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吧 关注:106贴子:300
  • 0回复贴,共1

石首归本堂李氏世系简录----陇西李氏申公房李建后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归本堂世系考证为陇西李氏申公房晚唐兵部尚书太子太傅李讷直系后裔。陇西世系以李崇为第一世;早期分13房,第6房谓申公房,唐朝分39房,申公房俗称老六房,晚唐陇西李氏老六房李震公从河北赵州寄籍石首(当时称江陵县),震公娶博陵崔氏,生李造、李逊、李建,李逊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李建官至唐穆宗刑部侍郎,李建之子李讷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傅,已是唐朝末年,因黄巢起义归隐东山,繁衍至今。
1. 世李崇(约公元前310~公元前250年),字伯祐,李昙长子,公元前280年陇西设郡,任清朝第一任陇西郡守、南郑公。生三子:长子李平、次子李燕;三子李瑶。
2. 世李瑶,李崇三子 字内德,南郡守、狄道侯。
3. 世李信(?~?),字有成,李瑶之子。李信为战国末年秦国名将,秦王政十九年,率部与老将王翦等合破赵国,后又以先锋之师进抵易水,大败燕太子丹。秦王政二十二年,与蒙恬等率师二十万攻楚,连破数邑,后为楚将项燕所败。之后,投身于大将王贲麾下,平定燕、齐二国,亦多有军功。其官至大将军。封陇西侯。生子李超。
4. 世李超
5. 世李仲翔(?~?),李超次子,官至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死,贈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从此世居于此。生子李伯考。
6. 世李伯考(?~?),李仲翔之子。官至陇西、河东二郡太守。长子李尚,少子李向。
7. 世李尚 官至成纪令,迁居成纪
(?~?),李伯考之子。官至成纪令,迁居成纪。生子李广。
8. 世李广,(?~前119年),
李尚之子。汉文帝十四年,匈奴犯边,李广以良家子从征,因功授汉中郎。七国之乱时,以骁骑都尉从 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立有大功。因私受梁王印,朝廷不予封赏。后历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七郡太守,皆以力战为名,武帝初,入为未央卫尉。后来又多次以将军领兵,远征匈奴。平生七十余战,皆以勇称,匈奴畏服,号曰“飞将军”。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兵出漠北,李广自请为前将军,随军远征,卫青以其年老,令其从东路行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年六十余。生三子:李当户、李椒、李敢。唐德宗时,李广入奉武成王庙,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唐宗室是李敢后裔。
9. 世李当户 (前158年-前134年),李广长子,汉武帝时,任郎官。遗腹子李陵。
10. 世李陵 (前134—前74年),字少卿,李当户遗腹子。汉武帝时,官拜骑都尉,领步兵五千,驻屯于张掖。天汉二年,率部与匈奴在浚稽山大战,终因寡不敌众,降于匈奴。汉武帝误以李陵为匈奴练兵,夷其三族,李陵乃与汉绝。之后,且鞮侯单于将女嫁于李陵,封其为右校王,掌管坚昆部落。元平元年,李陵病死于匈奴。
11. 世拓跋推演(李陵子)大泽之东(今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前57年活动。后在齐齐哈尔东北的嘎仙洞。
12. 世
13. 世
14. 世
15. 世
16. 世
17. 世
18. 世
19. 世北朝李发(拓跋•俟地归)拓跋邻活动 约180~220年,李发(约160~230),鲜卑名“拓跋•俟地归”。名见于《李贤墓志》,志载为李陵之裔,李贤十世祖。曾率领诸部族拥戴魏圣武帝拓跋诘汾建国“拓跋”,并以拓跋为氏。按《李建墓志》记载:“李发事魏,为横野将军申国公”,按家族世数推算,李发应该就是拓跋•俟地归。拓跋邻传位儿子拓跋诘汾,建北魏。
20. 世
21. 世
22. 世
23. 世
24. 世
25. 世李富(?~?),李陵裔孙,俟地归七世孙。北魏太武帝时,任子都督,在讨伐两山屠各族时阵亡,追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生子李斌。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26. 世李斌(?~?),李富之子。以都督镇高平,举家定居于此。生子李文保。
27. 世李文保(?~517年),李斌之子。以子荣,追赠司空。生子李贤、李远、李穆。生女李氏,嫁厍某。
28. 世北周李远(兄李贤、弟李穆)(507年~557年),字万岁,李文保之子。先后出仕北魏、西魏、北周,累迁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阳平郡开国公,受宇文护逼迫,自杀。建德元年,赠本官,加太保,谥曰忠。隋开皇初,追赠上柱国,黎国公,改谥曰怀。生子李植、李基、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等。
29. 世李明(?~?),李远之子。名见于《李建墓志》,官至<唐>绥州刺史。〖李明家世浅析:新、旧唐书《李逊传》皆言其家为“元魏申国公李发之后,于赵郡谓之申公房。然据《李建墓志》文意,李明为申公李发十一世孙)。北周柱国大将军、都督熊陕十六州、阳平郡公李远之子。北朝周、隋时期,李贤、李远、李穆三兄弟皆以佐命之功,权重于时,其家族为当时宠盛无比的大族名门,其中以李穆官职最显,受封申国公,位至太师,为西汉校尉李陵之裔。因此,记载其家为“赵郡申公房”之说是错误的,最早记载此说的《旧唐书》根本未作详考,之后的《新唐书》等书更是以讹传讹。此外,志文载:“按李发事魏,为横野将军申国公,十一世而生有唐绥州刺史明”。白居易所撰《有唐善人墓碑》亦载:“唐有善人曰李公。公名建,字杓直,陇西人。魏将军申公发,公十五代祖也;周柱国阳平公远,六代祖也;绥州刺史明,高祖也;太子中允进德,曾祖也;绵州昌明令珍玉,大父也;雅州别驾赠礼部尚书震,考也”。按照李明(11世)→李进德(12世)→李珍玉(13世)→李震(14世)→李建(15世)的推算方式,李明为李发十一世孙。可笔者反复揣摩文中“十一世而生有”之句,李明当为十一世。考《李贤墓志》,记载李贤为拓跋•俟地归(即李发)十世孙,如果此志记载无误的话,可作如下推断:李远为李贤之弟,李明作为李远之子,当为十一世。〗
30. 世李敬德(?~?),李明之子。官至太子中允。
31. 世李珍玉(?~?),李进德之子。官至绵州昌明令。
32. 世唐朝李震,(?~?),李珍玉长子。官至雅州别驾。赠右仆射。夫人博陵崔氏,以子荣赠博陵郡太君。(应该还有旁支),生三子:李造、李逊(进士第一名,唐刑部尚书)、李建。
33. 世李建,李建(764~821年),字杓直,荆州石首县(今湖北石首市)人。唐朝大臣,雅州别驾李震第三子,刑部尚书李逊弟弟。出身清贫,努力学习。贞元年间,考中进士第二名(榜眼),起家校书郎,右拾遗、翰林学士。唐宪宗时期,贬为詹事府司直,迁殿中侍御史,历任京兆尹、澧州刺史,拜太常少卿、检校礼部侍郎,知贡举。
唐穆宗即位,授刑部侍郎。长庆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八,获赠工部尚书。39岁生子。祖籍:陇西,岀生地:湖北省石首县。生五子二女: 李讷 李朴 李恪 李悫 李硕 二女墓志铭未记名。
34. 世李讷 生于802年,字敦止,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人,唐代官吏。人物生平 进士及第。累升为浙东观察使。性急躁,不以礼待士,被属下所逐,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后征召为河南尹。当时,境内洛水暴涨。他于旅途中不理而去,致使民房被洪水冲毁甚多,受时人批评。曾先后三次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又任兵部尚书,卒于太子太傅。遗命(葬不请卤簿,避赠谥)。唐末黄巢起义(大环境),天下名门望族被屠杀殆尽,从此士族一阕不振,李讷归隐石首东山,其后裔《宋书》称江陵李氏;
35. 世李尚士,依据《归本堂序让子公行状》,需进一步考证;
公元880年~1270年唐末五代宋元约390年,因家谱毁于兵燹,15代失去先祖名讳记录。李尚士应该是李讷2世,李讷之子,李伯昇应该是14世:南宋淳熙间1174年~1189年刑部侍郎,依据元文宗时期李正伯进士齿录记载;16世是崇字辈,17世为一字辈,李德一(即墨莊公)为李讷17世。
36. 世
37. 世
38. 世
39. 世
40. 世
41. 世
42. 世
43. 世
44. 世
45. 世
46. 世
47. 世李伯昇,南宋淳熙间1174年~1189年刑部侍郎,依据元文宗时期李正伯进士齿录记载;
48. 世
49. 世李崇一郎、崇二郎、崇三郎、~~~崇十二郎 居全家冲,无法考证李德一是崇几郎之子。
50. 世桥头李氏一世祖:南宋末李德一,(估计生于1275-1350)字行芳、号墨莊(谐音墨藏) 元朝居全家冲(今湖北石首市桃花山镇马鞍山村)、葬全家冲,今有坟茔古迹,重新勘碑。华谱载德一弟:名庆一、号新莊,还有乾一、进一、康一等,归谱记载,墨莊、新莊、陈莊三兄弟。可以佐证,墨莊就是德一公。家族此时的旁宗应该逃散燹灭这多,千年家族,目前只有墨莊公后裔团聚在此。
子:正一(名正伯,别号来衢)、正三(福衢)、正四(提都)、正六(梅谷)(华谱对三次子没有记载名讳,归谱只记载名讳,没有记载字);华谱有载带兄弟乡邻复迁石龙冲,聚保躲避明初战乱。
元末明初,于东山立祠堂称:桥头李氏(追李讷十七世,李德一,墨莊公为一世祖)子正伯(来衢)、正三(福衢)、正四(提督)、正六(梅谷)。
51. 世李正三(福衢),生子李庚一、李庚二;兄李正伯(来衢)元文宗1330年进士云南廉访使,弟李正四(提都),第李正六(梅谷);
52. 世李庚二,(归本堂共同祖先)生子李添佑、李添芳
53. 世李添佑,生子李仲富;李添芳,生子李仲先。
54. 世李仲富,生子李鑑;李仲先,生子世敏、世能、世荣。
55. 世李鑑,生子李畅阳;世敏,妣刘氏,生子李瓒李璇,世敏、世能、世荣三兄弟迁石首麦地圻。
56. 世李畅阳,生李天福;李瓒,生子李天宾;李璇生子李天贵。
57. 世 天字辈 称归本堂李氏一始祖,明朝中期李天福(约1470-1540年),李天宾,李天贵,称墨莊公为前七世,称李瓒、李璇为前一世,是李发(拓跋·俟地归)39世,李震26世,李讷24世。李天福携四个儿子应科(1493.9.6~1563.1.10)、应秋、应和、应秩 从华邑东山仙鹅寺迁石邑麦地圻(今王李场),傍堂叔瓒公、璇公而居;自此麦地圻出现一支李氏望族。
58. 世应字辈(此后族谱记载详细)
59. 世乔字辈
60. 世子字辈
61. 世崇字辈
62. 世春字辈
63. 世时字辈
64. 世祖字辈
65. 世烈字辈
66. 世延字辈
67. 世家字辈
68. 世大字辈
69. 世孙字辈
70. 世谋字辈
71. 世师字辈
72. 世必字辈
73. 世良字辈
74. 世贻字辈
75. 世法字辈
76. 世远字辈
77. 世光字辈
78. 世裕字辈
79. 世定字辈
……
注明:李磊梳理摘录自桥头李氏乾隆家谱、归本堂家谱研究以及李辉亮宗亲历年研究文献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15 12: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