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吧 关注:231,742贴子:6,097,612
  • 5回复贴,共1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标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cma17年就颁布了这个行业标准
QX/T 394-20按照这个标准副热带季风建立时间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
也弥补南海夏季风监测的局限性


IP属地:四川1楼2024-04-26 08:51回复
    https://www.cma.gov.cn/zfxxgk/gknr/flfgbz/bz/202209/t20220921_5099026.html
    其实这个对于雨季的预测比南海季风有价值
    因为4月江南和华南都普遍进入雨季
    而9月中旬之前除华西都退出雨季
    如果按照西南季风5月下旬到10.1前后来看
    滞后过于明显


    IP属地:四川2楼2024-04-26 08:59
    回复




      IP属地:四川5楼2024-04-27 18:44
      回复
        对比一下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





        IP属地:四川6楼2024-04-27 18:49
        回复
           海-陆气压差季风指数(1)
          该指数计算主要参考施能等的定义(Shi Neng, etal 1996, 施能,1996),计算两个序列,月序列及季(夏季)序列
          该指数定义为:20-50°N(7个纬带)的110°E与160°E的月(季)的标准化海平面气压差的和,所得的序列再进行一次标准化处理。对于夏季(6-8月平均)的季强度指数,则乘以-1,这样计算所得的强度指数越大,表示夏季风越强。
          海-陆气压差季风指数(2)
          该指数是根据郭其蕴(1983),赵汉光等(1996)的定义计算而得。计算的季风指数序列包括月序列和季序列。
          定义为10-50°N范围内,每10度纬圈上用110°E减160°E之间的气压差值》=5hPa的所用数值之和,代表冬季风强度,气压差值《=-5hPa的所用数值之和,代表夏季风强度,并将各月冬、夏季风强度与气候平均值(1971-2000年),求比值,作为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IP属地:四川10楼2024-04-29 22:45
          收起回复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
              该指数根据张庆云等(2003)的定义计算求得。
            将东亚热带季风槽区(10-20°N,100-150°E)与东亚副热带地区(25-35°N,100-150°E)6-8月平均的850hPa风场的纬向风距平差,定义为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
              该指数根据夏季热带季风槽与梅雨锋的强度及其距平风场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的特征而定义的,能够较好地反应东亚风场和中国东部降水场的年际变化特征。


            IP属地:四川11楼2024-04-29 22: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