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吧 关注:29,575贴子:119,488

我觉得我和这本书挺有缘分的,所以我来说说的了解和见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很多情感和遗憾。
我承认我毫无出息,但我知道求生。
一直有人把它标榜红楼梦,在我看来它是三国演义,写完了四分之三的故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29 00:24回复
    对于穷人而言,钱是伤命的,命是靠欲望而来的。不信你想想,你会为了钱做多少违心的事和违心的话。
    教科书里说,钱是物质交换的工具。那钱就是并不具备心灵交换的功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29 00:31
    回复
      我的人生,总结想想,好像也经历过一次镜像转换,小的时候,是一个健康的二线城市的私立学校,它们不会催我,作业完成就好,家里也是,事情完成就行。但完全不具备让我上兴趣班的条件,只能在家里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幸亏手工作业够多,让我也能找个兴趣做。
      我的初中,爸爸破产了,他完全没有选择在二线城市硬挺着,乖乖的给我回家了。在一个三线的小镇边缘,然后初中的教育环境就算再摆烂,也不至于什么都无所谓。而我,在各个家庭作坊里做着暑假工,令我完全折服的是,这些我的老板娘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奇特感受能力,而我也看的到田野和四季。对人对物完全不用遮遮掩掩。这让人心情舒畅。我在各种作业中和活计中过完了我的初中
      我的高中,在我不愿意一直在一个地方呆六年的心理执黝中,不顾家里的反对,选择了也拼劲全力选择了一个靠近福建城里的城中村高中,那一次考试,我的初中,只有三个人考到那个高中。因为离家远。其中一个人女生是很可惜差一点我们最好的一中,这学校又打电话过来捞划档的人才。另一个是真的呆够了这个他出生的地方了,所以考了这高中。
      我承认,这高中挺好的,但我也看到了城中村的凉薄和精神时时刻刻都被城市价值观pua的疼痛。学校老师在课堂里,时时刻刻都在教唆的是,去大城市,无论怎么样都要去大城市,那里才是你们发挥的地方。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这么认为的,但我看得到的记忆中的大城市的不甘和难堪远胜过镇子里。
      最后我在高二会考结束后,不知道怎么了,就一下子丧失了拼下去的动力,无论上什么课都是意志力缺失的样子。而那个女同学,她在高中的尖子班,我们同在一个学校。而她也会经常带我坐公交去城市的图书馆里。我在小时候看到过,并没有什么惊喜的,而她却什么都充满了惊讶和冲劲。
      而她的天资在我彻底受不了学校以城市为中心进发的价值观离开学校的时候,也依然昂然于全校前几。
      我问她如何去做数理化的最后几题,她告诉我,她的一天都在解题的乐趣中度过,直到下课也恋恋不舍。而我,在脑子空空而且控制欲强度大的普通班中成了人见人躲的角色。我那时候不理解她,她也同样不理解我。但我知道她一定可以远走高飞。实现别人口中一定要上大学的心愿。而那不是我的心愿,我没有动力。
      非常凑巧的是,在我彻底待不住的时候,她考了全校第二,我考了倒数第二。
      现在看来,如果命运一定有镜像转换,那我希望她在二线城市里也一定过的很好吧。那也是我的心愿了。
      我从高中二年级下辍学了,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而这本书,是我在我打工的一家汽修店看到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29 01:05
      回复
        所以百年孤独,如果真要简介,我看的到的是:是一个健康的村野小镇,在百年的变迁中,变成了城市边缘人群的城中村,最后被拆迁的故事。
        这也是引起大多数人可以共鸣的现代的故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29 01:10
        收起回复
          然后,看到这本书,我就开始看红与黑,看三国演义,看水浒传,看金刚经了。一切皆是兴趣导致的。
          所以当我看完高中老师的教学演讲后,我完全不觉得是这么回事。因为他们是别人从上而下给的答案,而我是用心感受到的震撼。所以我无法接受。
          我记得小时候,练电子琴,练毛笔字的时候,学校老师问我要不要更进一步,我告诉他们,我能学会并且能走到这里已经足够了。我知道外面有更好的世界,但已经足够了。
          我替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可惜的地方是他们已经因为知识飞的足够高了,但是他们丧失了该有的生存技能。这是我替他们遗憾的地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9 01:23
          回复
            蕾梅黛丝和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所有的作者想写又不敢写的题材是,敌国公主和本国将军。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拥有责任的爱,和不能拥有爱的责任。我对你的爱,会让我丧失对大家的责任。应公废私是天理,应私废公是大忌。所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他被保守派把控的朝廷投降的时候,他的将领否定了他的理想,乌尔苏拉在他死后也毫不客气的否定了他的爱。因为他要对他出生入死的将领和士兵负责。
            那因为他和自由派死的人白死了吗?所以才有命的偿还机制。
            这点信佛的一定看的出来。鬼魂变昆虫,变动物,最后变成人。
            那些因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的理想而杀的人,都被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因为爱而生的孩子还了。
            这孩子的灵魂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孩子的肉体给了乌尔苏拉的姑妈和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家的一位叔父。因为这故事里,类似和事实不是一回事,而天主教的家庭和信仰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相的父亲注定了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和即是表姐又是姑妈生的孩子如果要转世是有两个肉体的。
            而安提戈涅里,叛军将领的妹妹,在被国王下了禁令的情况下,选择去为他哥哥收尸。而她也被捕入狱,最后她的未婚夫敌国的选择了自尽。
            你觉得这个故事,谁是过错方呢?这个故事,在西方教学课堂里,叫无过之过。谁都没有错,谁都尽了责任。
            三个蕾梅黛丝,一个死的时候,怀着龙凤胎【精神和肉体】。一个飞天( 精神心满意足)。一个肉体送走,心怀义愤。这个家族无论是否有血缘还是是否有姓名,都不容许蕾梅黛丝来。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29 02:09
            回复
              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它的名字是以哥伦布这个西班牙小贵族诞生的,但是创立他的人是一个拉丁美洲出生的本土白人玻利瓦尔先生。
              而意大利有段时间,也是西班牙贵族私生子把控的傀儡政府。而在阿玛兰坦乌尔苏拉 提议 叫罗德里戈的时候,其实对应现实说的好像是,做一个被钱控制起来的傀儡政府吧。而奥雷里亚诺巴比伦说的提议,叫奥雷里亚诺吧,对应现实说的好像是,做一个武装掌控起来的事实政府吧。
              然而最后一个孩子,他好像并没有名字,因为最后一个孩子是没有责任的爱而诞生的孩子,对应的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于自由派的没有爱的责任。所以,奥雷里亚诺对自己的心开了一枪,乌尔苏拉看到铁锅里的蛆虫的时候,奥雷里亚诺他的精神已经死了。然后肉体死了,他因为他的罪孽下了地狱。阿玛兰坦帮他收尸,然后被死神带下了地狱。
              如果蕾梅黛丝的三次出场,对情的反应是被动,不为所动,和主动。
              从后往前反过来看就是,对于得不到爱的义愤填膺,对于男人欲望的置之不理,对于家庭管理的支配欲。
              如果把蕾梅黛丝顶替为敌国公主呢?把爱顶替为理想和家呢?
              第二次蕾梅黛丝为什么会因为马尔克斯对于阿玛兰坦的爱而感动,因为敌国公主会因为本国将领对于家国的感动,因为敌国公主也捍卫自己的国家,她有理想啊,但是她身体里的灵魂告诉她这并不是她的家。她想要的是,做完一切绞杀后离开。
              她已经心满意足的走了。
              所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需要马尔克斯上校,奥雷里亚诺上校最后选择的是独善其身,而马尔克斯上校最后的选择是捍卫自由派的理想,顶替奥雷里亚诺上校承受万人的鄙夷。而奥雷里亚诺上校作为领头的承受的是不属于他的荣誉,那荣誉本该属于马尔克斯上校。所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他不可以领,因为他的心灵受不起这样的重担。但他看到马尔克斯上校,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因为他有他们的理想啊。
              他也没有看到马尔克斯上校死后的样子,但乌尔苏拉帮他看到了,并且认了他是家里的一份子,就像她对克雷斯皮一样。
              作者在第一次蕾梅黛丝出场前,出场了一个每夜70次ji女的雏,如果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于人真的有怜悯,他一定会把对于这个每夜70次ji女的怜惜转移到蕾梅黛丝身上。而蕾梅黛丝确实是被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杀掉的。表面上是因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娶了妻子年龄太小又怀孕了,同时因为阿玛兰坦和丽贝卡的纷争问题。其实因为转世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和转世的阿玛兰坦杀了她。因为蕾梅黛丝的鬼魂在地狱把这里所有的灵魂杀死了。她是敌人的女儿啊。从一开始就具有不正确的属性。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从开始到结尾选择一切从心,还并且见好就收,所以我想他确实是爱过蕾梅黛丝,并且放下了对她的爱的。所以我想我是能理解他的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9 03:39
              回复
                为什么爱情是罪过,因为爱情爱的是敌人啊。
                哥伦布对于拉丁美洲,是有爱的吗?他有责任吗?他有爱,哪怕是以物换物,他也因为新大陆而闪耀啊,变成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存在,而不属于西班牙王室,哪怕他最后被三个国王抬着棺回家了。他也是死在古巴啊。他哪怕心里一直都在想着西班牙,想着为了西班牙好,为了新大陆好,他带来的,好像也是灾难啊。
                西班牙是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他的心属于西班牙,那他的肉体就是被彻底困在了拉丁美洲了。因为他接受了太多的物质了。他的肉体换不回来了。
                那个时期,郑和下西洋,下了七次,宁愿做赔本买卖,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宁愿为了名义而去死,是因为,海外的游子孤魂,能捞的的要捞回来啊。哪怕是站错队的犯人。
                如果这故事一切都是反的话,正面是大哥需要责任心,小弟需要爱。反过来就是,大哥不能有责任心,小弟不能有爱。
                从书里看就是,第一代阿尔卡蒂奥为了自己的女人而杀了阿基拉尔,第二代阿尔卡蒂奥为了自己的女人和家杀了外面的野鸡和占用了农田,而且一个一直忍不住往外跑得人有一天一直都在和周围人打招呼,只有可能是因为他又想走了,加上这个故事把两个原本不属于一个时期的历史人物都编成兄弟俩了,第一代阿尔卡蒂奥替最后一个孩子,第二代阿尔卡蒂奥,替的是第二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因为他已经劫了死刑,所以他替他死。
                第三代阿尔卡蒂奥为了自己的小家把马孔多的大家都集合专门纳税,第四代阿尔卡蒂奥第二(即便双胞胎可被转换了,)作为监工被他的头背叛,把他底下的工人都杀了,而他没死也躲起来了。第五代阿尔卡蒂奥为了自己名义上的教皇身份而大肆挥霍着家里的财产而毫无出于自己的信仰或者基本为人的怜悯心,他在最可能起到责任的时候,钱和身份都给你了,没有起到作为家族长子的责任而想着走去那不勒斯港(意大利南部第一港)。
                对,西班牙王室私生子曾一度把意大利变成了傀儡国家。镜像转换,就是,哥伦布想要把哥伦比亚或者说拉丁美洲变成西班牙的傀儡国家和地区,虽然玻利瓦尔过去已经争取到了一点权利,但是现在西班牙贵族人员依然可以在这里当个吉祥物官员,比如说医生。现在也依然如此看起来理所当然。只是吉祥物而已,和他结婚的本地白人也不许她爱他。这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为什么女主不可能爱医生的原因,因为家国仇恨。他们注定不幸福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29 04:29
                回复
                  作为媳妇,费尔南达对应的是第一个蕾梅黛丝(zf颁发的选美小姐荣誉,对应突然到来的官员的不谙世事的小姐),桑坦索菲亚德拉俾达对应的是第二个蕾梅黛丝(反叛军的小情人对应得到是敌国将领的情妇),丽贝卡对应的是最后一个雷梅黛丝(充满野性对这里一切和土地都感到稀奇的欲望对应对男人居高临下的藐视到不可自已的冲动欲望)。
                  所以爱,这个词,在这个故事里是罪恶,因为西班牙甚至是整个欧美都是不顾一切的索取。而他们没有反抗力啊。只能被动接受他们对于拉丁美洲的批评或者赞赏啊。就像乌尔苏拉阿玛兰坦承受的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加斯通用钱为代价的羞辱和她事实上丈夫用肉体为代价的索取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29 04:53
                  回复
                    我看的故事里,如果故事里出现三个主人公,都积极向上,就有一个摆烂的,成为别人眼里口中心里,你可千万不要成为她/他的对象。即便是如此,她/他也是有希望的啊。如果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三缺一的话,那么,就请让这个在地球最后一个被发现的角落保持他的遗世独立吧,也许有一天,它会积攒能量一鸣惊人呢,成为三个摆烂,一个地区欣欣向荣的地方呢?曾经的美国不也是这样吗?
                    拉丁美洲的动物还是动物,都是会迁移的啊。墨西哥的帝王蝶用三代人周而复始的在拉丁美洲到美国,再从美国到拉丁美洲的旅途。而白人最先踏上的,也是拉丁美洲,再是北半球。所以可能,有一天,拉丁美洲真的变成向美国一样的新罗马也是有可能的。媒体营销号和教科书如此理所当然的从上往下看拉丁美洲,在我看来是一种肤浅的短见和遗憾。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29 05:09
                    回复
                      丽贝卡是被印第安人驯化的本土白人啊。她和克雷斯皮,她和第二代阿尔卡蒂奥,她和她的小女仆,最后她和她的父母们在天堂相聚。我想她得到了她的幸福了吧。作者希望的得到幸福的女人也是像这样吧。你该爱这本国的土地,你也该爱着本国的女人。这就是这个故事不惜那么多笔墨也要写完的故事,即便命运重复了三次也一定要纠正的观念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29 05:39
                      回复
                        法国的拿破仑和拉丁美洲的本土白人玻利瓦尔是一个时代的人,法国的拿破仑在战场上看到一个幸运草,伏身去捡,躲过了敌人的子弹。到玻利瓦尔,对于拉丁美洲拼了一辈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终于取得了独属于拉丁美洲自己的地方。最后他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土崩瓦解,他的精神荣誉和遗憾都归于这个土地。作者和这片土地看起来并不喜欢蕾梅黛丝和蕾梅黛丝的原型玻利瓦尔的妻子啊。
                        无论怎样,接过来,都马上的香消玉殒了。如此的迅速和理所当然。所以玻利瓦尔他的名言,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幸福。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主和敌国将领而言,这都是不可能的也无法容忍的。只不过那时候,他好像承受了拿破仑的不会有的幸运(生前看到了他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还在啊,他解放并统一了拉美)也承受了哥伦布不可能拥有的不幸(你不可能也不该与一个欧洲女人结婚,这是不对的。),如果他们真的是像媒体报道的一样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的命运真是现世报,做了一次成功的镜像转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29 05:40
                        回复
                          经过范晔的新旧两译本,经过台版,经过叶淑吟的台版,经过企鹅号出版的英语版,经过这十年毫无出息的打工人生,我想我确实理解了马尔克斯也确实喜欢这本书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29 05:51
                          回复
                            一个家族,连接着马孔多这片土地的一百五十年,波澜壮阔的军阀,富豪,教皇,还有对于拉丁美洲并没有天然正义性的官僚。他都写尽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4-29 07:25
                            回复
                              还有,我觉得马孔多真正的母亲是庇拉尔特尔内拉,乌尔苏拉是怀着对另一个部落的愧疚跟随丈夫过来的,对应的就是欧美的逃犯。而庇拉尔特尔内拉她一直都把自己隐藏的很好不被后代任何人知道。而尽心尽力的打理着这个地区的一切。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4-29 0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