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睡在桥下吧 关注:24,624贴子:397,896
  • 5回复贴,共1

丨《 我本是高山 》的类型建构、上镜头性与伦理化叙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本是高山》沿袭了新主流电影的创作规律和类型化特征,通过经典类型化叙事来塑造人物性格,以一种近乎质朴的影像表达、上镜头性与伦理化叙事,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时空,承载着电影价值观和情感弥合点。影片在网络上引发的巨大争议,则提醒人们反思电影批评对于创作者、对于观众及对于批评本身的重要意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4-11 08:10回复
    你语言混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1 10:15
    回复
      是魂斗罗高手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4-11 11:02
      回复
        学术研究啊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1 11:03
        回复
          2023 年 11 月,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这一原型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影片聚焦教育资源贫乏的边远地区,讲述了张校长在大山建立女子学校,引领女孩子们通过学习走出大山的动人故事。但是,有人指责《我本是高山》与事实有偏离,甚至在大众情绪裹挟下引发对该电影的“网暴”;有人则高度肯定该片在叙事策略上的创新尝试,将类型片意识寓于主流命题中,将平民化、生活化寓于客观记录中,将诗性表达寓于严肃话题中,为观众洞察社会问题提供多元视角。《我本是高山》所引发的争议暴露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塑造真实人物时,艺术创作的虚构边界何在?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情,电影批评的功能和伦理何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4-11 11:13
          回复
            一、类型化建构
            新主流电影致力于将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与类型化叙事、工业化制作相结合,改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电影“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创作范式。《我本是高山》显然沿袭了新主流电影的创作规律和类型化特征,注意通过经典类型化叙事来塑造人物性格。威尔斯·茹特在《电影剧本写作》一书中曾把经典的电影类型叙事分为“破题”“纠葛”“解决”三个部分。其中,“破题”赋予主人公一项艰巨的使命,抑或展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追求,并因此形成了特定的危机;“纠葛”部分则叙述主人公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面临的各种考验,其中有一项也许是贯穿全片的最大难关,主人公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克服困境;“解决”部分,也就是影片的结尾部分,会通过总结性的场景、情节或对话,达成自己的愿望,与事件和解,最终迎来一个紧张刺激的高潮,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简而言之,类型化情节可以被概括为“危机——冲突——高潮”这三幕剧的情节模式。影片《我本是高山》“破题”即叙述了张校长创办的女子高中举行开学典礼时发生的一系列混乱事件。主人公张校长虽然肩负改变大山中女学生缺乏教育资源现状的使命,但是,她所面对的除了恶劣的周边环境,还有一群士气不高、不知未来如何的学生,以及叫苦连天,甚至想着离职的前来支教的年轻老师。更糟糕的是,张校长本人因长期操劳而各种疾病缠身。于是,影片的开头借鉴了类型化的叙事,给主人公张校长设置了重重的“危机”:其一,边远地区贫乏的教育资源;其二,不理解、不配合教学工作的学生与学生家长;其三,同行(支教老师)的怨气和不满;其四,上级的压力;其五,自身每况愈下的身体机能。面对逆境,张校长并没有气馁,而是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和支持,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通过各种渠道,为学校争取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物资,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由于学校地处偏僻的山区,支教的年轻老师因为孤独、压抑、无奈而产生怨气和不满,张校长想方设法缓解这些老师的负面情绪,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尊重每个老师对于去留的抉择。在影片中,付老师孩子出生后,面临教学与育儿的双重压力。于是,当付老师忙于课堂时,张校长主动帮忙带孩子,尽量解决她的后顾之忧,逐步增强了年轻老师的凝聚力。当然,张校长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还是来自她所教育的女孩们。她们大多数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长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缺乏切身的感受,还有些家长认为女孩只要嫁个好人家就行了,不需要读书。为此,张校长多次上门做工作,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把原型中的父亲酗酒家暴改成了母亲酗酒家暴,塑造了一个酗酒的农村母亲形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批评者认为:“在贫困山区,女人酗酒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她们从未见过和听说过农村女人酗酒,相反,农村男性酗酒的人却是她们亲眼所见或时有耳闻。她们不明白导演把酗酒的男性原型改成女性的意图是什么。”诸多网友纷纷发帖,有网友说:“现在条件好了,打麻将的农村女人有之,打骂孩子的农村女人有之,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的农村女人有之,但真没见过和听说过酗酒的农村女人。” 对此,演员海清在路演现场接受采访时认为:“我们选择了母亲的这样一个形象,更重要的是她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其实想表达的不仅是对孩子的救赎,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救赎。”导演也认为:“我们在当地的调研,我们看到的情况,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我们画面里呈现更不堪的情况。”编剧面对汹涌舆情,在微博中反驳:“目前它遭遇的舆情,就像电影里阻挡女孩子上学的势力一样,他们不想让更多女孩看到,他们害怕了,所以就滚成一团地黑过来。但无论他们如何恐吓,这样的电影依旧会被拍摄,被放映。”或许编剧应该也很快意识到这样的回应带有情绪化,迅速又删除了该条微博。其实,影片中农村母亲酗酒并非核心情节,只是一个支线的故事。从主创团队的解释来看,影片之所以将父亲酗酒改为母亲酗酒,一则不排除确实在前期采风中发现类似的个案,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做支撑;二则编导刻意把常态的农村父亲酗酒改为非常态的农村母亲酗酒,本意是力图打破常规,出奇制胜。但是,排山倒海的网络舆情,客观上提醒了主创团队,在电影创作中,真实发生的个案,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受众信以为真。任何艺术创作,都应该是受众“熟悉的陌生人”。所谓“熟悉”,就是观众可以接受,能够认可;所谓“陌生人”,则是在受众能够接受的视野内另辟蹊径。电影的审美魅力,恰恰就在于在这种熟悉与陌生、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从这个角度而言,很显然,影片将父亲酗酒改为母亲酗酒,其意图是好的,但是这样一个超越了绝大多数人认知视野的细节却引发了汹涌的舆情,这对于后来的创作者,不可不引以为鉴。不过,网络舆情的失控,恰恰暴露了网络批评生态的严重扭曲和恶化。这突出表现在:批评者对于电影可以不见森林,只见树木,不评价电影作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4-11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