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765贴子:320,167
  • 2回复贴,共1

汉高帝的时代:项籍之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项籍小人最后是被汉军斩杀还是所谓自刎而死,存在争议并无定论。假设若按所谓自刎的记载来解析,则有如下观点:
项籍这货所谓自杀,要看时间段。他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时,是有选择的,要么鱼死网破,帅军作最后的武力抵抗,即便战死,也得其所。更具美学价值与真正贵族精神的(榜样如魏咎),则是与高帝约定式的自戮,正如我N年前以虚拟口气描写过的:【居于死地,群意摧折,众惶恐,反复惊,羽沉思之,未几,淡然卸甲,从容出阵,与汉王约,但以一己之命换西楚军之存,一己之血成天下之平,王闻之,动容,肃然曰:必不负君诺!既而,羽拔剑自裁于两阵间,其时,天地大风雨,两军俱楚歌,悲鸣哭笑若狂,是役,终。】
可惜哦,真实的项籍小人,懦弱匹夫之流,完全达不到哥设定的美学高度。他的无耻选择是丢下大军,心理崩溃的带几百人自个先跑了,也倒是完全符合其人一贯的奸诈卑劣性格。跑了一夜,到江边,项籍回过神儿来了,羞愧、不甘、绝望、苦涩、愤懑,五味杂出,因为遗弃或杀害虞姬而羞愧,因为丢弃大军而羞愧,更没脸见江东父老,因为绝望,所以懦弱的怨天,因已不敢弃众再逃而苦涩,因为不甘愤懑,所以还想逞逞匹夫之勇,最后再挣扎一番,而从他决定下马步战开始,他的死就已是注定的,他自杀下手够早够及时,算是种幸运,至少保留了体面,下手晚了,被俘被群殴致死,场面只会各种难看。说到底,身处被逼而不得不自杀的窘境,也就早没有了该与不该的选择权。所以在这里,项籍的自杀,没有要或不要的问题,只有来不来的及的问题。而结局,都喜闻乐见的了解喽,奸佞残毒者终被天诛,肢解诸侯乱天下者自己亦被大卸八块矣。。。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4-04-30 21:18回复
    又,以诗歌论及项籍小人之死,那么首先出来的肯定是李清照的那篇讥讽之作。
    而对李易安和其诗的解读,当有另一种具备深度与拓展之观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要人杰一样建功立业,死了也要生前一样搅动阴间,李清照头两句明显是表达一种夸张的、超越了生死的执着,一种对奋斗到最后一刻、甚至跨越阴阳的追求。结合其南渡身世背景,后两句就带出了疑问否定意味,项籍懦夫的不敢过江、不敢卷土重来,很明显不能和诗人对故土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的心愿相契合。所以如今看项籍此人怯于过江、怯于重新奋斗,李易安的一种遗憾、藐视、否定与不满的情绪,呼之欲出。所以此诗对项籍实为一种否定,不过是其特有的女子口气,否定埋怨被错视为肯定颂扬,实属千古误会。
    根据我所理解之李清照文字真正意象,绝句改律诗,信手涂鸦,共鉴赏:
    【乱 律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贪狼血肉尽,神骨亦鲸吞。
    至今思项羽,赤旗漫东城。
    可怜意气殁,不肯过江东。。。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4-04-30 22:53
    回复
      项羽不是自杀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1 0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