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吧 关注:746贴子:7,148
  • 6回复贴,共1

【说明】没有史料证明刘彻弄了尧母门后刘据有表达不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书完全看不出刘据的态度,还有对父亲弄这个尧母门的不满。
说刘据无法反抗他爹的,他都有能耐起兵了,难道父亲弄个尧母门不会表现出不满吗?


IP属地:江苏1楼2024-03-22 12:01回复
    尧母门的出现,太子党并没有任何行动,史书也没有任何反应。尧母门距离巫蛊之祸也有三年,如果真的是什么危害太子的行动,太子可能会那么迟钝吗?
    朱标当初是反对给孙贵妃服丧,后来被骂了才认错服丧。还可以拿扶苏举例,扶苏因为不同意他爹的某些政策被他爹踢到外面去了。也可以拿李承乾举例 ,李世民杀了他的男宠,他几个月没有去上朝抗议。刘据没有提出反对被汉武帝再骂的行为,说明他默许了,没有不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3-22 12:06
    回复
      刘据不是那种什么事情都闷在肚子里,随意听父亲安排的人。不然也不会起兵了。正常如果表达不满,肯定会有史料记载,或者是心不安。
      只有可能,他并不排斥这个事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3-22 16:02
      回复
        因武惠妃得宠,三庶人的生母相继失宠。于是李瑛、李瑶与李琚三人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多有怨言。
        李瑛也表达出不满了。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上之为临淄王也,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皆有宠,丽妃生太子瑛,德仪生鄂王瑶,才人生光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丽妃等爱皆驰;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驸马都尉杨洄尚咸宜公主,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


        IP属地:江苏4楼2024-03-22 16:30
        回复
          朱标当初是反对给孙贵妃服丧,后来被骂了才认错服丧。对于给孙贵妃这个庶母服丧,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了
          黄瑜:《双槐岁钞》:洪武中,成穆孙贵妃薨。诏东宫服齐衰杖期。懿文曰:“在礼惟士为庶母服缌,大天以上则无服,陛下贵为天子。而臣为庶母服缌,非所以敬宗庙、重继世也。上怒,太子正字桂彦良持衰衣之,懿文服以拜谢,遂著为礼制。
          《明书·懿文皇太子记》:成穆孙贵妃薨,上诏太子服齐衰杖期,太子曰:“礼惟士为庶母服缌,大夫以上为庶母则无服。又公子为其母练冠、麻衣、縓缘,既葬除之,盖诸侯绝期丧,诸侯之庶子虽为其母,亦献于父,不得伸其私。然则诸侯之庶子不为庶母服,而况于天子之嗣乎!”上大怒,以剑击之,太子跳且曰:“大杖则走!”翰林正字桂彦良谏太子曰:“礼可缓,君父之命不可违也,嫌隙由是生矣!”太子感悟,遂齐衰见上谢罪。上怒释,其仁厚守礼如此。


          IP属地:江苏5楼2024-03-22 16:32
          回复
            李世民杀了李承乾心爱的男宠,李承乾用激烈的行动表达了对李世民的不满
            《旧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宠幸,号曰称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称心杀之,坐称心死者又数人。承乾意泰告讦其事,怨心逾甚。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承乾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翦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


            IP属地:江苏6楼2024-03-22 16:37
            回复
              真正这个行为不合适,太子是会表达出不满的,但事实上没有。
              而且刘据也不是太子申生那种凡事闷肚子里的人,他后面有反抗行为。没道理对尧母门就不知道有怨言。只有可能他根本没有怨言,甚至是默许此事发生!


              IP属地:江苏7楼2024-03-22 1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