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吧 关注:92,796贴子:2,767,792
  • 20回复贴,共1

这本80万字的猫科动物百科全书是怎样炼成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想要翻译这本Wild Cats of the World是起自怎样的机缘了。
只记得有一次冯老师谈起这本书说,能把这本书的内容都吃透,那都不只是博士水平了。于是我想,对啊,这样好的资料为什么不介绍给国内的广大爱好者呢?于是,一切就开始了,那是2020年底。当时我们谁也没想到,四年后的2024年,书才能出版,书真的出版了……
一、翻译团队的组建——少而精的美
翻译书有大致几种模式,一种是派发任务式,出版社拿到版权找人翻译,另一种是水泊梁山式,翻译者自告奋勇、以“意气相投”,组织翻译队伍,拿着样章和书籍介绍,“揭竿而起”四处找出版社。显然,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连这些都不懂,不过至少明白2个人是完不成这样一本巨著的。
一般翻译团队的组建也分两种模式,少而精,多而快。
找8个人一起翻译,每人负责一段,即便是80万字的书,半年也能凑出来。
但这样问题很多。
这是一本兼顾学术和科普的书籍,学术用语不算少。每个词如何翻译?要做到全书统一,翻译的人越多越麻烦。而且,人多之后,英文能力、中文表述水平、猫科动物生态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投入的精力也不同,语言习惯也不同,最后很容易让人感觉一本书像是8个人写的,不同章节的同一个概念因为前后翻译方式不统一也让人以为说的是两码事。这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于是我们采用了另外一种团队组建方式,找一位英文能力、中文水平、猫科动物生态学基础都足够高,足够认真、严谨,愿意不计酬劳(翻译稿费远不抵投入的上千小时劳作)、辛苦耕耘,志在做事的人,一起翻译。于是便有了本书的翻译三人组,冯老师、我,和凯凯。
凯凯是我们动物爱好者圈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动物志-剑齿猫”是国内最早做食肉动物生态行为科普的账号,也是影响最大的之一,在b站、贴吧、头条、抖音有几十万粉丝,而且他本人是专业出身,基础扎实,又深谙信息时代传播规律,当冯老师和我聊起翻译这本书的第一时刻,我就想起了凯凯。很快,三个人一拍即合。事实证明,本书翻译的工作体量远超我们任何人事先的预想,而我们的“三人组”也真的经受住了这个考验。
二、翻译的工序问题——结硬寨、打呆仗的翻译苦旅
在翻译书之前,我和凯都经常看英文的文献资料,有时候我还会自己翻译整理一些俄文的资料,但翻译给自己看、哪怕是在互联网上给网友看是一回事,翻译成书出版则是完全不同的要求了。
首先是工作分工。从现实出发,冯老师抓总,后期校对、科学把关、调配资源,我和凯则负责前期粗翻。
其次是前期翻译的流程问题。我们俩都认为,面对这样长的一篇文献,前后很可能出现用词不统一的问题,首先应该制作一个翻译手册,根据原书的索引(index)将书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都列举出来,给出统一定义,后面翻译时候不至于闹出同一个词前后章节中文都不一样的笑话。
而后是翻译的具体分工,我们没有采用“取巧”的那种可以快速成型的每人负责一半的方法,本着“结硬寨、打呆仗”的原则,我们用了最费时的翻译方法——每一章一个人开荒0.1版本,另一位审订,升级为1.0版本,而后换人再次修订,升级为2.0版本……如此循环,每一章节的全文大修,做大升级,比如0.1-1.0、2.0版本,每次小的细节修订则做小升级,比如1.0到1.1、1.2版本。在2022年8月我们第一稿截稿时,有些章节的版本号甚至升到了夸张的5.12。


三、抠细节、加注释与补资料:向原作者致敬!
工序定完了,我们开始对全书的审视。为了让这本书臻于完美,我们需要在原作基础上做哪些补充工作?
灵魂之问:这本书过时了吗?
原作者宋奎斯特老爷子花了毕生心血,在还没发明互联网的时代,靠自己的威望、学术圈的人脉以及个人的勤奋,收集了大量时至今日在互联网上都找不到的数据资料,据估算有2000余篇参考文献,但本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我们找出版社谈合作的时候,很多出版社担心一个问题:2002年的书,这么老,跟不上时代了,会不会已经过时了?
关于这个问题,冯老师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
这本书可以说是从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两三千年间对猫科动物认识从神话、崇拜逐步走向科学的集大成者,集合了从古代到现代无数学者、科学家对猫科动物的研究。甚至都不是一个院士水平的科学家可以做出来的。无数科学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迭代,最终由宋奎斯特夫妇编纂,形成了某种程度上像是人类在猫科动物研究领域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研究是不会过时的,后人的研究也是站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继续推进,不存在过时一说。

书中不单集合了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还收集了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各种关于猫科动物有趣的逸闻趣事,比如美洲狮一章中美洲狮各种不同英文名的由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实际上,这本书首先本书注重的是猫科动物的基础生态学研究成果,它们的觅食、社群和繁殖行为,所幸(对部分低知名度猫科动物来说悲哀的是)猫科动物重要、经典的生态学研究,自2002年至今变化不算很大。一些物种的上述研究早已经有相当水平(比如美洲狮、虎、狮、豹等),而另一些2002年时缺乏研究的物种,到今天还是非常不足(比如云豹、金猫等一大批中小型猫科动物,甚至连有明确家域范围的研究都屈指可数)。
因此,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主体上不存在研究过时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原作者的功力,和猫科动物生态学基础研究的扎实。
在猫科动物基础生态学方面,我们只需要补充少量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或者查缺补漏,将一些新的生态行为研究补充上即可。尤其是国内近年来对猫科动物生态行为的研究进展,有冯老师领衔,我们更有义务为国内读者朋友补充上这部分内容。

如《虎》一章补充的国内东北虎家域面积与猎物生物量关系的译者注


IP属地:北京1楼2024-04-29 14:57回复
    2. 大胆更新的内容
    但自本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猫科动物的演化、分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所以,原版书中《猫科动物的分类》一章、以及几乎每一章节中涉及的少量该种猫科动物分类的描述都需要修订。于是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对于本书开篇第二章《猫科动物的分类》,我们是大动还是小动?小动就是保留原作,以注释形式在关键位置进行提示。大动就是完全推到重写。考虑到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猫科动物的分类变化很大,原作只有这一章节内容要大动,最终在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方中华版代老师们的支持下,在获得版权方同意后,我们决定彻底重写这一章。
    新的《猫科动物的分类》一章,得到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研究猫科动物演化的江左其杲老师的大力协助,完全取代了原书的相应章节。江左老师与凯凯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猫科动物演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二人2023年发表的《猫科动物的分类——化石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论文基础上重写了《猫科动物的分类一章》。将猫科动物的8大支系,按照从猫科动物演化主线中发生分化的先后顺序逐一加以介绍。本章可以说完美继承了宋奎斯特老先生夫妇原著的精髓,共89篇参考文献,结合化石证据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将目前最新的猫科动物演化路径呈现给了广大读者。

    在冯老师支持下、江左其杲老师和凯凯重写了《猫科动物的分类》一章
    3. 译者注:一切为了读者
    除此之外,在原作者老爷子夫妇创作精神的感召下(在完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用10余年时间积累了2000多篇参考文献),我们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无论有怎样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基础知识的读者,都可以读懂我们的书。于是,我们尽量保证正文中不出现英文,能意译的尽量不音译,并且将书里出现的所有人物、书籍、地名都尽量依照新华社对国外人名、地名翻译的规范进行翻译。
    对于人名,还要尽量查到人物的出生年月日、职业简介(其中部分人的信息极难查找,有时候不得不翻阅西班牙文、甚至以色列的希伯来语,查阅当地讣告才能确定人的全名、生卒年)。而后再将这些信息制成一个《翻译手册》,以便前后文统一,并在该名词全书第一次出现时候以译者注形式加以解释。原本我们还计划制作一个囊括本书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的索引表,后因书的篇幅太大(那时候还不知道书有680页之多),不得不作罢,同时为了缩短篇幅不得不删减掉的还有地名的译者注。
    据统计,全书注释的人名大约有300余个,翻译的地名(注释已删去,仅留中文地名)也有300余处,相信这些大家看不见的工作一定会大大增强文章的阅读性,与此同时让感兴趣进一步了解人物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挖掘信息。

    翻译手册中报刊书籍对照表及出现位置

    翻译手册中人名对照表及出现章节,全书涉及人物一共312个

    翻译手册中地名翻译及出现章节对照表,全书涉及地名一共325处

    根据原书索引列出的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

    人名在全书第一次出现时以译者注形式加以解释

    对书中出现的生态学名词或原文中不易理解之处进行解释

    出版社编辑王亚萍老师还在我们译者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概念补充了编者注
    而书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棘手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全书涉及的每一种动物的中文常用名、英文常用名和学名整理成表格。索性有凯凯和一些隐藏在民间的动物分类大佬帮忙,我们终于完成了整个附录6。在最终稿时,附录6已经超过了8.0版本。而且附录6是我们在开始翻译之初第一时间就优先确定的,为的也是先统一全文的动物名称。这意味着从1.0版我们开始正文翻译时起,附录6先后大修过8次。

    附录6共收集本书涉及动物物种500余种


    IP属地:北京2楼2024-04-29 15:04
    回复
      4. 文山学海中抠搜——纠结的翻译过程
      在准备好前期翻译手册后,翻译工作正式开始。实际上,翻译本身有几重困难,一是英文,大长句子要能看明白;二是中文,翻译出的中文要像人话。我们都知道,英文的语序和中文不太一样,往往按照英文的语序直译出来的中文就不像人话,这些通顺工作也占据了我们翻译和后续校对过程的大量时间。
      然后是一些细节。往往在我们大致翻阅一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大略意思已经掌握,但真正仔细翻译时候会发现很多细节翻译出来好像驴唇不对马嘴,这时候我们往往选择了较真儿。每一处拿不准的地方、看着奇怪的描述,必须强迫症地逼自己找原参考文献,甚至要找参考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拜作者老爷子所赐,文中经常引用一些古早的博物馆文献、未公开发表的私人研究记录,或是一些人的博士论文,甚至还有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著作。其中很多文献找起来十分费劲。比如下面两个例子。
      本书《家猫》一章,作者提到拓普赛尔于1607年写的著作《四足野兽的历史》一书中说道:“the breath and favour of Cats consume the radical humour and destroy the lungs...”

      这里的Favour和humour分别是什么意思?本着自己钻牛角尖、解放读者的态度,我们为这个词进行了痛苦的查文献资料、咨询有一定相关背景经验的亲朋好友……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在这过程中,一度逼得去翻古英语词典,居然找到了莎士比亚对favour的使用,盲猜是不是这个意思?


      但即便翻译成气质,这个意思还是不对……

      翻译成这样还是很难理解到底拓普赛尔400年前写这句话的意思是啥……
      直到一个我今天都忘了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怀疑是不是转手抄写时候抄错了,开始去搜索拓普赛尔的原文说的到底是什么,于是我发现……

      原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是很古早还用手抄的时候,就有人把savour抄成了favour……

      显然一些引用原始文献的资料里仍然是savour。于是破案了。


      IP属地:北京3楼2024-04-29 15:07
      收起回复
        这样意思就合理多了。经过了几天的纠结、搜寻资料,终于解决了一个在正文中可能根本看不出来的问题。这一段的翻译变成了最终的样子。favour和humour各自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此外的例子还有原文中对雪豹捕猎的一段描写,如何能更传神、但不失准确地翻译出来……


        最终润色后翻译成了这样……

        由于老爷子的参考文献很多在互联网上找不到,为了确认一些内容,我们不得不花钱买一些文献资料。与上面4.99美金的论文比起来,非洲金猫一章为了弄明白这两种啮齿动物到底指的是谁,我决定……






        IP属地:北京4楼2024-04-29 15:10
        收起回复
          由于我们想把书里出现的所有动物名称一网打尽,全都放在最后的附录6里,于是在孔夫子上买了这本参考文献的原书,查到相关章节发现参考文献里的物种是写的属名Otomys和Dasymys,由于一些物种的分类已经改变,换到了其他属中,又是一番极费脑筋的考证后,最后结果是这样……


          像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寸土必耕中,我们坚持了自己的初心……
          5. 修修补补:保护管理实践——猫科动物的易地放归
          在本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还做了少量修修补补,大概补充了近200条译者注,主要针对原书出版后新增的研究,尤其是一些过去研究不充分的猫科动物(其实现在很多还是很不充分),也和原著一样在每章后补充了译者注相应的译者参考文献。



          此外,我们还对本书《猫科动物的易地放归》一章内容做了补充,因为这一章实在写得太好了。
          这一章的位置是在全书各个物种档案之后,附录之前,正文最后的总结位置。
          作为世界上最早对猫科动物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宋奎斯特基于自己40多年野外研究经验和几十份猫科动物易地放归的文献、数百只猫科动物生命的案例,专门撰写了这一章。
          他在2002年成书之时,就敏锐预感到未来无论是拯救局部灭绝的猫科动物种群,还是为了处理与人类发生冲突的猫科动物个体,都不得不使用易地放归的方式。这一章可谓本书精华之一,涉及了截止原版出版时豹、猎豹、狮、美洲豹、美洲狮、加拿大猞猁、欧洲野猫、欧亚猞猁等物种的易地放归实验及其结果。由于当时举世瞩目的佛罗里达美洲狮重新引进计划仍在进行中,原书只摘录了部分数据。此外,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广受动物爱好者关注的野生东北虎孤儿易地放归实验。因此,在原作者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又一次开始做加法,收集、补充了部分材料,斟酌后添加了3条各自长达数百字(全书最长)的译者注,以及两个新的表格(新增表71和表72,下附表70和表71,表72为俄罗斯东北虎重新引进实验)。



          事实证明,宋奎斯特在书中对猫科动物易地放归困难的阐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总结的困难与问题毫无例外地体现在了这两项研究之中。希望我们补充的这几份资料可以为各方提供参考,为未来国内处理野生猫科动物易地放归提供一些国外科学家用数百条不同种类猫科动物生命换来的经验。
          几年翻译,死去活来,翻译过程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翻译之外要处理的工作也着实让人头疼。如果没有各位领导、师长、朋友的帮助,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
          首先要感谢冯老师给我和凯凯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以科普人的身份与科学家一起进行科普的工作,在翻译过程对我们进行科学上的指导,在校对时真的是百忙当中不厌其烦地与我们一起进行精修,对每条注释的用词反复斟酌,更感谢冯老师在出版最困难的时刻用个人的绩效奖金资助了书的出版,让我们三人的心血都没有白费。我想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那一定是国内科学家与科普人通力合作的一个新范例。
          其次感谢付方明老师、胡怡老师、文凤老师、周辉老师、刘微老师、郭玉婷老师在出版过程中为我们提供的大力帮助,让我们从一个出版白丁,到最终能找到最权威、最适合本书体量的科学出版社,并把这本远超当年想象体量的书呈现在广大爱好者面前。
          感谢江左博士帮助我们一起重写了《猫科动物的分类》一章,弥补了本书原著唯一的遗憾,希望已经熟读原著的广大爱好者朋友们能够好好欣赏一下江左老师在本书中的大作,系统了解猫科动物的演化,尤其是书中该章节的插图,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本书涉及500余种动物名称的附录6能够最终成型,离不开刘凯怊、 徐海同、袁畅、叶健豪几位师友的大力帮助,这也再次证明国内科学和科普界大有能人,本书真的是各方人才通力合作的结晶。
          感谢刘可有老友在文学可读性上提供的大力帮助,尤其在开篇翻译时,我们对文风应该如何选择、注释应该如何添加、格式应该如何整理一头雾水的时候,得到可有同学的点拨,让我有如拨云见日之感。
          特别感谢戴文倩和王越两位师妹,帮助我们审校稿子,几十万字的稿子能有今日的形势,离不开二位师妹高强度、高质量、高标准的辛苦劳作。
          还要感谢科学社的王亚萍老师,3年来跟着我们漫长的翻译过程,仔细认真、任劳任怨、专业负责地对我们翻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并且在后期长达一年多的校对过程中每一个标点都不放过的抠细节。
          最后还要感谢家人的支持与陪伴,在我们舍弃休息时间忙碌在翻译案头时能够理解与支持。
          回首过去3年,翻译书的日子总是非常充实,一转眼书已经出版,回头看既有成就也有遗憾,更多的是感慨和感谢。很久不更新公众号,今天激动之余更新了本文,希望更多爱好者和关注猫科动物的人士能够从我们的工作中有所得。我们也认识到翻译审校过程仍然有一些缺憾,尽管已经很“强迫症”,还是有细节没有抠到位、参考文献没有反复核对、标点符号没有反复核查,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把问题提出(比如在这个文章下留言),我们收集以后再版时一定做的更好。
          更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中国能有可以称为猫科动物博物馆之作的自己的中国猫科动物大作。
          如今本书已经登上科学出版社各个平台旗舰店,目前有些店铺给到7折、甚至6折的优惠。
          希望购买书的朋友们能够多在各个平台评论,让更多爱好者了解猫科动物。


          IP属地:北京5楼2024-04-29 15:13
          回复
            辛苦了,花了不少精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9 15:49
            回复
              辛苦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29 15:50
              收起回复
                太强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29 17:06
                收起回复
                  雪豹现在被单列一属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9 19:03
                  收起回复
                    @天南之毅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4-29 19:08
                    收起回复
                      支持,买过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30 09:3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01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