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17,724贴子:6,416,766
  • 45回复贴,共1

关于百回本宋江下马受降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经常见到一些人拿下马受降说什么宋江向方腊投降了之类的话,但是那里根据前后文来看就是祈愿早死的意思,你觉得那些刷下马受降的人他们是真的不懂那里的意思吗?不,他们就是故意断章取义立场先行的尬黑宋江罢了,原文那里只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都能明白那里是宋江准备受死的意思,但是对方就是要断章取义,你也只能感叹这就是饭圈思维的恶臭性,只要看到个词不看上下文是可以玩饭圈那套立场先行无脑尬黑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2 17:21回复
    看到拿这事说事的
    基本就能断定是水原吧的人
    直接开骂就行
    断章取义谁不会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2 17:23
    收起回复
      断章取义就是阴谋论云读者最常用的手段,不但很低级而且真的很搞笑!比如著名的水浒好就好在招安之类的话,故意忽略他为什么当时会说这样的话,同样也无视他说的其他话!在我眼里,这种就是小丑罢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2 17:31
      回复
        不过水原吧和施吧会告诉你宋江真想死的话就会直接自刎所以宋江是真的想投靠方腊
        不过,宋江真的想投靠方腊的话,原文就不会一而再的宣称宋江的忠义和宋江会青史留名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2 17: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3-23 05:28
          回复
            下马受降这几个字不是作者写的吗?你到底看没看过原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24 09:15
            收起回复
              没事,抠字眼方家也投降了,方腊投降派实锤:万松林里乌龙主,梦显阴灵助宋江。为报将军莫惆怅,方家不日便【投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24 14:05
              回复
                我觉得这是施耐庵本(准确说是张士诚幕僚)腹诽的残存,腹诽的不是宋江(又不认识),而是朱元璋(准确说是李文忠)
                因为征方腊和灭张士诚高度相似
                https://tieba.baidu.com/p/8829653855?pid=149487685200&cid=0#149487685200
                这里是睦州,乌龙岭,显灵的是乌龙神
                据乾隆《建德县志》:朱元璋大将李文忠在睦州与张士诚、司徒李伯升大战,乌龙神护祐,“文忠率兵三千,破其军十八万,阴兵旗帜遍郊野”。
                又据民国八年本《建德县志》,李文忠得胜之后,向皇帝启奏,“洪武登朝,敕为山神,命有司春秋祭祀”。
                《水浒传》九十七回,宋江在睦州与方腊殿前太尉郑彪大战,也是乌龙神护祐,先破解郑彪的妖法;接着,乌龙神化身为“骑乌龙的天将”,使关胜打败郑彪。宋江得胜回朝之后,向皇帝启奏,便“圣敕加封清清灵德普佑孚惠龙王”,并“敕委本州库内支钱,起建乌龙大王庙,御赐碑额”。
                《水浒传》九十七回,方腊的灵应天师包道乙,当宋江攻打睦州城时,他在城上被轰天炮打中,“头和身躯,击得粉碎”。
                查继祖《罪惟录·吴张士诚》:张士诚的丞相张士信,当朱元璋攻打苏州城时,他在城上“猝飞炮碎首死”。
                当然了现在通行可能是嘉靖年间武定侯郭勋改了之后的,也就是武定侯本水浒传。因为很多事件并不是张士诚方可以知道的。
                比如
                《明通鉴》载:张士诚部队中有个杨茂,被朱元璋的将领徐达捉住,便利用杨茂“知悉士诚”,为攻下苏州起了很大的作用;《水浒传》九十三回,方腊部队中有个库官,被宋江的将领李俊捉住,得了“一应关防文书”,为攻下苏州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方舆纪要》,朱元璋曾遣将领“由此(指杭州西北面的屏障独松关)以袭张士诚”;《水浒传》九十四回,宋江遣将领先“收取独松关”,而后都“到杭州聚会”,攻打方腊。
                道光《昌化县志》与《明史纪事本末》,有朱元璋部队攻张士诚,“克徽州,道昱岭”,“取建德路”;《水浒传》九十六回、九十七回与九十八回,有宋江部队攻方腊,分道“取歙州并昱岭关”与“桐庐、睦州”,而后“攻清溪”。歙州,即徽州。桐庐、睦州、清溪,属建德路,曾是张士诚地盘。
                乾隆《建德县志》:朱元璋部队攻打在睦州(即建德)的张士诚部队,“由间道过岭,从碧溪坞绕出阵后,破之”。这岭,即指乌龙岭。《水浒传》九十七回,宋江部队攻打在睦州的方腊部队,从“小路过乌龙岭”,从东管绕到睦州背后(北面),而后攻破睦州。东管近碧溪坞。
                这也只可能是朱元璋方才能知道的,或者后代查资料(明代要能查到不是一般人)
                郭勋很可能查过
                明嘉靖年间郑晓所著笔记《今言》已经有记载:
                “嘉靖十六年(1547),郭勋欲进祀其立功之祖武定侯英于太庙,乃仿《三国志俗说》及《水浒传》为《国朝英烈记》(明朝开国君臣故事)。”
                肯定会去查找资料,这些信息他知道正常。


                IP属地:江苏9楼2024-03-25 14:18
                回复
                  @猫猫头林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25 22: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