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坛吧 关注:517贴子:2,788
  • 0回复贴,共1

开启氢能星辰大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编制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于渭南而言,大力发展新兴氢能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一次难得的换道领跑机遇。
面对新领域、新赛道,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启动了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建设,以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强瑞)为代表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将氢能作为新质生产力超前谋篇布局,“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破局 工业尾气提纯成宝贝
春日的韩原,阳光明媚。走进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区,整洁优美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各类绿色工厂为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注入的新活力和新动力。
韩城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年产原煤1000万吨、钢铁700万吨、发电300亿度、焦炭890万吨、天然气15亿立方米,是西北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陕西最大的钢铁基地。近年来,韩城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理念、科技赋能、系统思维,一体推动废渣、废水、余热、余气等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物理提纯后,氢气纯度可达99.999%。”3月26日,在旭强瑞的制氢生产厂区内,该公司总经理王进辉告诉记者,“氢能可以作为天然气、汽油、柴油等能源的替代,并与锂动力电池形成互补,与汽油、柴油相比,氢的燃烧或电化学产物只有水,不存在碳排放和污染物。”
目前,我国制氢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气制氢、电解水制氢、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方式,根据制氢工艺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作为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环节,旭强瑞的高纯氢气,实际上是从“黑”到“绿”的转化,是对工业尾气再加工的过程,在生产LNG(液化天然气)的同时,将富余氢气提纯利用,生产高纯氢气。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刚开始我们主要做电子特气,氢提取量也比较少,主要用于电子及半导体等行业。现在技术革新后,已经可以批量生产氢气。”王进辉说。
2020年10月,旭强瑞5000万立方米/年氢能技改项目完成建设,一期进入投产,产品纯度达到99.999%以上,并通过了《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绿氢认证,可满足工业还原剂、氢能源燃料电池、半导体载气等领域的需求,实现了工业尾气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们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方向,加快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坚持向绿色、低碳、节能方向发展,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化资源要素整合,助力新兴氢能产业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韩城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延链 创新驱动厚植新质生产力
氢能产业链是陕西省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布局发展氢能产业,抢占绿色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制高点?
作为省内重要的能源及煤化工基地,渭南含氢工业(化肥、焦炭、煤化等)副产“尾气”及中间体丰富,氢气资源优势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潜在氢生产能力近百万吨。在氢能生产应用、产业布局、政策措施等方面,渭南正积极融入全省氢能发展战略,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氢”尽全力,开启氢能产业星辰大海。
作为全省第一批重点产业链氢能“链主”企业之一,旭强瑞积极谋划“制-储-加-用”氢能全产业链,目前拥有5000万标准立方米高纯氢气产能,具备年产2亿标准立方米氢气生产能力,建成省内首座内部加氢站,拥有45辆氢能重卡。
4月3日8时许,刚刚装满一车焦炭、有着19年驾龄的旭强瑞氢能重卡司机郭俊朋开车来到厂区的加氢站,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一会儿工夫就加满了一罐氢燃料,准备把货运往20多公里外的客户厂区。
“加一次氢气可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并且排放物只有水,非常环保。”郭俊朋说。
2023年2月,旭强瑞和维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韩城-渭南-西安城际氢能廊道”重卡运输测试运营。据介绍,这是我省首条氢能重卡城际物流通道。
“经过测试,车从韩城到西安,往返550公里,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700公斤。现在,我们已经和园区内部分企业达成运输协议。”王进辉说,目前,氢能重卡主要应用于旭强瑞内部短倒和韩城、陕北、山西等周边中短途煤炭及焦炭运输。未来,旭强瑞将与相关企业共同努力,将规模扩大到1000辆氢能重卡,推动氢能重卡运输从示范化到商业化运营。
成势 技术和人才缺一不可
能制氢、有氢源、可加氢、使用场景广阔,旭强瑞优势满满。但对企业而言,要想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技术和人才也是缺一不可的,旭强瑞还需在氢能赛道上积攒更大优势。
为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旭强瑞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氢璞、维纳氢能等高校和头部企业紧密联系,建设了氢能低碳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
借助西安丰富的科创资源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021年11月,旭强瑞的全资子公司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西咸新区,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氢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优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对于旭强瑞来说,如今的发展已经超出几年前踏入氢能赛道的预期:公司不仅拥有陕西第一座长周期运营的加氢站,研制了陕西首台套自研的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发布了省内首台套自研自产的车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堆,建成省内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产线,建设了陕西首个大功率燃料电池测试平台……
说到未来氢能的发展,王进辉更是充满信心:“公司将不断完善氢能全产业链业务布局,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着力建设氢能产业聚集区,加快形成全产业链生态,打造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无疑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
在当前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抢先布局氢能产业,一个氢能产业的“风口”正在快速形成。我市氢能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有利于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旭强瑞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它们坚持以技术创新、科技赋能为“撒手锏”,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将新兴氢能产业作为绿色转型的突破口,紧抓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我们看到一条以自主技术路线为支撑、相对完整的氢能全产业链条。解剖旭强瑞这只“麻雀”,可以感受到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是强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
因地制宜,谋“变”焕“新”。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建设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快速推进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驱动未来经济和生态保护实现双赢,在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IP属地:陕西1楼2024-04-08 10: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