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152,252贴子:27,773,146
  • 3回复贴,共1

附体式育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
少年不是儿童,儿童不是婴儿
评论区总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黏人,偏执,需求多,爱发脾气,缺乏专注力,不愿意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创造力十足的智者。因为父母边界不清,无法区分自己的事情与孩子的事情,关闭了孩子练习“观察 —— 感受 —— 思考 —— 创造”的心智通道。
对于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婴儿,感孩子之所感,想孩子之所想,大部分注意力给到孩子 —— 这种高浓度的母婴共生关系是特别美好的。
客体关系心理学称之为:原始母爱灌注。
注意,即便是原始母爱灌注,也不是进入“我做了××,孩子就会××”的自恋幻想里。自体自恋地关注婴儿,会吸食婴儿能量,让婴儿体弱多病。
正常是,父母有自己主体性,有自己的人生,有现实边界,只是暂时地放下个体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比如,生孩子之前,每天连续几个小时自己打游戏,但是作为新生儿父母,需要大量时间沉浸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并且全然地爱着孩子。
一些人生了孩子依然沉浸在浪漫情爱少年的角色里,无法进入父母角色。比如,孩子生下来扔给老人和保姆,小两口不分昼夜出去嗨,或者养育着心猿意马,无法自我负责,如同对待小动物一样只是保证婴儿有口气活着,那么孩子的人生地基就不扎实。
一些父母能够进入父母角色,却一直跟孩子共生,把婴儿当作动物养,冷漠疏离;却又把幼儿甚至少年儿童又当作婴儿一样养,粘腻不清。孩子的发展因此非常受限。
所以说:成为父母,不是人人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心理发育水平到了客体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活出自己的主体性,给到孩子真实需要的回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14 22:50回复
    02
    被阻断的感受,被阻断的成长
    比如,经常能看到,已经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有鼻涕流出来的时候,要么瞬间就被旁边的养育者给擦掉了;要么身边没有养育者时就不会擤,直到鼻涕越来越多让他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从哼唧就变成了大发脾气,直到尖叫声引得养育者手忙脚乱拿来纸巾给孩子擦鼻涕。
    从这件很小的事情推导成因,养育者的过往养育方式便是完全阻断了孩子“感受自己身体 —— 发现问题 —— 寻找资源解决问题”这个跟现实世界碰触的体验过程。
    附体的养育者,成为了孩子的生命代理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14 22:50
    回复
      03
      被裹挟的“小皇帝”“小公主”
      之前开雪居的时候,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到很多亲子互动。大约70%以上的孩子问题,都是“附体式”育儿导致的。
      妈妈的意识不在自己身上,大部分时间扑在孩子身上,以孩子为自己的重心,这就是“附体式”育儿。
      附体式育儿的妈妈都很辛苦很付出,总是请示孩子,以及时满足孩子、不让孩子有情绪为己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是爱和自由。
      正常的寄生只发生在胎儿时期 —— 妈妈吃饱了,孩子就不饿了,妈妈安全孩子就安全,妈妈开心孩子就开心。
      而“附体式”育儿等于妈妈反过来寄生成了孩子的胎儿 —— 看孩子吃得多多的,妈妈就饱足。只要孩子没有情绪,妈妈就情绪平稳。妈妈的所有心神都挂在孩子身上。
      妈妈以满足孩子不让孩子有情绪为己任,必然导致孩子情绪炸裂,一点不满足就歇斯底里,没有边界地想要操控所有人。
      孩子没有边界地想要操控一切,因为:妈妈没有边界地寄生在孩子身上,孩子无法发展出现实边界感。
      附体式育儿,因为妈妈的心理发育水平在自体水平,幻想操控孩子一切如自己所愿,不能忍受孩子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不能忍受孩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幻想孩子应该永远是开心的、健康的,所以生活中处处操控孩子。
      而且是以一种很卑微的方式操控:孩子,你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事事都要请示你,我全部围着你转,只要你没情绪就好。
      附体式育儿的妈妈都很疲惫,甚至苦大仇深 —— 我已经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怎么还是动不动就大哭大闹,一点道理不讲。
      被附体的孩子非常可怜,表面上看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都围着自己转满足自己。
      实际上,孩子是全家人的傀儡,被全家操控着,无法碰触现实边界,心理发育水平被捆绑在小月龄婴儿,不得发展。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四肢被捆住,任何需求都不能自己满足自己,都要等别人来满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14 22:51
      回复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李雪爱与自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14 22:51
        回复