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续写吧 关注:5贴子:39
  • 2回复贴,共1

第十三章(10) 战事战事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迷迷糊糊的半路上临时接到传话说议事地点改为宰相公廨的时候,商成差不多能猜到议事主题了,要么就是西南出事情了,要么就是东倭有眉目了,再者就是两者都有?嗯,虽然赶巧了,但也不是不可能。西南如果出事,商成觉得不会是好事,从之前嘉州行营陆续发回的战报,从那些所谓的胜利,他一直都不看好西南战况。但东倭的事情,商成认为十有八九是好事,东倭那屁大点地方,武器落后的情况,还能有什么意外?虽然所谓的藤原家族把持朝政,祸害了多少前三口说的所谓仁人义士,国家栋梁,又有多少属国、军队慑于藤原家族威严,同时也因为是与藤原家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行动、步调都是高度保持一致。但,这不是一直没有外力介入吗?现在大赵有步兵、有水师,有了这强势的外力介入,他很看好段四的前途。
到了宰相公廨,商成就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谷实、杨度、严固等一众柱国,陈璞这个挂名兵部的柱国都在了,澧原大营、京畿大营的五品以上将领都在了,认识商成的,都互相点个头,微笑表示打招呼,但杨度、严固依然没有跟商成打招呼,当然商成也不在乎。不过商成从谷实点头下微笑的表情能证实自己路上的猜测八九不离十了,他也大概对自己等下要如何发言有了个梗概。对谷实来说,西南打成一锅粥,才不关他的事,他甚至希望西南越乱越好,当然这心思不能表露出来,但东倭战事就不同了,他可是主要发起、参与者之一。
陈璞也跟他微笑点头,但随即又有些面色沉重。商成看到好朋友这个神请不由想笑,但又不敢笑出来。他知道陈璞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感叹,都是明摆着的,两个方向的战事他和陈璞都讨论过,应该不能叫讨论,基本上都是商成说,陈璞听,陈璞不明白的地方,商成继续补充解释。这也是现在商成在京城闲得发慌,才会有大把时间指导陈璞。但显然,现在这个场合,不适合他跟陈璞多说什么,商成走到自己的位置,挨着谷实坐了下来。
张朴坐在上首,脸色沉闷,大家也跟着张朴的脸色,不敢喧哗,顶多微笑示意、交头接耳的低声耳语,等着张朴来宣布会议的主题。气氛很沉闷,正在大家不知道张朴要说什么的时候,看到汤行老相在随扈搀扶下颤颤巍巍走过来,于是大家都赶紧站了起来,有的抬起手以虚扶以示尊重,有的赶紧退后半步,等汤相坐在左上首后,大家才正襟危坐注目尊之,汤行老相也值得起大家的尊重。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事情也许比预想的还要紧急一些,更是不敢有云游九霄的心思,既然汤相在,自然他主持了。
“今天的议事关乎大赵国祚,我已经跟陛下请辞了,不日就回乡休养,诸事还需要各位衷心体国,与张相共谋国事。我年老体衰,沉疴多年,本意不与今日议事,然兹事体大,陛下亦有叮嘱。”说到这里,汤相还朝皇宫方向拱了拱手。
大家赶紧学样向皇宫方向拱了拱手,闭目静听。尽管汤相归辞是公开的秘密,但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公之于众又是另一回事。
“固不敢懈怠,今日收到嘉州急报。”汤相边说,边有吏员分发抄写的嘉州战报。
“诸位务必畅所欲言,尤其杨候、严候、谷候,对了,应伯,也要共参详之,老朽不能久坐,有劳诸君多多担待了。”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所有人都很意外地看到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情,汤相确实老了,他要辞相也是公开的事情,本以为上次操典军议之后不再参加议事的他今天又过来,可见今日议事之重要,但来了又走,也可见汤相身体确实欠佳,同时也体现汤相的识大体,该走的时候就走,不拖泥带水,给别人也腾挪位置。但他留下的几句话,以及走时候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商燕山,给大家无限的遐想,陛下对这次议事很重视,同时也算是对汤相辞相前的尊重,再来主持这次议事。但从汤相对商燕山的话语,可见东元帝也有交代,尽管汤相先说杨度、严固、谷实,再提商燕山,但哪位看不出先提的,仅仅是因为他们年纪大而已,可不是说意见多重要,足见这个商燕山的地位,简在帝心啊!这个商瞎子都“养病”了,还这么能折腾,朝廷还是这么重视,还能养到宫里这位挂记着。看来,有些事情还很有意味。
张朴很郑重地送走汤相国后回来坐下重新议事。
“诸位,刚才汤相也说了,此议体大,大家刚才也都看过看战报了。”张朴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呷了口茶,看得出脸色也不太好,又接着说:“诸位多多参详”。
战报和商成料想差不多,但还是有出乎意料的,只有嘉州战报,看来东倭那边实在因为海况难测,理论上应该有结果了,但消息还没送达。
西南吐蕃竟然动了,而且是大动,一路大军直冲雅州,已成威胁态势。而南诏邛部两万人出大度水、过汉源,阿都部一万人已跨雷波、绥江,芒部两万人过长江到戎州,重点是吐蕃和南诏看起来已经是取得共识,西面、东南、西南方向对南下的大赵部队有配合的意味,而且在局部的短兵相接中,已经有少许县城陷落,吐蕃方向、南诏方向都在向嘉州推进。更要命的是,嘉州行营在处置了燕山卫马琛等军官后,不是更为凝聚,而是一些军官开始有畏难情绪。
商成看到这里就大为恼火,他上次已经很明显警告上官锐让萧坚不要处置马琛来杀鸡儆猴,可萧坚还是这么做了?原因很明显,一来没有拿得出手的战果,二来下面军官不服、不睦,这都大战在即了,内部还不能凝聚共识,要是杀鸡真能儆猴,商成也认了,他至少相信萧坚只是把马琛调整到无所谓的位置或者降职,最多也是撤职,总不至于杀人,那回来后,商成再给马琛做点安排,让他以后至少恢复原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虽说他现在是个没有实职的上柱国,但怎么的,顶着个柱国的头衔,挂着县伯的封爵,安排关照一下七品品秩军官职务,想来宰相公廨和吏部、兵部还是会卖他这个面子的。可是他萧坚处置了马琛,没翻腾出浪花啊!不是吗?这算什么事儿呢?以致后面萧坚说战事局部小挫,但不影响大局,将按既定方略推进对南诏的重击,至于吐蕃私下安抚的意味浓厚。这些信息商成都懒得看了。
“杨候,如何看待?”
杨度皱着眉头,瓮声瓮气地说:“战事吃紧,朝廷不可小觑。”
这话所了等于没说啊?在座的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想跳出来发言,也静等杨度下文。但楞是没下文了!把张朴刚咽下去的一口茶差点没呛到。
但杨度也心烦啊,朝廷谋划西南近两年,粮草、兵饷配给无数,前段时间还被澧原大营划拉过去二十万缗的军资,还楞是打成现在这个情况,怎么说?指责、批评吗?是应该的,但这是张朴为首的南进派的一力主张,张朴接下来基本上就是左相了,还指着和尚说秃驴吗?他只是叹息感叹他商瞎子的好运道,你说商瞎子一早就看出南诏虽小,但不好轻易起战,而且还不得不说,这商瞎子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真是不在话下,就是他带出的手下,孙仲山大破突厥王庭,段四,一个名不见惊传的七品游击将军,听说曾经还只是个猎户,就敢带几千人去攻打一国。还有那什么郑七、钱老三,都是些什么犄角旮旯地方提拔上来的,个个都是能征善战,敢打敢拼。回过头看看萧坚,还有他自己,手下前年吃了突厥茨败仗就不提了,但底下个个看着舆图夸夸其谈,上了前线,乏善可陈。这次西南形势早前他就跟商瞎子一样,不看好,现在只是更不如预期罢了,萧坚肯定要吃亏,这已经不用他再去想了,他也是无所谓的态度,管他什么事,反正自己不要在这里落井下石也就是了。


IP属地:浙江1楼2024-04-17 09:35回复
    喔!商瞎子是不是要披挂出征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4-04-18 14:53
    回复
      老萧啊。真的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30 2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