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9,970贴子:486,101
  • 27回复贴,共1

周后比作白衣观音,田妃步态袅娜,有飞燕临风娇态,袁妃丰美如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后颜色如玉,不喜欢化妆就像白衣的观音像,田妃步态袅娜,大有飞燕临风的娇态,袁妃骨肉丰匀,肌肤细腻,就像牡丹富贵华美。
周后自幼被教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只会理财连歌舞都不碰,田妃袁妃歌舞双全,才色兼备,而且聪慧无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29 18:53回复
    换我也爱才貌双全的田妃和袁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29 20:10
    收起回复
      我还记得袁妃喜欢穿浅碧色的衣裙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29 20:12
      收起回复
        明代的女子正常情况下不学歌舞


        IP属地:浙江18楼2024-05-25 19:20
        收起回复
          突然想起来古代的舞蹈其实早就失传了,别说是周皇后,田袁二妃肯定不会跳舞,因为没处可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5-28 16:09
          收起回复
            中国古典舞”是一个特指的概念,是当代人面对【古舞失传】的饥馑,以“中国古典舞”的名义开创的一个新舞种。它【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从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美学原则,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结合当代技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广采博纳了诸多文化基因,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的舞蹈新品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5-28 16:14
            回复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中国古典舞,【】最初的创建者即开始在中国戏曲宝库中不断汲取与摸索】着,并认识到戏曲舞蹈作为蕴含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对戏曲舞蹈的历史沿革、艺术表现手法、动作结构特征、表演程式规律、民族审美风格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它从内涵到外延的形态是蕴藏着舞蹈艺术本体概念的重要提纯因素。因此,在以戏曲为构建方法的指导下,出现了1957年的《宝莲灯》和1959年的《小刀会》为代表的早期古典舞剧作品。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它们确实都带有浓厚的戏曲表演痕迹。从创作来源上说,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部分是把某些戏曲片段、传统文本改编或移植成舞蹈剧目,表现为作品内容同戏曲题材同出一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28 16:17
              回复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中国舞坛最重要的舞种之一,但也是一个在名称和概念上引起置疑最多的话题,原因即【此舞种并不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而是根据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由几代舞蹈工作者呕心沥血而创建的新舞种,它是“当代构建”的文化产物】。仅从艺术内涵和审美旨趣上来说,它又深刻地继承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进而,在“古典审美”的旗帜下发生与发展的中国古典舞,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又有其选择与确立的必然性,它始终与所处的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时代性的抉择、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交织。因此,中国古典舞应当是优秀舞蹈艺术品位和审美追求的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实践更像是一部中国舞蹈的当代发展史。“守住本来、吸纳外来、着眼未来”站在当下的角度去审视这个舞种的发展轨迹,使我们更加明显地感受到那闪耀着民族智慧之光的时代特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5-28 16:20
                收起回复
                  现在看到的中国舞其实是一锅乱炖
                  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人们并不能看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舞蹈】,只能从舞蹈文献中得知舞蹈作品的名字,【从壁画、石雕、玉器、字画等留传下来的实物中看到定格的舞蹈姿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古典舞得以重建。古典舞虽然只有短短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舞蹈作品的数量较为庞大,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如今,古典舞已经成为最具中国特色、艺术价值极高的舞蹈种类。中国古典舞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语汇、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中国古典舞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5-28 16:29
                  回复
                    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宫廷舞蹈,它的演变至周代而始,延至两汉、两晋乃至唐代和五代,为培养专业舞者供统治者享乐,宫廷中均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如乐府和教坊司,并对民间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和再创作。
                    五代之后的古典舞【由于宋元时的战乱,相当多的优秀剧目失传】,但综合宋元时期逐步形成的戏曲艺术形成了新阶段的具有戏曲风格的舞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6-01 20:30
                    回复
                      中国古典舞并非完全湮灭,像出土的画像和陶俑,还有现在仍活跃的民间舞蹈,比如安徽凤阳的花鼓戏中都保留着古典特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6-01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