝、意见、展示、回答、响应、问候、炫耀及情感流露等。
方法(简单举例):家长拿出泡泡液瓶。吹出泡泡,观察孩子的反应;或者将泡泡液瓶盖拧开,看孩子会不会主动要求吹泡泡。
02 呼名反应+视线接触能力
指孩子听到自己名字时做出的反应,孩子眼睛能看向叫自己名字的人,并且保持至少1秒的目光接触。
方法 (简单举例):当我们叫孩子的名字,并在同一时间拿起小饼干放置三角区,当孩子眼睛看向我们的眼睛时,应立即夸讲孩子,同时将饼干给孩子。
03 安坐能力
是指根据当下环境的需要能够安静地端坐,而不是说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安坐。
方法(简单举例):在桌面上放置孩子的兴趣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想要拿这个物品的时候家长可以发指令或者手势引导“坐好”,同时辅助孩子坐下。当孩子坐下时马上把兴趣物放在孩子面前的桌面上。
04 听指令能力
是指孩子在听到指令后立即(2秒内)且正确地执行指令。
方法(简单举例):使用生活中孩子常用的力所能及的指令,例如:“穿鞋”,孩子听到指令后便能立马拿起鞋子做出动作“穿鞋”。
05 模仿能力
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方法(简单举例):物件操作模仿(接电话),引导孩子目光对视后说“这样做”,同时拿起电话做出接电话动作。此时引导孩子模仿做同样的事情,完成后马上给予强化物。
06 轮流运转+延迟等待
是指两人/多人共同参与一个活动,一个人做出一些动作后会停下来,等待对方反应,然后再执行。
方法(简单举例):妈妈和孩子轮流搭积木,可结合手势拍拍胸口来表达轮到谁了。理解轮流的规则,并提高孩子的等待意识。
07 概念建议+实物配对能力
透过感官对周围的人、事、物逐渐有所认识有了概念的建立,才能明白代表人、事、物的语言符号,继而更好地使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呈现一个物品时,能够在干扰项中找到完全一样的物品。
方法(简单举例):桌子上放置着苹果,香蕉,发指令“一样的放一起”,孩子便能立马找出完全一样的进行配对。
语前技能是学习说话的基础,是每个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它如同一个个指路明灯,始终照亮着沟通的方向。孩子在懂得语言理解和表达之前,要对人或者物品感兴趣,能够理解人的表情、动作、手势、声音,并有足够的沟通意愿。如果孩子语前技能都具备了,但孩子仍不发声说话,那么家长朋友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IP属地:重庆1楼2024-05-07 11: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