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态吧 关注:120贴子:343
  • 1回复贴,共1

一剑光寒十九洲---长存QLC闪存4000PE!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在大上个周,长江存储在2024中国闪存市场峰会上凭借其展示的新一代QLC 3D NAND闪存---“X3-6070”技惊四座,一时间江湖上都是它的传闻,今天咱们也来聊一聊。这款闪存的标称写擦除次数竟然达到了4000次,即我们常说的4000PE。这个数据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即使将4000PE放到MLC时期,那也要优秀的MLC闪存才可以做到,MLC技术成熟后零售市场SSD产品所采用的MLC闪存寿命基本在3000PE到5000PE,甚至耐久度低一些的MLC仅有2000PE左右。而且,X3-6070的IO速度达到了2400MT/s,相比上代产品提升50%。性能与耐久度双优,始一展示即可谓“一剑光寒十九洲”。

一款性能与耐久度双优3D QLC闪存的出现,必然将会带来许多优秀的3D QLC固态硬盘产品,可以拭目以待。在X3-6070这种优秀闪存的加持下,相信未来采用它的固态硬盘无论在读写性能和TBW上都将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在这里说一下TBW和PE,因为我们经常会在固态硬盘的相关文字中看到它们,而且它们都总是和“寿命”“耐久度”等用词一起出现,很容易引起混淆和疑惑,这里给大家一个公式就明白了:

TBW:就是在SSD的生命周期内可以写入的总字节数,用来表达SSD的寿命指标。
NAND PE Cycles:SSD使用的闪存标称写擦除次数,如3000PE、4000PE。
Capacity:SSD单盘用户可使用的容量。
WA:写入放大系数,这跟SSD的固件设计和用户写入的数据类型(顺序写还是随机写)等有关。
省时、简单、通俗来说就是:成品固态硬盘的寿命看TBW,这款成品固态硬盘上采用的闪存颗粒寿命看PE。PE很大程度上影响着TBW,毕竟“好零件才能有好产品”。举个例子:假如有2款型号分别为“A”和“B”的SSD,它们除了闪存颗粒不一样以外,其它软硬方面一模一样,这时A使用了寿命为1000PE的QLC闪存,B则使用了寿命为4000PE的X3-6070,由于“零件”闪存的不同,导致此时B的TBW是A的4倍,B更耐用。
当然按照行业惯例,这里的4000PE应该指的是企业级的颗粒。


IP属地:山东1楼2024-04-04 09:56回复

    书归正传,说回X3-6070。当前,QLC固态硬盘产品的主要卖点集中于“价格低”“容量大”两个方面,大家普遍对QLC固态硬盘产品的耐久度寿命与性能没啥期望。但X3-6070的出现有望打破这一现象。
    性能方面X3-6070 3D QLC达到2400MT/s的IO速度都已经堪比当前3D TLC闪存的极高水准。闪存颗粒是一款成品SSD性能强弱的基石,X3-6070能为成品QLC SSD产品带来的性能提升将会是明显的,它会提升QLC SSD性能下限,同时也为提升性能上限起到重要作用。

    成品SSD耐久度方面则更加可以期待。致态的SSD产品得益于长江存储原厂闪存颗粒的使用,耐久度超强已成为其产品和品牌的显著特性,实际TBW远超厂家有限质保TBW也只是常规操作。采用TLC的两款:致态PC005号称“矿工认证”,致态TiPlus7100 1T版本被一些博主反复读写蹂躏,写入量3000TB依然稳健,最后被烤盘老化等效10年才开始掉速。Ti600 1TB为例,400TBW,我们可以倒推出采用的消费级X3-6070应该在2000PE左右,这个已经与主流消费级TLC同级水平了。基于致态TLC SSD产品的强悍耐久度表现,采用消费级X3-6070闪存的QLC SSD产品可以预见依然能够延续致态的一贯“传统”。
    X3-6070的出现,代表着长江存储独有的Xtacking® 专利技术充满着优越性,说明长江存储的闪存工艺和技术越发精进,也代表着QLC SSD将不断进化,TLC与QLC并存的双子星时代或许就要到来了。


    IP属地:山东2楼2024-04-04 0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